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穿越大明,开局亲哥薨了 > 第七章 军法,勋贵法

第七章 军法,勋贵法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越大明,开局亲哥薨了!

朱元璋:怎么,天德回朝,你这是想去见天德了?你小子,跟你爹一个德行,你爹现在管着五军都督府。你这屁大点的孩子也想着把手伸向俺的大将军了?

作为封建老农的老朱说出这话的时候,完全没有一丝责备的意思。在老朱的观念里长房继承家业完全是理所应当。

和别的皇帝不同,老朱巴不得他的乖孙子能把这股子聪明劲用在朝政上。

老朱继续说道:俺年纪也大了,早年打仗又有些旧伤。你小子天生神童,俺不拿年岁看你,以后少捣鼓那些稀奇古怪的玩样。每五日来一趟武英殿,俺亲自教你。你早点锻炼出来,要是哪天俺就那么闭眼了,标儿也有你帮衬。

马皇后看了眼一脸疲惫的朱标,心疼的说:是这理,老大这几年也是操劳过度了,为娘的看着也心疼。重八,俺们等允熥十岁了,俺们给他册封,再让他去观政,是该早早练出来。

老朱附和着:妹子说得对。对了,你这小崽子为什么要去见天德?俺听闻天德有个小女儿,年龄倒是和你相仿,莫不是想学你爹来个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话到这里,朱标和小朱同志知道两个人已经完全插不上话了。只能听着老两口继续谈论。

马皇后:这天德家的小闺女是庶出吧?

老朱:这女娃和徐允恭乃一母所出。这徐允恭做事沉稳,为人恭谨,颇具乃父之风。武勋人家里,也就俺们九江能和他相比。将来标儿和允熥都可大用。

马皇后:只是俺听闻其母贾氏笃信释家。

朱元璋:等天德回来,俺请他喝酒,到时候俺亲自去说说这事。标儿娶了常开平的女儿,以后俺们太孙要是娶他天德的闺女,天德心里应该能够平衡了。你也让人和谢氏说一声下次入宫觐见,让她带着那女娃。

小朱此时心里不由一阵恶寒,他记得徐妙锦生于洪武十三年,现在只是个刚刚能走几步路的小娃。

见老朱和马皇后讨论的差不多了,朱允熥说道:“祖母说的没错,俺们大明的国母不得笃信僧道,不得裹足。俺祖母母仪天下,为天下女子表率,裹足的女孩子连路都走不好,实乃两宋之陋习。”

小朱见缝插针继续加大输出:孙儿看这两宋的女子裹足走不动路,这两宋的男儿也保卫不了国家。

都言两宋富足,未亡于内乱。却无人言两宋文强武弱,这武人保家卫国,见了文人还得下马问安。那些个文人手无缚鸡之力,又不通兵事,却对边境之事指手画脚。

人人皆言两晋之时世家大族空谈误国,孙儿观之古往今来空谈误国者,莫出两宋其右。

北宋年年向辽夏纳贡,后亡于金人之手,徽钦二宗被俘受辱。

君忧臣劳,君辱臣死,但这南宋朝臣却整日只知享福。有诗言:“西湖歌舞几时休”,南宋不雪靖康之耻,还向那女真人纳贡,最后为蒙元所灭。实乃我汉家千年未有之大辱。

若非祖父匡扶社稷,救天下苍生于水火之中。我汉家儿郎将有何颜面立足于天地之间。

孙儿也是读宋史有所感,所以想去迎大将军回朝。

第一,俺朱家当为天下表率,军士在外风餐露宿保家卫国,我等当以国士之礼待之。这天下并没有什么岁月静好,有的只是大明军户的负重前行。

听到这里,朱元璋兴奋地直接打断道:“好,说的好!俺孙儿有这般见识大明江山无忧!乖孙,继续说。”

第二,魏国公勋德才望,终始纯懿,大出韩信之右。魏国公当为我大明勋贵之表率。

其实孙儿有感于历代开国之悍将,多有骄横者,鲜有如魏国公者。

这些时日,孙儿看了那三国志通俗演义,里面的人物形象个个鲜明,俺们玩闹时人人都想当那七进七出的赵子龙,那义薄云天的关云长。

俺大明一统河山,季汉岂能与大明相比。俺们开国诸将又不输那关羽张飞。

为何俺们不能令人写本大明通俗演义?俺们开国功臣哪个比那赵子龙差?

另外,孙儿听说民间有逆党妖言惑众,言祖父屠戮开国功臣。那些贼人也不想想,那些被杀的功臣哪个不是飞扬跋扈,骄纵不法,哪个的罪行不是罄竹难书?

若勋贵人人如魏国公,宗室人人如曹国公。祖父何须杀勋贵以正国法。

朱元璋闻言大喜:“标儿,允熥说的好啊。俺也想着君臣相宜,俺那帮弟兄也多是穷苦出身,俺本想着他们能够爱惜百姓,没想过一个个,哎。允熥说得对,若人人都如保儿,天德,那么俺们都可以君臣相宜。”

朱标:“允熥的提议不错,孩儿这几天让下面人议议。”

朱元璋:前些年的胡逆案,俺也收拾了不少老兄弟。俺知道有些人心里现在埋怨着俺。你给他们开书立传也是个好事。

但是不少老兄弟现在依旧还横行不法,借着这次天德回来俺们要敲打他们。

天德回来的时候你带上允熥和百官出城十里去迎天德。

俺在宫中弄个家宴,到时候让你娘烧两个菜。俺知道天德老实本分,每次回京都低调,俺们就不正式设宴了。

此时朱允熥在心中飞快思索着:我记得这次徐达回北平以后就会背疽发作。

太医院那头反馈改良了药方以后,背疽治愈率大幅度提高,但是这个年代北平的医疗条件远不如应天。

大蒜素现在还不稳定,现在的医疗水平,用大蒜素无疑是在赌命,不到万不得已朱允熥不会做这种豪赌。

略微斟酌片刻,朱允熥想着还是找个理由把徐达留在应天更为稳妥。

至于北平让冯胜过去,趁着这个机会看看能不能拉拢冯胜。

看来得建议老朱弄个军法处,让徐达牵头。

老朱看到朱允熥在愣神,嘿嘿怪笑道:“怎么,俺们家允熥莫非是想那徐家丫头了。”

随即,老朱,朱标,马皇后都摆出了一副吃瓜看戏的架势。

朱允熥连忙回道:“孙儿只是在思索刚刚的话题。”

但是他们三人露出的那副表情,仿佛是在说,我懂的。

饶是以朱允熥的心性都不由得面红耳赤。

朱允熥不得不赶紧解释:

周世宗郭荣刚登基时,与辽军战,由于军纪涣散险象环生,幸得大将死战方才获胜。

后世宗整肃军纪,杀战将72人,并裁汰老弱,招募壮卒充任禁军。短短时间打造了一支骁勇之师。

世宗征燕云十六州,辽人望风而逃,仅42天便收3州17县。

昔日荀林父纵属亡师,导致楚庄王问鼎中原,这反面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可见军纪对于一支军队的重要性。

因此孙儿在想俺们大明是不是可以设立军法处,军士犯事一律由军法处处置。

在各地卫设立分支,军法处独立于五军都督府,直属天子。

朱元璋:你这小孩真能折腾,刚刚弄出一个督察院,这就又有一个军法处等着俺了。你这小娃,不把俺们大明折腾个天翻地覆不罢休啊。

妹子,你说说看,俺朱重八怎么就是个劳碌命,天下刚刚安定下来,这就有个孙儿这么爱折腾。俺这是一天也不能安歇啊。

标儿,你先别急着说话,俺看这小猢狲还有话讲,让他一口气把话说完。

朱允熥:孙儿认为军队特殊,应该要有一套专门的军法。同样的勋贵该有一套专门的勋贵法。在应天及一十三省设立专门的军事衙门,专门负责军队和勋贵不法之事。魏国公素来德高望重,俺觉得军法处应由魏国公牵头。

朱元璋满意的说道:“标儿,这孩子的帝王心术怕是比俺们两个加起来都深,就该是个天生帝王。给一个枣子就给一大棒,不愧是俺朱重八的孙儿!刚刚才给了武人一点好处,就要把他们给框起来了。”

朱标也戏谑道:“儿子觉得自己的胆子已经够大了,和允熥这孩子一比真是小巫见大巫了。你看他连徐叔叔都敢算计。这么一来不仅夺了魏国公的兵权,还让魏国公不得不当个孤臣。”

随即朱标和老朱发出了狼狈为奸的笑声。

马皇后拍了拍朱允熥的后背:“俺们看你们三个都是不安好心。”

朱元璋:你这想法不错,不过俺想着让锦衣卫负责此事。

朱允熥大胆的说道:此举不妥,锦衣卫对内监察百官,对外负责情报刺探,权柄已经过重。从锦衣卫抽调形成军法处的框架此举稳妥。

俺琢磨着,俺们大明刚刚立国,有些东西可以改一改。

军政分离,虽然俺还没想清楚,但是有个大概构思。

兵部管一切后勤供给,五军都督府管具体武事,另设御前会议参详军机,设军事学院培养人才,军队人事任免可参照吏部。

文武不得相互干涉,地方上同级文武定期举行例会协调冲突。并由其他人员列席。会议内容由所有人员签字画押后呈送通政使司存档。

洪武皇帝还在仔细琢磨,这时朱标说道:“允熥,这件事情太大了,既然你没有想好,那等你想好了再呈于俺,你说考成法,那俺也考你。”

洪武皇帝突然玩心大起:“允熥,俺打算亲自负责都察院,让你爹负责军法处,俺想着让你负责军法,勋贵法。要什么人你和俺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