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八零:女老板成纯情糙汉的心尖宠 > 第135章 叹为观止的艺术创作

第135章 叹为观止的艺术创作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八零:女老板成纯情糙汉的心尖宠!

“老弟,你这是个藏宝间呀”!

一向沉默寡言,不善言辞的贾老爷子,看着一屋子的鸟笼口齿竟也变得伶俐起来。

“胡爷爷,您这是一座艺术殿堂呀”!

沈雪梅看着一屋子工艺精湛,雕刻精美的鸟笼,眼珠子瞪得比鸡蛋还大

——怪不得澳洲客商要求鸟笼有收藏价值,原来鸟笼真可以成为收藏品呀!

“胡爷爷,您是不是学过绘画”?

胡老爷子制作的这些鸟笼,竹片上都刻有古代宫廷、人物、山水、花木、禽鸟等图案,每只鸟笼都是古典雕刻与现代设计思维相结合的杰作。

一只画眉四脚笼上,胡老爷子精心雕刻了50多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不仅每个人物的形象都生动有趣,而且笼门和四个笼脚都刻画了单独的故事场景。

最让沈雪梅震撼的,是胡老爷子花了一年多时间才制作完成的,一只全留青雕刻京装相思鸟笼。

这只鸟笼笼顶由可拆分的四块留青山水拼接而成,上面的雕刻山势连绵,树木枝叶细腻繁茂,画面虽小,却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各不相同,整个雕刻图案看上去意境幽远。

笼身则分为上、中、下三部分,每部分的竹片上都有古诗词和相应的人物场景环绕,连笼底的纸压,都雕刻的细腻生动,情趣盎然。

面对胡老爷子炉火纯青的雕刻技艺,和一屋子精妙绝伦,让人惊艳的鸟笼,沈雪梅就像刘姥姥走进了大观园。

怪不得后世的鸟笼最便宜的也要几百元,价格高的能卖到上万元,甚至几十万元,那些出自名家之手的孤品,上百万元的价格都有人收藏,原来真正的鸟笼制作是一种让人叹为观止的艺术创作。

胡老爷子这些以文心雕琢,精巧见雅,方寸之中处处见精彩的鸟笼,不仅仅是具有艺术价值的收藏品,还是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这样的鸟笼,除了能带给人一场视觉盛宴外,还会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精神滋养。

沈雪梅觉得,胡老爷子的鸟笼,澳洲客商看了肯定会欲罢不能。

......

“我们这代人学都没怎么上过,哪有学啥绘画的”。

面对沈雪梅的惊讶和好奇,胡老爷子神情平淡地笑了笑。

老爷子从没接受过专业的绘画教育,也没学过雕刻啥的,他全凭自己的想象力,以及对竹料的那种几十年如一日的情感,才把各种人物和画面刻画地那么生动传神。

“老弟,您这些鸟笼有的年岁不小了吧?用料真讲究”!

贾老爷子从鸟笼的颜色变化上一眼就看出,老友这些鸟笼有的已经放置三四十年了,用的都是上好的材料。

“老哥哥,您不愧是行家,这些鸟笼是有年头了,用的都是上等料”。

从十几岁跟随长辈学做鸟笼开始,胡老爷子就想在他这辈子搞出点名堂来,让祖传的技艺更上一层楼。

于是,成为鸟笼第19代传人后,他不仅潜心研究鸟笼雕刻,而且还严格控制竹料的选材,不断改进完善制作技艺。

胡老爷子制作的鸟笼,选用的都是上好的竹料和梧桐木。

竹子都是产自安徽、浙江等地的楠竹和慈竹,且都是竹龄三年以上,色泽好,无疤痕的老竹。

这种竹子竹丝细密,结实耐雕,不易崩裂,还不易生虫,用它们做出来的鸟笼,颜色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越来越耐看,越来越有内涵。

“胡爷爷,您这些鸟笼岁数这么大了,怎么还这么结实”?

沈雪梅抚摸着这些年岁不小的鸟笼,觉得它们个个比那些新作的还要美观瓷实。

“姑娘,这是因为我肯精益求精地下功夫,别人家制作一个鸟笼有100多道工序,我的工序比他们还要多出一半”。

胡老爷子制作的鸟笼,在框圈和防腐方面极为讲究。

为了让鸟笼抗腐耐用,竹子被劈成粗细均匀的竹条后,要先放在加入杀虫水的锅内蒸煮,然后再将蒸煮好的竹条盘在钢圈上定型。

这样做出来的鸟笼,永远不会干裂,也不会变形。

胡老爷子严谨考究的鸟笼制作技艺,外人很难复制,在这种工艺下制作出来的鸟笼,随着时间的变化,结构也会变得越来越紧密结实。

这种匠心独运,一丝不苟的制作技艺,让胡老爷子做出来的鸟笼既美观又耐用。

“胡爷爷,这压纸的竹子您都雕刻得这么精美呀”?

胡老爷子制作的鸟笼,无一处不讲究细节,就连底部的纸压,都是精心雕刻过的。

“这笼底的纸压,是为了防止风吹动纸响,惊动笼中的鸟儿设计的,雕刻再精美的鸟笼,如果鸟住在里面不舒服也算不上好笼子,养鸟要根据不同种类的鸟的习性,来制作相应的笼子”。

胡老爷子制作的鸟笼不仅工艺精湛,雕刻精美,种类和形状也非常齐全。

沈雪梅一个个看着,老爷子一个个给她介绍着:

这种笼顶或拱或圆的笼子是百灵笼,内设的凤凰台是供鸟儿鸣唱的。

这种高约30公分,笼底25公分见方,笼内两端置雀食水罐儿的是点颜笼,适合饲养红蓝点颜。

外套笼罩,顶置笼钩的是画眉笼,这种笼子竹条间隔有序,既适合观赏,又适合驯养生鸟。

“制作鸟笼跟给人做衣服一样,要量鸟而做”。

胡老爷子谈起鸟笼的种类来眉飞色舞,口若悬河:

“清朝时的京城,玩鸟是看身份的,什么身份用什么样的鸟笼,鸟笼一拿出来,别人就知道你是什么身份的人了”。

胡老爷子不厌其烦地给沈雪梅介绍有关鸟笼的讲究:

“为官的人,买鸟笼都买三条腿的,‘三足鼎立’寓意自己在官场上能挣得一席之地,做生意的,鸟笼都买四条腿的,寓意四面八方都来财,一般老百姓没啥讲究,他们买的鸟笼是没腿的单笼”。

“原来养鸟有这么多讲究呀”!

一趟凤凰庄之行,让沈雪梅不仅见识了胡老爷子高超精湛的鸟笼制作技艺,还让她对传统文化和工匠精神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和认识。

“这些都是我爷爷几十年来没舍得卖的珍品,我爷爷每制作出一个满意的鸟笼,就会自己收藏起来”。

看着一屋子工艺精湛,雕刻精美的鸟笼,胡继业不仅没觉得有啥可炫耀的,他的眼里还闪过一丝忧虑:

“其实我们这几年制作鸟笼没怎么赚过钱,还没有人家做竹编的利润高,我爷爷对每一个鸟笼的制作,用料太讲究,工艺的要求太完美了”。

胡继业担心自家的鸟笼生意一直这样做下去,会赔本赚吆喝:

“这是生活条件刚刚好转的80年代,那些养鸟的人又不是王孙贵族和八旗子弟,谁买个鸟笼会在意用的是啥材料?那些精美的雕刻,也不是人人都会欣赏,肚子里没有墨水的,看了也不知道是啥意思”。

“你闭嘴!在人家面前说这些干啥?人家雪梅姑娘是来看看咱家的鸟笼能不能被外国人相中,又不是来听你诉苦的”!

胡老爷子叫停了孙子的满腹牢骚。

老爷子何尝不知道这几年做鸟笼没赚到钱,老祖宗当年那么兴隆的传世手艺,到了他这里却成了个勉强糊口的营生,他心里能不急吗?

可他有啥办法?

他也想寻求突破,可眼下就是这么个现状,他唯一能做的,就是锲而不舍的坚持初心,把老祖宗流传下来的鸟笼制作技艺传承下去。

技艺传承,已经成了胡老爷子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这些收藏起来,没舍得卖的鸟笼,既是他对老祖宗的一个交代,也是他重整旗鼓,蓄势待发的底气和资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