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浮生之骁 > 第15章 我们去查案

第15章 我们去查案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浮生之骁!

梁骁和太子说,他这两天在山林深处,发现了一些异常。

这只老虎,本来是在一处人迹罕至的深山密林里生活,但那里,现在却被一些人占据了。

根据梁骁对老虎洞的探查,里面有布置过捕猎的痕迹,但这头老虎却跑了,这次也被梁骁追急了,才又回到了原来的栖息地。

而梁骁看到深山里那么多人,就起了疑心,于是稍加探查,发现那些人原来是在采矿。

这里明显没有官府的人,却有很多穷凶极恶的打手,所以武艺高强的他,摸黑进去矿洞查看后,得知那里居然是一座银矿,这是朝廷不允许私自开采的。

梁骁看到对方大概有千余人,为了不打草惊蛇,他本来是准备等回来后,通知附近军营那边派人来的。

但是路上,居然又遇到了那只躲了自己好几天的老虎,所以,才会出现太子他们之前看到的那一幕。

两个人昨晚商议后决定,他们这次人手充足,带着兵符的太子可以直接下令围剿。

因为不确定当地官府与此事有没有勾结,所以,他们并没有告诉邯城这边的人。

梁骁知道,如果让太子在驿站等待,是不可能的,反正对方一共才只有千余人,尤其是,他自己有把握保护梁嘉言。

天刚一亮,他们就让人将禁军统领、和卫都大营那边的几个将领召集过来,在布置完此次任务后,他们就出发了。

等他们到了那处银矿,却发现所有的人都已经离开,连矿洞都已经被炸了。

经过一番查探,他们发现,应该是在太子带着部队进山那日,这里的人就撤了,由此说明,邯城这边是有问题的。

太子和梁骁商量后,留下一些人守着这里,梁骁则带着斥候和2000名将士去追那些人。

而太子带着500名禁军、和1000名将士回了邯城,他们都清楚,采矿这样动用了大批人手的事情,一旦发现就不难查。

几天后,皇帝在都城收到了太子的密折,他将上面私自开采银矿的事、和太子采取的措施都做了安排。

二十天后,等太子和梁骁回到都城,刑部已经将邯城之外的涉案人员,都抓捕归案了。

太子他们这次带回了邯城那边包括知府、守备等在内的20余名案犯,更是运回了不少经过提炼的银块。

其实这个案件虽然隐秘,案情却并不复杂。

邯城附近的山里,有个李家庄,住着一个叫李盛的地主,他在邯城及周边也是响当当的人物了,黑白两道都混得开,尤其去年初,他还和知府大人结了亲家。

去年十一月的时候,他请了一位王姓的风水先生来看阴阳,对方说,这里山灵水秀,肯定是有大福地的。

所以,李盛就让三儿子和管家带了十几个人,陪着王先生去山里找福地。

其实这个王先生提出进山给李盛找福地,只是为了多挣点辛苦钱,所以没打算往深山里走。

可没想到,因为天冷、食物缺乏,而且现在进山的人很少,居然让他们遇到了一只跑出深山觅食的火狐。

李家三公子立刻带人去追,但他们这些人,平常打个兔子、山鸡什么的还行,打火狐这种机敏的动物,明显就不够看了。

可是,李三公子来了兴致,火狐可是难得一见的,他惦记着要给自己的媳妇弄张狐狸皮。

所以这些人只好跟着他一路追着就进了密林,等这伙人发现迷路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王先生看着满天乌云连月亮都看不到,只能和这些人一起找地方窝着等天亮。

可是半夜的时候,他们突然听见附近响起了老虎的吼叫声,立刻吓的就往相反的地方跑。

黑灯瞎火的,十几个人那里跑的过老虎,一片哭爹喊娘声后,老虎把李家三公子叼走了。

等这些人回去战战兢兢地给李老爷一说,这个混过黑道的土财主立刻勃然大怒。

他带了几十名护院和随从,押着王先生就进了山,为了保险起见,还找了当地一个有名气的猎户。

等他们三天后找到老虎洞的时候,只是在洞穴附近,看到了一些李三公子的衣服碎片。

猎户说,这老虎应该是饿急了,才跑出深山的,带回洞穴,应该是有虎崽子要喂。

李盛立刻组织人围捕老虎,可在他们被伤了好几个人后,还是让老虎跑了,不过那个猎户倒是打死了虎崽子。

儿子这样惨死,李盛心里的火自然是没消,他说,因为王先生找福地的事,让儿子死的这样惨,就要让对方下去陪儿子。

当时,王先生如何求饶都没用。

可是,天无绝人之路,走南闯北的他,慌乱间,突然看到老虎洞旁的山石有异色。

看清楚是银色,他赶忙大喊着有银子,也是病急乱投医,没想到,那里居然真的是一处银矿。

长年累月的风吹日晒,露出了一小片矿石。

这下,王先生立刻展开三寸不烂之舌,说三公子是来报恩的,只是为了引他们来,才将肉身扔下,对方现在已经回天上去了。

这样的说法,多多少少让李盛的心里没那么难受了,所以他将王先生留在了庄子。

后来他和三儿子的知府岳父一商量,反正荒山野岭的,这是儿子拿命换来的,为什么不要。

为了这事更加保险,他们还将关系一直很好的守备也拉了进来,又通过关系找了些黑道的人,然后官匪勾结,用伪造的文书或买、或骗的弄来了一些青壮年,囚禁在这里做苦力。

如果这次没有被梁骁发现银矿,最后,这八百多人肯定是活不了的。

这处银矿因为已经露出来了,所以虽然开采至今只有两个月,却已经收获颇丰了。

李盛他们将开采出来矿石提炼了一部分,但因为时间仓促,还未来得及二次加工。

当时梁骁他们失联后,留在山外的随从通知了府衙,只说是兵部尚书的大公子和几个朋友进山了。

那个时候,知府这些人还心存侥幸,觉得几个公子哥,不会进去那么深的山林。

但等太子带着部队来了后,他们才知道,镇北王世子居然进了山。

想到对方的威名,和势必要将老虎斩草除根的性格,又想到那只老虎本来的栖息地,就在银矿那里。

所以,他们立刻让人通知李盛,将银矿那边的人赶紧撤离,等风声过去了再回来。

所以梁骁在碰到太子的时候,李盛他们已经将人转移了。

但是,一千多号人里包括了随时想跑的800多名被逼迫的劳工,一路上,人都跑了好几波,剩下的这些,又能躲到哪里去。

实战经验丰富的梁骁带领卫都大营的人,没多久就追踪到了那些人,稍加审问,已经知道了大概的情况和涉案人员。

而太子回到邯城第一件事,就先用兵符接管了守备军。

这是梁骁给太子的建议,不管这事有没有守备和知府参与,都先收兵权,等查清楚了,再根据情况定夺。

然后,太子让人将整个府衙都控制了起来,等第二天梁骁回来的时候,除了带着从银矿那里逃跑的一行人外,还有李盛那伙人。

和太子说了情况后,就命人将处于控制中的知府和守备也带上来了,这几个人一见面,就知道事情全完了。

被梁骁带回来的那个王先生,早就将事情原原本本的说了出来。

他本就是迫不得已,好不容易死里逃生,万万不愿再因为这样杀头的罪丢了性命。

案子很快就查清楚了,只是后续还需要时间处理了结,所以,太子和世子就带着禁军暂时留在了邯城。

梁嘉言和梁骁二人在邯城的这段时间,每天都过的无比舒心。

卫都大营的人,在配合肃清了守备军营的涉案人员后,就拿着太子的手谕回去了。

跟着太子来的500名禁军,300人驻守在府衙看押这次涉案的犯人,还有200人住在清空的知府府邸前院,护卫太子和世子的安全。

而梁嘉言和梁骁,只带着小福子和从西北直接赶来的阿贵,住在了府邸的后院。

远离了都城那些盯着自己的人,没有众多随从和侍卫的打扰,不用像在都城的时候那样小心翼翼、谨言慎行。

白天,他们并肩一起查访处理案件,等傍晚回到住处,两个人彻底沉迷于彼此的浓情蜜意。

红日西沉中,他们漫步嬉戏,星月交辉下,他们对酒当歌,秉烛待旦时,他们缠绵悱恻。

似火的情意奔流不息,如同激情澎湃的乐曲,旋律高昂,令人陶醉。

当案情全部调查清楚结案后,想到即将要离开,梁嘉言就异常烦闷。

与阿骁如夫妻般快活的日子,让他根本不想再回到都城,可是皇帝都派人来催了两次,他们不可能一直拖着不回。

“阿骁,这样美好的日子,我舍不得”。

晚上,两个人一如既往、激情四射,梁嘉言战栗之时,终于忍不住哽咽道。

他们都清楚,二人处于怎样的境况、和各自背负的责任。

所以这几日,他们除了格外珍惜如此难得的时光,也尽量避免提起令人压抑的话题。

梁骁一时没有说话,看着那张梨花带雨般的惆怅面容,他吻住对方,拥在自己身上,然后轻轻抚着对方滑嫩的背。

半年来,在都城那种极度克制的日子,对一直豪放不羁的他来说,其实比温润持重的太子,更加难以忍受。

每次离开都城后的策马奔腾、放飞山野,都是他纾解憋闷的途径。

在邯城的这十几天,他们像普通人家的夫妻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这样畅快的生活,也让他根本不想再踏入都城,尤其是那个对他来说,如囚笼般的皇宫。

可是他为了心爱的言儿,似乎也只能咬牙忍耐。

突然,他想到了一件事,这几天遣返被李盛等人诱骗、拐卖来的劳工,里面有近200人,都是江东乾州人氏。

他们不像其他100多名劳工是零散拐卖来的,而是江东那边的人贩子,一次性卖过来的。

这样多的人,肯定是大规模、有组织的人口贩卖行为。

虽然此事他们已经禀报了朝廷,但是这件事后面,肯定有不小的牵扯,如果没有安排专人督促此事,很可能不了了之。

“言儿,我们去查案吧”,梁骁兴奋的将梁嘉言往上抱了抱。

“查案?”,太子微微一愣后,随即反应过来。

这样,两个人就有了正大光明外出的理由,不用再待在都城。

“好,我回去就和父皇说,咱们要游历各地,巡查地方吏治和民生”。

梁嘉言欣喜若狂,这个想法如果可以实现,他们就可以自由的畅游于梁国的山山水水间。

而且,像这种能锻炼他们的事情,父皇答应的可能性非常大,他的阿骁真聪明。

“阿骁,你真厉害”,他激动的俯下身,吻住了对方的唇。

梁骁一边热切的回吻着他,一边双手握住他的纤软弧度缓缓下压,嘴角微微勾起。

“言儿说说,阿骁哪里厉害”,

略带沙哑的嗓音,在对方心里蹭起一阵酥麻。

梁嘉言双手撑着对方精壮的胸膛,脸上动情的神色,令梁骁的眸色愈加深沉。

猛然,梁嘉言仰起脖颈,“呜”,他的阿骁哪里都厉害。

烛火摇曳,春光无限好。

门外阿贵和小福子,匆匆对视一眼后,各自低下了头。

回到都城后,这次的事情,让皇帝对他们二人大加赞赏。

除了赏赐外,还答应了太子提出的请求,就是他对方要与镇北王世子一起,微服巡查梁国各地。

皇帝这次能爽快同意儿子的提议,是因为他们此次的事,处理的让他很满意。

儿子和梁骁这个年纪,正是时候。

趁自己和梁臻身体都还硬朗,让他们出去历练一番,肯定对二人的阅历增长和君臣默契益处良多。

梁骁武艺高强,又极得儿子的信任,他自然是放心让他们同行的。

而且,之前这两人不能好好相处时,皇帝就产生过、让太子去西北磨炼半年的想法。

这次旧事重提,他没有任何犹豫,就欣然同意了。

大皇子梁文信知道后,也提出可以时不时给父皇帮忙,处理一些朝堂事务,皇帝就更高兴了。

虽然大儿子不能如常人般参政,但有这个积极的态度,他就满足了。

对于太子提的低调出行,只带少许随从、沿途让各地守备府交替安排护卫的请求,也得到了皇帝的同意。

他也希望,对方身为一国储君,能看到百姓们真实的生活状况。

自此,两个人带着小福子、阿贵和东宫的10名侍卫,开始了梁国全境内的私访巡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