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赚翻!我在荒灾年致富了 > 第11章 路遇险情

第11章 路遇险情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赚翻!我在荒灾年致富了!

霍老伯笑容里有担心,“你俩上了大路记得要靠边走,遇见那不好惹的,千万别跟人家硬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无一事,早些回来,别叫我跟慧丫头担心。”

雨虽不下,但道路泥泞。

霍林习惯了,走的飞快。

沈清就差多了,深一脚浅一脚,好几次还差点滑倒。

霍林回头看见了,嘻嘻笑道:“姐姐可别摔倒了,前面就是县道,那儿的路好走些。”

县道虽也泥路,但平整过,据说是为了行军过粮草方便。

县道不仅行人多,马车也多。

跟现代差不多,有些无良车夫,把马车赶的飞快,车轱辘压在泥水里再甩飞,离近的人最先遭殃。

“怎么赶的车,都不看着点。”

“哎哟!溅我这一身泥!看着点啊!”

“怎么搞的啊!”

……

“清姐小心!”霍林身影一闪,挡在沈清边上,那马车甩出的泥,溅了他一身,脸上都是。

马车忽然慢下来,赶车的小子回头哈哈大笑,“一帮穷鬼,见着马车还不晓得躲远些,活该!”

霍林刚抹掉脸上的泥,听见他的嘲笑,气的小脸通红,“他……他怎么这样!”

霍林声音不大,却还是叫那小子听见了。

“哼!小爷就这样,你能耐我何?看见这上头绣的旗了吗?哦!小爷忘了,穷鬼没念过书,不识字,小爷就好心教你,这上面绣的是孙字,知道孙家吗……”

小厮喋喋不休说着孙家如何如何,忽然马车里传出一声喝斥。

“混账东西,跟几个贱民瞎吵什么,耽误了爷的好事,爷扒了你的皮!”孙子明恨不得踢这小子一脚。

小厮立马就怂了,赶紧给主子赔不是,又恨恨瞪了他们一眼,甩着鞭子跑了。

霍林忿忿不平,“什么呀!有马车就了不起,狗眼看人低,清姐,你怎么都不生气啊?”

“有什么可气的,咱现在连温饱都成问题,生气是给自己找罪过,等有一日姐发达了,找六个小厮赶车,见了他再暴揍一顿给你出气!”

孙子明的马车很快就进了青泉镇,停在一家茶楼门前。

王媒婆一早就候着了,打扮的像只花蝴蝶,见了孙子明,咧嘴一笑,殷虹的嘴唇,活像吃了死孩子,把孙子明狠狠恶心了一把。

“孙少爷,您可来了,快坐快坐。”王媒婆殷勤的给他倒茶。

孙子明甩开扇子,挡住扑面而来呛人的香粉,嫌恶道:“有话快说,本少爷还忙着呢!”

“自然有事,您还记得杏花村的沈慧吗?就是您前年在庙会见过的那个,长的可标致了。”

孙子明有些想不起来了,“是又怎样?本少爷见过的美人多了去。”

王媒婆搓着手,道:“那可不一样,沈家大丫头可是百里挑一的美人,我一直想给您寻摸个外室,前儿我跑了一趟杏花村,沈丫头她娘因跟人通奸上吊了,她又被杨家退了亲,名声全毁了,可惜了那副好模样,但是您这儿想要个外室,那她岂不是正好?”

孙子明总算想起自己托了王媒婆的事,做外室没名没份,也不能生下子嗣,所以好人家的姑娘是不肯做外室,除非窑楼里的姐儿,可那种卖身腌臜货,与其养在私宅,还不如在窑楼里玩的快活。

所以他一顺嘴就托了王媒婆,想不到这老妖婆记性这样好。

王媒婆能不记着吗?

媒人金十两呢!

孙子明摇着扇子,眯着一对三角眼,慢声道:“可说准了何时下聘?”

王媒婆面露难色,把前因后果讲了一遍,当然都是添油加醋的话。

孙子明啪的一拍桌子,眯着眼冷冷道:“好啊!做本少爷的外室还委屈她了不成,你再去杏花村,告诉沈有信,麻溜的把人给我弄来,否则本少爷要他好看!”

王媒婆喜滋滋,乐呵呵,忽又一脸为难,“不过我一个人去,他们肯定是不怕的……”

孙子明道:“让孙喜跟你去。”

这种小茶楼,孙子明待不惯,事情谈好便匆匆走了。

王媒婆恭恭敬敬的把人送出去,看不见影才转回来,进了隔壁屋子,那里坐着个年轻妇人,正是曹雪梅。

“夫人都听见了吧?孙少爷答应了,我明日一早便去。”王媒婆站在边上,低眉顺眼,竟是一副讨好谨慎的姿态。

曹雪梅品了口茶,又嫌弃的放下,“事情办好了,你女儿进宫的事,我一准办成,不过你这嘴可得紧着些,要知道那些从京城下来选宫女的太监管事们,都是一帮歪心的豺狼,你心里有数才好。”

王媒婆何等精明,立时便明白了她话里的意思,“您放心,这事除了我,不会再有别的人晓得。”

曹雪梅执帕抹嘴,“好生把你的事办好,一切都好说。”

王媒婆又目送这位离开,狠狠擦了把汗,都是难缠的主,可累死她了。

曹雪梅出了茶楼,便上了一顶小轿,有婢女丫鬟跟在轿旁。

“平儿,听说清丫头今儿来镇上了,你去找找,若是寻见了,问她要不要来姨母家用饭。”

“是,奴婢送了夫人回府,便寻去。”

“不用,你快去。”

“是。”

***

曹勇带着沈清卖了石斛,便开始紧张起来,“你俩快回家去吧,别在镇上瞎晃悠。”

要是叫地痞流氓小偷盯上,可就麻烦了。

沈清不肯,“急什么,我还得置办些东西,大表哥,你现在若没事,陪我们走一趟,我对这里不熟。”

她要置办的东西可不少。

白面大米杂粮,菜油猪油粗盐,锅具也得置办些。

霍林看着那口大锅犯了难,“咱买这么多,待会怎么弄回去?”

沈清还在挑碗碟,“叫一辆牛车呗,多简单的事儿。”最后选了黑陶,无论是碗还是碟,都能用来蒸菜,最重要的是便宜,摔坏了也不心疼。

她又打了一罐酱油,一罐醋。

布料也得扯,这是姐姐千叮万嘱的,针线也必不可少。

最后,就是菜籽。

曹勇给她指了家小店,在一个破落巷子尽头住着个半瞎老婆婆,她儿子是行脚货郎,一年到头都在外面跑货,所以弄到的蔬菜品种也极多。

沈清在这儿发现了几块红薯,正冒着绿嫩的芽儿,被丢在角落里。

老婆婆见她盯着那几块红薯瞧,便絮叨,“这是去年冬我儿带回来的,一直搁在窗台上,天一暖,便生了芽,家里的鸡也不吃,只能扔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