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我在明末穿梭1982:争明天下 > 第149章 富贵还乡

第149章 富贵还乡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我在明末穿梭1982:争明天下!

一架飞机降落在中原省会,又换了一辆进口奔驰轿车,在几辆豪车的车队汇合之下,疾驰进入了中原鄢陵市,即将抵达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市:位于连阳县隔壁的朱襄县。

朱襄县是鄢陵市的大县,人口众多,农业发达,有一定工业基础,还有一条铁路贯穿县内,交通也颇为便利。

在古代,这足以称得上是富庶之地。可在现代,农业发达就意味着农民多,意味着负担大,更意味着对工业化的迫切需要。

不久前,这个颇受瞩目的小县城迎来了一个小小的动荡。

新任省委委员,朱襄县的县高官苏胜文履新不久,便大刀阔斧,支持了几名停薪留职的大学生公务员创业开厂。

不仅如此,还一开就是上百万的投资额,引起了中原地区一股不小的非议。

曲忠志、陆文琴以及刘月朝热火朝天,顶着非议,克服了无数困难,终于在这小半年的时间里,将日新方便面厂开办起来。

他们租用旧厂房,培训新工人。

有赖于准时发放的薪资,县内比肩国企的待遇,吸引了不少人。

再加上敢发奖金,只讲能力,不讲关系,又迅速开动起了产能,库房开始迅速堆满。

时维八月,夏日炎炎。

苏胜文、曲忠志、陆文琴以及刘月朝几人一早就站在国道门口位于朱襄县的边界处等候。

除了这些人,省里的,市里的,当然也包括县里的各路工作人员,翘首以盼,等候着贵客。其中,有以媒体记者为主。

更有人扛起了这年头格外金贵的摄像机,准备拍下这难得的时候。

怎么不难得呢?

这个资金实力雄厚的外商,竟然包着飞机,直飞省城机场,还点名就只去鄢陵市的朱襄县,只为考察一家叫做:日新的方便面厂子。

这个消息,刚刚落到省里外事处以后,便如一阵风一样,吹满了省市县三级各个有关部门。

媒体兴奋了,县里们也更加激动。

市里们的记者有些酸,也有些不敢置信,到了这儿,还咧咧着嘴巴,问道:“你们说,这怎么还不来啊?难道……是一群骗子,来耍我们的吗?”

县报的记者冷哼一声,说道:“你都能想到,省里的同志们就想不到了吗?我告诉你,我可是亲眼见了。人家不光是自己坐着包机回的省城,就连车子啊,也是空运的呢!”

“那可不是什么自行车,摩托车。人家那是豪华轿车!还有什么……房子一样大,能睡觉的房车!都是空运过来的呢!”

市报的记者不服气了,哼哼唧唧了几句,又说:“又不是重型卡车,睡个觉,还要房子那么大的车吗?”

“哼哼,都是两个膀子上面一个脑袋的,干嘛搞三部车呢?指定有问题!”

县报记者摇了摇头,说道:“这事啊,我还真知道一些名堂。我也问过外事办的同志,为什么人家要三部车啊?嘿,你猜怎么说?”

“第一部车啊,那是人家住不惯本地的酒店,害怕没个好地方住,于是直接买了一辆房车,就是拿来睡觉的。”

“另外两部,倒是日常出行使用的虎头奔豪华轿车。可你猜人家为什么要两辆呢?”

“一个啊,是人家本来有三辆,再来一辆不够运了。二来,是人家太富有了,怕暗杀。这才要用一模一样的两辆车,让人不知道上了哪辆!”

“你们说,这么雄厚的实力,人家能是假货,能是骗子吗?”

市报的记者哑火了,眨巴眨巴了下嘴,良久叹息一声说道:“嗨,这年头,变化也太快了。一个外商,出个门都要飞机装三部车……这……也太,超乎常人的想象力了吧。”

“谁能想到,早十几年,人人都害怕有海外关系。现在……啧,谁都想有个海外亲戚啊!也不知道,这个外商,是不是来寻亲的呢?”

几个记者听了,忽而不说话了,只是一双眼睛瞪得比谁都有神。这可是个大新闻的爆点啊!

这些议论,自然也都落在前面等候之人的耳朵里。

苏胜文和刘月朝、陆文琴以及曲忠志对视一眼,也都是心思万千。

这里面除了刘月朝早就得到了一点风声外,其他人都是一头雾水,又期待,又忐忑,又郑重地等候着。

苏胜文轻咳一声,颇有些紧张,看了看手表上的时间,说道:“他们是几点下的飞机?算算时间,是不是该到了啊。”

“难道,是路上路况不好,出问题了?对了,厂子里的情况,你们最好还是派个人再回去,好好看清楚。”

“这可是县里迎接过的来头、气派最大的外商。恐怕市里,甚至省里都没遇见过。”

刘月朝宽慰地说道:“外商应该快了。厂里的卫生,安全,还有最重要的样品工作,都已经安排过了。”

“既然书记担心,那我就回去看看吧。”

苏胜文皱了皱眉,忽而又说道:“哎,算了,不必去了。还是等等吧,算算时间,应该就这会儿就到了。”

“对了,你们说,外商,真的是投亲来的吗?”

曲忠志与陆文琴互相对视一眼,纷纷摇头。

刘月朝知晓一些只言片语,但不敢乱说。

苏胜文自嘲一笑,明白是自己太紧张了。

说来也是奇,省委委员,一般都是副厅级干部才有的。

他眼下仅仅只是正处级,其实并不够格。

如果要说组织的用心,那应该就是想看看这一位年轻俊彦,在美国进修后,是不是能在最锻炼人的地方一把手做出成绩。

到那时,才会考虑名副其实,再上一层楼。

招商引资,获得百万投资,再过几年,也许是地方政府十分拿得出手的业绩。在这年头,却颇有些敏感。

不过,如果是外资,那又全然不一样了。

引外资,赚外汇,只要不内销,那就是实打实的是强力业绩!

想到这两个字,苏胜文忽然冒出一个念头,但很快又摇了摇头,心道:如果是朱弦越那小子搞出来的,那也太异想天开了。这小子根本就没有什么豪门的海外关系呀!

胡思乱想间,眼神最好的曲忠志惊道:“来了,来了!是外商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