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穿越大明,开局亲哥薨了 > 第二十六章 盘算、布局

第二十六章 盘算、布局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越大明,开局亲哥薨了!

坤宁宫偏殿

回去后的小朱和马皇后聊了一会,就回到了偏殿。开始思索了起来。

孔府、殿兴有福论、科技树、科举、高丽、倭国...

小朱表示事情太多了。

一年前,常嬷嬷和小玉儿离开皇宫,开始了新的生活。

前几天,一起玩了两年的朱济熺又回了太原,据说这一次回来以后,也要住到晋王府去了。小朱自然明白是怎么回事。

小朱也逐渐体会到了什么是孤家寡人,在这位置上很难有真正的朋友、玩伴。

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小朱也偶尔会想,如果哪一天老朱、马皇后还有大朱都走了以后他会怎么样。

Emo了十几分钟以后,小朱又打起了精神,开始了奋笔疾书。

这会“厉飞雨”正在书写新的文章——《论共济会孔氏是否有契丹血脉》,《共济会为何要帮助真金续命详解》,《阿尔法狗能否影响大明国运》。

写完这些以后,小朱动了动已经微微发酸的肩膀,并且把魏彬叫了过来。

吩咐道:“明天发表第一篇文章,四日后发表第二篇,最后一篇文章等我的命令。”

魏彬自然应喏。

随后小朱跑去御花园遛了个弯,又在边上的那个破产版儿童公园看了会皇叔们的嬉闹。

小朱也是十分羡慕这群小萝卜头大小的皇叔们,懵懵懂懂的童年才能肆无忌惮的挥霍。

打散了这些思绪,小朱又回到了坤宁宫,又开始今天的“福报”。

《论大禹功绩——华夏九州》

《汉家之殇——百年黑暗》

完成这两篇文章以后,小朱叫来了一旁伺候的小太监,吩咐他去武英殿把东西交给老朱。

“和皇祖父说,这是驸马梅殷写的。”

小太监自然开心的应喏,这段时间李进忠在国子监,自然地其他小太监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一个个的无比积极,小朱也不点破。

小朱开始考虑复合弓的问题:

复合弓的核心是应用偏轮,制造一个省力的机械结构,现在的军用复合弓可以射穿钢板,有效射程听说也可高达数百米。

对于这个东西,小朱同志一直是无比慎重,甚至到目前为止小朱连改良箭矢都还没做过。就怕弓箭太好用了,受限于时代的老朱、大朱就会忽视火枪的发展。

狩猎用复合弓的有效射程没有那么夸张,而且现在没有复合材料,材料的强度也支撑不了这么恐怖的杀伤力,所以综合起来,一段时间内最多和燧发枪难分伯仲。

步枪方面,小朱表示在点出米尼弹科技之前他也是无能为力了,基于现在条件的后装弹其实也没那么神,密封问题解决不了,小朱也不想去费这个功夫,让他顺其自然就是了。

至于普鲁士军队在乳法战争中使用的秘密武器——德莱赛针发步枪,小朱表示能直接跳到毛瑟71更好。

盘算许久之后,小朱还是开始画起了复合弓的图纸,并且对箭矢进行了一些改良,虽然小朱对于涉及到的力学和空气动力学不怎么了解,但是小朱知道结论,绕开基础理论直接叮就是了。他的身份特别好用,兵仗局那边自然会全力配合。

在交待完刘瑾以后,小朱开始了最后一件事的盘算。

派谁去高丽呢?对于道衍和尚,小朱肯定会派他去倭国的,一个和尚不去寺院遍地的倭国不是暴殄天物吗?

高丽那边好儒学,小朱正在搜肠刮肚的找合适人选,最终小朱还是决定让胡俨去一趟吧,毕竟是永乐大典的总裁官,学问方面肯定是顶级的。

至于带头的小朱早就敲定了是他大舅常茂。

历史上他的大舅在征辽东的时候把纳哈出部折腾的够惨。

小朱觉得大明将来不就是需要这样的人才?跑去国外霍霍人可不就是需要他大舅这样的优秀品质。当小朱开始谋算他的收狗大业之时,常茂这样的“优秀人才”就注定会被重用。

而且常茂的身份属实是太好用了,未来皇帝儿时玩伴加上小舅子双重身份,老子又是开国第二武将,自己又是国公。这种身份跑到棒子那里还不是被当做太上皇供起来,纨绔子弟的优秀特性,跑去高丽好好教教王禑怎么做大明朋友不好吗?和贵族们推杯换盏还不是手到擒来。

不过小朱还是打算抽出一点宝贵的时间,亲自去一趟开平王府。把事情好好交代一下,不然小朱怕这糊涂大舅把差办砸了,重蹈历史上的覆辙。

忙完这一切的小朱,和平时一样正常的吃饭、看书、睡觉。当然对于今天没在饭桌上看到老朱、大朱,小朱表示早在预料之中,今天输出了这么多思想,要是老朱、大朱还能过来吃饭,那么小朱就得考虑下自己是不是对着空气进行了一顿输出。

吃饭的时候也和马皇后说了,明天想要带着两个姐姐去自己外祖母家,知道消息的老朱也自然给了点赏赐,孙儿回一趟外祖母家里肯定是要带点东西过去的。

次日一大早,小朱去春和宫拉着他的两个姐姐出了皇宫。

孝顺的小朱同学也向吕氏问了个安,至于他的便宜哥哥,又不是亲的,俺小朱这么忙的人偶尔忘记了不是很合理吗?真实原因就是每次见到这个明朝唯二的大葱明皇帝(另一个崇祯),小朱就会不自觉地开始脑补一万字起步的阴谋画面。

朱标的所有儿子除了这个大葱明建文帝,其他都是嫡子,法礼上无可争议的嫡子,反正每次想到这个小朱就觉得百分之一万有阴谋。

历史上他的这个大葱明哥哥看起来孝的很,也就是孝死了个叔叔而已,也就是孝的用了吴王、徐王的封号而已,都是些小事情,不用在意。

坐在安装了弹簧减震系统的马车上,小朱还是十分惬意的,虽然没有叮出更先进的减震技术,但是对于这个时代已经是一次飞跃了。

坏的方面就是强行手搓弹簧减震系统,制造成本简直是贵出了天际。节俭的老朱只是给大儿子打造了一辆,反正老朱的意思自己从小就是吃苦的命,不需要这么奢侈的东西。发妻、儿子、孙子共用一辆马车完全够了。

小朱有一搭没一搭的和两个姐姐聊着天,同时思维又一次发散了出去。

以后还是得造点这种马车卖给鞑子,卖给野猪皮。俺答封贡不到50年蒙古人就不会打仗了,无论是野猪皮还是其他少数民族入关后的堕落速度堪比跳楼,毕竟能够享受有几个人愿意折腾。不过这些都是北边打完仗以后的盘算了,小朱也没有深入思考。

历史上我大姐嫁的挺好的,耿炳文的儿子,身份不错,将来也是侯爵。

我二姐嫁的就一言难尽了,好像就是个百户官。如果不是刻意针对小朱自己都不信了,明初这么多开国武勋,不说有爵位在身的,至少嫁个指挥使没啥问题吧,嫁个有才的读书人也比嫁个百户官要好。想到这里小朱也开始帮自己二姐物色起了姐夫,想了一圈以后他觉得沐英的小儿子比较合适,虽说自己的姐姐大了两岁,但是政治联姻这东西大两岁就大两岁了,而且历史上的沐昂还会立功。这种在历史上证明过自己的人,到时候立点军功给个侯爵应该难度不大,传家的时候也至少是个伯爵了,总好过一个历史上只配在记录自己二姐的时候被一笔带过的小人物。拉拢沐英加上亲上加亲,小朱自认为到时候可以说服自己的家人。而且大两岁也代表嫁的晚身子还能长开一点,小朱表示为了姐姐的幸福真是操碎了心,在心里默默地记下了这个事情。

防人之心不可无,还是别让我这两个姐姐留在春和宫了。

要不就让郭宁妃帮忙带两个姐姐吧。我想郭宁妃肯定是愿意的,虽说老朱钦定了郭英是亲戚家,但是谁又会放弃给未来天子送人情的机会呢?小朱就这么在心里愉快的决定了。

此时他的两个姐姐也没有闲着,除了和小朱叽叽喳喳聊着天,还时不时的透过马车上的单向玻璃向外望去,对于她们来说出来一次实在是太难得了,一分一秒都不能浪费。

在这样的氛围中,小朱的仪驾来到了开平王府门口。

此时的开平王府中门大开,并且摆出了香案。府内所有的门槛也理所当然的全部拆了下来。

开平王妃常蓝氏领着儿子常茂以及儿媳常冯氏正激动地等在门口。

当看到太子车驾到达时,所有人都没有感到有什么不对的。这个亲外孙又不是第一次坐女婿的车驾了,武勋人家只会觉得开心,至于文官们怎么想,那都是无须在意的细节。喝了点酒的武勋,看到文官拉过来一起锻炼下,也是偶尔会发生的小事。

待随行太监宣读完老朱的恩赏圣旨后,就是一套郑重无比的见礼,接着大家走进了开平王府。

小朱也不是第一次来开平王府了,给自己外公先开平王上完了香以后,又去自己母亲的闺房转了一圈。

小朱和两个姐姐来到了正厅入座,一套繁琐的见礼后,常冯氏很识相的拉着两个外甥女去了后院。

此时大厅里只剩下了常蓝氏以及常茂,所有的下人这会是没有福分站在这里的,整个开平王府有福分伺候小朱的,也就只有他外祖母常蓝氏和大舅母常冯氏。

随即小朱先是问起了常蓝氏:“外祖母,俺二舅、三舅哪去了?”

“回殿下,俺那两个不争气的儿子现在都在国子监读书进益。”

随即常蓝氏就解释了起来。

原来自从小朱同志让李进忠去国子监安排教学以后,武勋家庭都是积极响应,不管识不识字,都被老子们压着去了国子监,并且谁要是敢逃回家后果自负。一时间国子监人满为患,热闹非凡。

当然个别没了老子彻底放飞自我的除外。

小朱不知道的是,应天府上下这几天恨不得把小朱供起来一日三拜。几天前这群大爷们都被关进了国子监,应天城的治安状况直线飙升,差役们的工作量不到平日的三分之一。现在应天府上下巴不得这群二世祖在国子监好吃好喝、乐不思蜀。百姓们更是对小朱同志感激涕零,应天府的民众支持度正在+10+10+10的往上跳。

接着小朱又和外祖母聊了会家常,常蓝氏更是时不时的教育大儿子常茂。

“大舅,俺说句不好听的。宋国公俺们家要大用,你是俺娘的亲弟弟,又是宋国公的女婿,不管怎么样,明面上还是让着点宋国公,不然大家都不好看。”

“殿下,俺这个不成器儿子,就是欠收拾,俺一会一定好好教育他。”

小朱在心里为大舅默哀了一秒钟,随即说道:“外祖母,过完年祖父要派使者出使高丽,俺想推荐大舅过去,大舅的身份最合适,这次还有些事情要和大舅交待,外人俺们信不过。”

“殿下,抬举这个臭小子了,他别坏事俺就谢天谢地了。俺去看看两位殿下,再去给您拿点瓜果点心。”说罢,常蓝氏满脸开心的退了下去。

天底下哪个当娘的不希望自己儿子受到重用。

此时大厅内就剩下了小朱和常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