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浮生之骁 > 第22章 他们不配啊

第22章 他们不配啊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浮生之骁!

林老二动心了,他迫不及待的赶回了乾州。

他们兄弟三人一商量,越想越美,甚至觉得,如果老二的女儿能生个儿子,几十年后,说不定这梁国的天子,就有了他们林家的血脉了呢,所以他们同意了。

因为银子不够,已经被想象的富贵迷了眼的林氏三兄弟,还一咬牙借了不少。

别看林家在乾州是有钱,可就去了几次都城打点关系,已经花出去了他们大半积蓄了。

这次,他们为了筹集出晋王要的数额,将很多产业都抵押出去了。

可是,林老二才将女儿送进了晋王府,他运货的商船队伍,就遇到了往年罕见的暴风雨。

而且船上,是一批价值不菲的玉器珠宝。

这下他们赔大了,能抵押出去的都抵出去了,他们顿时陷入了一筹莫展的境地。

而这个时候,晋王侧妃传出了怀孕的消息,这会是皇帝的第一个孙辈,这又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可是林家兄弟又喜又愁,晋王殿下那边送来的消息,让他们努力将势力做大,如果是个男孩,林家作为晋王长子的外家,不能寒酸了不是。

尤其晋王殿下还让人给林永刚升了六品的校尉,让他好好干,以后当个守备不成问题。

这个时候的林家,已到了将庄子里的仆人卖了去还债的地步。

但是,他们突然发现,贩卖人口,是一个来钱快、还不需要多少成本的事。

所以道上有些关系的他们,在打听清楚如何操作后,就开始筹划如何挣这些带血的不义之财。

他们卖的第一批人,是林老三有钱时办的慈善堂里收留的几十个孤儿,这些孩子都是经他们教导过的。

可已经黑了心的林家兄弟,无视这些孩子对他们露出的纯真笑脸、和眼中真挚的情感,无情的将这些喊他们老爷伯伯的孩子们,当成了敛财的第一批货物。

他们花言巧语的哄骗了米知府后,办了合法的文书,将这些孤苦无依的孩子们,都做成了卖身的死契。

其中有十几个长相好的,被一个满脸横肉的老鸨,花大价钱卖了去,其他的孩子,因为习过武,价钱也都比一般的仆人卖的高。

所以,这次他们挣了一大笔银子,将林家的窟窿补了五分之一,尝到甜头的林家三兄弟,开始到处寻找合适的孩子。

因为在黑白两道都有熟人,他们做的越来越顺手。

半年的时间,他们除了把所有的债务还清,将乾州的关系打点好,还在都城置办了一处大宅和几个铺子。

而最近几个月,他们愈发大胆,开始大批量将人卖到一些非法的行当。

比如邯城的那两百多人,这样卖出去、基本不能活着出来的,都是林家这些人和一些黑道上的人,经过乔装打扮,到一些地方强行抓来的人。

而这种连命一起买去的人,当然价钱卖的也更高。

他们盘算着,再做几年就去都城,以后他们也是皇亲国戚了。

这些事,只有林家三兄弟和他们各自的心腹才知道。

他们到底是知道,这样的罪一旦发现是要杀头的,因此他们找的很多帮手都是道上恶名在外的人。

这些人,本就不是什么遵纪守法的人,暗里,也是看上了林家日后可能的大前程。

虽然林家几个子女没有直接参与此事,但林永刚姐弟俩,却逃脱不了罪责。

林永刚听父亲的吩咐,给一些人员办理了路条审批的手续,偶尔还会以权谋私,让士兵护送一些乾州范围内的运输队伍。

而那些箱子里,装的都是迷晕过去、活生生的人。

而且,他因为有了晋王这个堂妹夫,在军营里越来越猖狂,私下也为自己捞了不少好处。

他手下的两个人,就是花钱进来的公子哥,这样的事他干过几次了,吕守备也只是训斥了他几次。

不过罗副将对他安排进来的人,根本不收,所以他只能都放在自己的队伍里了。

而林永娇的事,在听了二管家的口供后也知道,那个蛮横的女人,多少是知道一些。

事关林家的那些事,一开始阿贵是问不出来的,因为林永刚都不知道,人口拐卖居然是他爹和两个叔叔干的。

而太子让人在府衙查的案子,也无非是林家仗势欺人被米知府包庇的事。

但等阿贵审过二管家后,就知道这次他们抓对人了,对方虽然不知道全部,但说的几件事让阿贵一听就明白。

刚开始面对审讯,二管家林宏只揪住林氏姐弟的事认错,对其他问题都是打太极。

后来,罗小猛带来了自己收集的那些情报,除了林永刚的事,还有第一次卖的那批孤儿的事。

因为那样多的孩子,在庄子里待过几年,林家庄那些普通老百姓,不少还会时不时惦记他们。

虽然林老爷说,他们都自己寻了出路,人各有志,自己也勉强不了,但一些人还是感觉到一点不对劲。

可是他们都在庄子里生活,并没有什么话语权,而无凭无据的事,他们连猜测都不知道方向。

不过罗小猛已然知道了这事,就不会放过。

但是,他去府衙查了所有孩子的记录,按照文书上看,都是自愿卖身出去的,上面跟林家一个字都不牵扯。

而且已经过去快一年了,这些孩子的情况,调查起来相当耗费时间和人力,不过他将这些记录了下来。

还有一件比较明显的事,是一个月前发生的。

有一对夫妻来林家庄找儿子,可是对方却说没这个人。

这对父母说儿子是和同乡一起出来的,不过同乡只是路过乾州的,看到儿子进去林家庄后,对方就离开了。

这对老实的夫妻又说,儿子喜欢武术,也跟人学过,但现在已经到了成家的年纪,他们就不让儿子再去武馆了。

没想到,儿子居然生气的离家出来学艺,因为不想被别人知道是偷偷跑出来的,所以和同乡说过,在外面只说自己是个孤儿。

他们的儿子今年十五,长相俊秀,眼尾处有一颗红痣很是显眼,他们已经问过路上碰到的人,还有人记得那个身材高大、长相却清秀的少年。

后来林家庄的庄主亲自出来,对他们说很抱歉,因为对方的武功底子,并不适合留在林家庄学艺,他就让那个年轻人走了。

林老爷还自责的说,如果自己当时多问问就好了,现在,他们也不知道少年去了哪里,又告诉对方,如果需要帮忙尽管提。

那对难过的夫妻无功而返,只能无奈离开了。

可是走到半路,那个妇人因为没找到儿子,还彻底断了寻找的线索,忍不住大哭起来,引了一些人围观。

其中有人就提到,确实见过这个少年,那样漂亮的孩子,自己到处跑,真是让父母操心。

知道的人多了,所以这事就让罗小猛查到了。

不过这些,都没法做证据,但阿贵诈了二管家一下,说林家买卖人口的事,已经被发现了。

所以才会将太子殿下他们引来查案,然后他隐隐提了孤儿的事。

还说那个来林家庄习武后,就找不到儿子的人家,现在已经闹开了。

二管家其实也不知道具体的事,但他是个聪明人,这一年,三位老爷本到了卖地卖仆人的地步,可是却突然翻了身。

而三个人经常神神秘秘的,对庄子里的农耕这些,明显不在意,可是也没有见他们有什么新的生意。

尤其是后山,被围住不让人进去了。

但聪明人有时候想的也多,因为二老爷的女儿,成了晋王殿下的侧妃。

所以二管家之前觉得,可能三个老爷现在都是给晋王做事情,所以神秘一些也正常,那些可不是他这样的小老百姓,能参与的,所以他安安稳稳的当好二管家,就行了。

可是半个月前,守寡半年的大小姐院子里,不知道从哪儿弄了三个男宠,其中一个少年看得出来,是被强迫的,因为他一直被锁着。

而且二管家偶然听大小姐埋怨,说对方不识好歹,她明明是对方的救命恩人,可对方毫不领情。

难道和自己共赴云雨,不比去那些生死不明的地方要强上百倍。

几天前,一直留意此事的他发现,那两个比较听话的男宠只剩一个了,而那个被锁着的少年眼里,是狼一般凶狠的眼神。

那次,他看到了对方眼角的红痣。

这事明显有问题了,所以他立刻去问给林老三经常跑腿的儿子,有没有参与什么不对的事。

这个还算憨厚的儿子说,自己就是跑跑腿,不过,他也和他爹说了一些比较奇怪的地方。

比如围起来的后山上有一片地窖,这段时间,一直被三老爷带去的几个陌生人看守着,尤其还让他送过几次、够几十个人吃的粗粮馒头、咸菜和水这些。

然后又说那些陌生人看着,都是凶神恶煞的,对自己很是蛮横。

二管家这样聪明的人,将这些事联系起来,顿时明白这些人在做什么了。

当时他和林氏姐弟,被太子殿下安排人抓起来后,就觉得这事有可能露馅。

但他这些年,因为比较机灵,所以还是颇得大老爷照顾的。

尤其他知道,儿子虽然没参与,可是明明已经发现这种事,却知情不报,也是可能会追究的。

而且,官府如果不信儿子是无辜的那,可如何是好。

所以他虽然觉得,这件事肯定会查出来,但是他却不能说,不然,就会让人发现儿子被牵扯的事。

尤其他不希望林家的人,认为是自己告密的。

但此时,他得知太子殿下的人已经知道情况了,为了给儿子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他犹豫片刻,就全部说了出来。

梁骁和太子看过阿贵带回来的供词、和罗小猛收集的情报后,就安排守备营去林家搜捕抓人。

后来,他们根据这些情报、和林家三兄弟的口供,抓了参与此事的主、从犯120多人,还有一些小角色陆陆续续的有50多人。

又解救出了87名被囚禁的人,他们,是因为乾州收到了朝廷协查人口拐卖案的文书后,林家三兄弟为避风头,所以没来得及运走。

而在抓到林家兄弟取得口供后,太子就先给皇帝发了密折,里面还有扣押林家都城产业和追查赃款的条陈。

过了五天,太子和世子的第二封密折发去了都城,三天后皇帝批复的折子就回来了,上面同意了他们的所有提呈。

米磊犯有失察、包庇、渎职之罪,即日起免去乾州知府一职,家产全部抄没充公,乾州知府,由吏部重新委派;

吕越犯有失察、任人唯亲之罪,由四品乾州守备降为六品校尉,即日起赴充州任职,乾州守备,由原副将罗小猛担任;

林家三兄弟和其余主犯28人全部判处腰斩,家产充公;

林永刚、林永娇和74名从犯判处斩首之刑,家产充公;

其他涉案129人包括林家三兄弟子女4人处流放、监禁、鞭刑等,林老二的女儿因为诞下了晋王大女儿,保留侧妃之位,免予牵连。

乾州知府衙门此次有9人涉案,都被免了职,还有2个判了流放。

乾州守备营清理了32人,林永刚的两个下属因为戴罪立功,所以免去流放,各打了40大板。

这次还查抄了4家青楼,7个商行,5个戏班,和6个手续合法的矿场。

这些地方,无一不是残害了多条人命,这些地方,有58人被以温和着称的太子愤怒的划入了待斩名单。

二管家和他儿子功过相抵,他们本来想给林家大老爷收殓后再走,但当他向审问自己的大官提起的时候。

那个杀神一样的镇北王世子,背对自己说,别急,等案子都了结了,你再想想,现在说的主仆情吧。

随着受害人数的增加、和一些案情的公开,二管家哭着对儿子说:

“他们配吗?不配,不配啊,呜,你还记得小妹、泉儿、豆儿吗,呜还有那些孩子们啊,他们太惨了,啊,我真的想不到啊,呜,他们怎么下的了手啊,都不在了,爹悔啊,呜,早点能发现,可能,可能呜”。

二管家带着儿子,离开了乾州,路过一家寺庙时,他们借宿了一晚。

第二天,只有那个伤心的年轻人走了。

二管家住在了庙里,却从来不念经,他给见到的每一个生命都起了名字,虽然他有时候根本分不出。

今天的小妹是不是昨天的小妹,甚至,昨天的泉儿明明是蝴蝶,而今天他对一朵花‘泉儿、泉儿’的叫。

有一天,二管家对一块石头说:“小豆儿,不疼了啊,不怕,伯伯来陪你了啊”。

其实,当他在堂审时,听到那个丑陋的老鸨说,

“他们都是那样玩的,谁知道他那样娇气,居然疼死了”,

二管家想起那张漂亮的小脸笑着说,“伯伯,豆儿很勇敢的,从来不怕疼呢”,他就感觉,自己是活不下去了。

几天后,一个年轻人头上缠了白色的布条,哭着进了那间寺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