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穿越大明,开局亲哥薨了 > 第二十八章 洪武十八年

第二十八章 洪武十八年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越大明,开局亲哥薨了!

第二日

文华殿

太子朱标看着在下面坐立不安的孔兆宏,以及另一个座位上懵懵懂懂的孔讷。

平静地说道:“孔府昨日之事,孤今日听闻亦是震惊,孤已申饬应天府官员,并交待三法司严惩带头闹事者。”

孔兆宏略显尴尬的答道:“太子殿下圣明,臣只想禀告太子殿下,那厉飞雨完全是一派胡言,恳请殿下令韩国公封那厉飞雨的言路。”

“报纸之事,孤并未过问,之后孤把韩国公召来问话。但是孤想问问,这应天城都在传闻孔府有一可推算天机之圣物,是否确有其事?”

孔兆宏闻言大惊,赶忙回道:“殿下明鉴,此乃那厉飞雨无中生有,恶言中伤孔府,若孔府真有此物,孔府早已呈予御前,望殿下明察。”

朱标此刻也是戏精附身,沉默不语,而是给了孔兆宏一道眼神,就像在说你觉得我信吗?

孔兆宏无奈,只得补充道:“请殿下明鉴,孔府上下已自查,并无什么共济会。”

朱标佯装大怒:“蒋瓛,将证物呈上。”

片刻后,蒋瓛将证明共济会存在的证物一一呈上。

孔兆宏看罢大惊:“殿下明察,此乃贼人恶意中伤我圣人之家。”

“要不是孔府是圣人之家孤早已命锦衣卫彻查此事”说着,朱标把孔希文、孔希宗等孔府之人的奏疏扔在了孔兆宏面前,然后愤怒的说道:“自己好好看看吧,此乃汝孔府之人所奏。”

孔兆宏颤抖着双手捡起了地上的奏折,心中惶恐无比,看来最坏的事情发生了。

果然在这些奏折中,他竟然发现多达六名孔府之人,上奏请废孔讷衍圣公。其中两人此刻还在京中。

孔兆宏不停的哆嗦着,提起了所有力气,回道:“请殿下明鉴,臣愿意以项上人头担保此事乃是子虚乌有。孔府愿配合锦衣卫彻查。”

朱标缓了口气,说道:“毕竟是圣人之家,临近元旦,京中孤就命驸马都尉梅殷慰问孔府。另外孤上奏父皇,元旦之后,请孤四弟燕王返北平时绕路曲阜,前去祭拜孔圣。孔府以为如何?”

孔兆宏只得回答:“太子殿下明察秋毫,孔府上下定感谢殿下恩典。”

“孤自当维护孔圣之清名,此事目前看来那厉飞雨并未胡言乱语,当然若是孔府能自证清白,孤自当严惩厉飞雨,并让应天报社向孔府道歉。”

朱标把孔圣二字咬的极重。

孔兆宏只得谢恩离去,带着孔讷步履蹒跚的离开了文华殿。

离开皇宫后,孔兆宏喃喃道:“我孔府怎会遭逢此大劫,子孙不孝,老夫愧对先衍圣公所托。”

这个老人的背影更显佝偻。

次日

驸马都尉梅殷带着皇上的圣旨来到孔府慰问衍圣公。约莫一个时辰后,梅殷竟带着一些证物和几个孔府人员离开了孔府。

孔兆宏待送走梅殷以后瘫倒在了地上,喃喃道:“怎么可能,怎么可能,莫非世上真有共济会?先衍圣公啊,老夫有愧啊。”

同时整个京城也将目光聚集到了孔府。

一茶楼。

“听说了吗?今天驸马梅殷在孔府带走了一些证物和孔府人员。”

“俺早就说了,现在那孔府有问题。”

“今天的报纸你看了吗?有人说孔府分南宗北宗,这曲阜孔氏乃是北宗,当年屈从于那女真人。南宗同宋室南渡,最后甚至很多南宗之人在崖山共赴国难,那孔洙之后南宗无处查询。”

“俺从衢州来,俺那里就有那孔庙。那报纸说的一点没错。”

“俺看了一年多报纸,但凡这报纸头版所登之事,哪一件被查出来有假的?那孔府之事既然敢刊登在头版头条,应天报社必是已有佐证。”

“俺昨天就说那北宗孔氏有问题,你们还不信。”

“俺现在就盼着那厉飞雨还有什么发现,俺现在每天买那应天日报,就等着厉飞雨发表新作。”

…………

这样的讨论在应天城随处可见。

又一日

今天是除夕

但是因为孔府之事,报亭照例排起了长队。

应天府衙役吸取了三天前的教训,这几天在报亭附近派遣了大量衙役维持秩序。

“这厉飞雨又有新作了!”

“我说那共济会为什么帮那蒙元太子续命,此等国贼属实可恨!”

“这圣人之家竟然被那少正卯的后裔搞到这般田地。”

“这,明显是厉飞雨的一派胡言!孔圣传人怎会如此?”

“什么孔圣传人,明明是那卯氏、耶律氏的传人。”

“对看了昨天的南宗北宗吗?真正的圣人传人可是南宗!”

“就是,北宗之人本就是异族之人。”

……

虽然偶尔有人为曲阜孔氏鸣冤,但是这种声音很快就会被讨伐之声淹没。

一股比三日前更大的浪潮正在向孔府汇聚。

兵马指挥司及时派出军队,驱散了聚集的人群,同时锦衣卫缇骑出动,这次抓了上百名“肇事者”。

然而此时的孔府

半个时辰前

孔府之人发现孔兆宏竟在房中自缢身亡,同时在旁留下一份遗书,言明曲阜孔府确实为共济会所控制,并提供了一份名单。

此时锦衣卫早已包围了孔府,将孔府人员全部控制。

一份急报送进了皇宫

没过多久,听闻孔府之事的洪武皇帝大怒,命毛骧率锦衣卫前往曲阜,协助山东布政使司封锁消息,并命燕王朱棣于洪武十八年正月初二北上曲阜,祭拜孔圣。

洪武皇帝表示,孔讷毕竟流有孔圣血脉,驳回了所有请旨夺孔讷衍圣公的奏疏。同时恐有奸人谋害孔讷,遂命礼部暂时负责孔府一应事宜,撤换孔府所有奴仆。

坤宁宫

正在座上摆烂的小朱,听闻了所有事情后,心里盘算道:

这孔府利欲熏心之人真多,京中孔府竟然大部分都投靠了宋忠,这孔兆宏倒也算忠于孔家了,最后还想着自缢以证清白,只可惜大势在我。

倒是那天写的阿尔法狗用不上了。不过算是十分顺利了,这个年代控制舆论比后世容易太多,但是以后也得防着这点了。

征北大将军初二启程,走得再慢半个月也能到了曲阜,得让宋忠过去盯紧了,最后时刻绝对不能出错。

梅殷那边正月之后就得开始了。

当晚一家人在一起吃了个饭,老朱和马皇后看着儿孙在旁自然是非常开心。

“俺和老四说了,明天入宫的时候让老四媳妇把那徐家小女娃也带来,允熥最近改在武楼听讲,很久没去徐家了。”

小朱闻言一阵无奈,表示到了明天,那也只是个6岁的女娃。

一家人在一起陪马皇后吃完饭,在皇城转了一圈,而后在一起守夜。

虽说此时的皇城灯火通明,比平时好看不少。但对于看过后世繁华的小朱而言,实在是只能假装自己很高兴。谁让他是一家人中最耀眼的那个。

回到偏殿,小朱直接睡了过去,

除了第一年经验不足,小朱深知元旦是最折腾人的,他不仅要去到处磕头,完事之后还要带着一个小女娃去玩闹。

去年小朱也见识到了正月初二回娘家的由来,那一刻小朱也有种别样的感觉。

洪武十八年

元旦

要是有人要采访小朱,小朱表示除了累别无他想,小朱表示太累了。

下午礼毕后,小朱带着徐妙锦还有两个姐姐在破产版儿童乐园玩闹,时不时还看到几个差不多大的皇叔、皇兄在一起闹腾。

当然他那个喜欢读书,恭谨孝顺的便宜哥哥肯定是不会过来的,别人读书做学问的时间都不够,哪有这个闲心。

有一次善心大发的小朱劝他便宜哥哥不要读死书,能够明白道理就好了;结果他那便宜哥哥反而教育他,几乎不去大本堂读书是不对的。

觉得无法交流的小朱同学就停止了交流,毕竟大本堂是他重新整出来,让精力旺盛的孩童们去好好读书,别影响他做大事的。

对于这个便宜哥哥,小朱倒也没有太多的看法,毕竟是爹的儿子,只要他别有其他想法就行了。

甚至小朱也在琢磨着要不要以后把他扔到高丽去,让他带着黄子澄、方孝孺过去折腾也是不错的,当然前提是没人搞小动作。他对这个便宜哥哥多少有点血脉亲情,但是不多。

很快来到了晚膳时间,正月的时候当然是一大家子人在一起吃饭了。

今年自然又比往年热闹朱标的一大家子,加上Judy一大家子(自然包括了那个一心要当李二的作死小能手),还有个被燕王妃带着的徐妙锦,此时小姑娘的脸也是通红的,毕竟已经6岁的她多少还是懂点什么的,这几年徐家又对她重点培养。

征北大将军Judy当然是因为王妃“生病”了,还有点严重,所以被疼爱儿媳的马皇后下懿旨多留了几天。

老朱和马皇后看着这么大一家子自是无比开心。

席间,小朱同志非常聪明的选择了闭嘴,不然总会连累那个小他两岁的小女娃。

能够开口说话的也就是老朱、马皇后、朱标还有Judy。

老朱看着有点瘦下来的朱高炽说道:“高炽这两年瘦了不少,太医的建议要多听,平时不仅要读书明理,也要多骑马射箭,以后你是燕王,北平乃重地。”

朱棣和朱高炽自然应是。

接着老朱又说道:“老四,虽说山东那边已经准备好了,但是我还是让金吾前卫陪你一起过去,然后一起到北平,到北平前金吾前卫和邓镇受你节制,到了北平后交由冯胜节制,他知道该怎么做。”

Judy闻言大喜,本就喜好武事的他觉得这几天能和邓镇多多交流。

由于今天的一大家子成分有点复杂,老朱自然没有聊其他事情,说这事情只是一个老父亲对于儿子的关心而已。

一家人吃完饭,老朱又考教了几个孙儿的功课,当然小朱同学肯定是排除在外的。

朱高炽和朱允炆这两个做学问肯定是没问题的,收到来自爷爷的赏赐自是非常开心。那个自诩为大明李二的小萝卜头也没让小朱失望,不出所料的受到了老朱的一顿责骂,虽说老朱今天心情不错没有打他,但小朱觉得回去免不得一顿混合双打。

之后大家就各自离去,小朱因为今天实在太累了,来到偏殿也是倒头就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