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侯府抄家了,嫡女怎么办 > 第13章 只身若浮萍

第13章 只身若浮萍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侯府抄家了,嫡女怎么办!

鱼跃坊出来,雨棠有些意兴阑珊,小玲却是小孩心境,到处逛的起劲。

小玲远远见了有个叫吟月楼的门前热闹非凡,便拉着雨棠要过去。

走近一瞧,人群里围着几个衣着华丽妆容俗气的中年女子围着几个乱糟糟的少女。那几个少女手上被用绳子绑着,蓬头垢面地坐在地上哭泣。那几个中年女子用手拨开她们的乱发,挨个查看她们的容貌甚至牙齿。

围观的泼皮露出谐谑的笑容,轻浮道:“这些个女的别看现在脏兮兮,回去用肥皂洗洗说不定白白嫩嫩。”

另一名泼皮回道:“她们可是大户人家的女眷,吃的好用的好,若论长相,村里头那些婆娘给她们提鞋都不配。”

刚刚那名泼皮得意一笑道:“还什么大户人家,现在不也贱似脚下泥,你要买回去任你摆布,若你买了回去,也可感受一下大老爷的日子如何。”

“哼,人牙子从官家那边买来就不便宜,再拿来卖少说也要七八十两。要有这钱,镇上那几个员外的女儿都能娶个两三回了,还要这些个贱籍女子?又不可作妻子,他们那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又能做什么事?那档子事说不定束手束脚还放不开,无趣的很。”

那两名泼皮的话越说越不堪入耳。

这话落在雨棠耳朵里,那是无尽的悲哀。她抬头望了望愈发微弱的阳光,眼泪迅速地湿了眼眶。兔死狐悲,若她未得赦免,如今也不过如此下场。

回来路上,雨棠心事重重,小玲终于看了出来,一句话也不敢说。

雨棠不愿回夏府去,便假意豁然说今日小玲替自己寻了好营生,必要请她吃顿好的,小玲也不敢推却。

马车路过了京城老饕王辅臣开的毓庆楼。

雨棠回忆起自己少时,每逢上元节,逛街逛累了,便一定要来这搓一顿,在这里,随意一顿就要一两银子。既已有营生,倒也不必担心银子。雨棠带着小玲爽快地下了马车。

谁知小二刚开始上菜,她们便遇上夏家的王婆子来采买。

王婆子看到雨棠和小玲在外面喝酒吃肉,免不了酸不溜秋。她径直过来招呼小玲道:“小玲,快过年了,家里事情多,你除了照顾好苏姑娘,也要帮忙做些别的工作,今日我出来采买,一会儿还得去结彩坊给少爷和小少爷扯新衣的布料,我一人拿不走,你来帮衬帮衬。”

小玲是夏家的家生子,雨棠不敢得罪人,就让小玲去了。

她们原本定的是二楼窗边的好位置,视角不错,楼下熙熙攘攘的人群还有稍远处的碧湖都尽收眼底。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望着眼前的场景,雨棠不禁想起那首诗,少时来毓庆楼的时光仿佛又在眼前一一重现,那时的她无忧无虑,总是要把毓庆楼的名菜全都点一遍,每次陈妈都会阻拦着,怕她过度铺张。

雨棠的视线越过碧湖,再穿过十字街,飘到了曾经的定远侯府。

因着距离较远,苏府隐在整个十字街的街景里,只有巍峨的大门还能看清,那大门紧闭着,牌匾早被人摘下,雨棠只感觉门后曾经的热闹喧嚣变成了一团死气,凝在那座大宅里,也凝在她少时的回忆里。

过了一刻钟,雨棠竟见到洵异同一名锦衣男子也进了毓庆楼,在她后桌坐下来。见他们过来,雨棠便拢了拢头发,避免被发现。

洵异与雨棠并非初见,她这样坐着,迟早要穿帮。

雨棠起身欲离开,又可惜这一桌菜几乎未动,还是不要浪费为妙,便向小二要了食盒便开始打包。谁知打包时,一只苹果打滑,竟咕噜咕噜滚了下去,跑到洵异的脚边上去了。

雨棠正犹豫如何去捡,洵异捡起苹果,略高声地向我道:“姑娘,你的苹果掉了。”

雨棠不敢转头, 他们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了一两个月了,洵异又怎会认不出,还是走为妙。

洵异特意转过身来把苹果递与我道:“姑娘,你的苹果掉了。”

雨棠微微转过脸,快速地拿过苹果就想回去。还粗着嗓子说了声谢谢。

不料夏洵异一眼认出来她,有些不快地问道:“你怎么一人在这?”

雨棠有些尴尬,转念一想,不过出门吃饭,并不算什么,便有些理直气壮地道:“今日与小玲出来毓庆楼吃顿好的,谁知中途她被王婆子叫了去,便只剩了我。”

锦衣男子见同伴同雨棠说了许久,深深地看了雨棠一眼,和洵异说道:“你们两认识?这位姑娘一人独酌无聊的很,不如请来我们一桌喝酒谈心,岂不畅快。”

雨棠本想拒绝,没想到洵异倒是答应地快:“这是我家表妹,最近借住在我家,小公爷邀请,那就恭敬不如从命,来我们一桌吃酒罢。”

罢了罢了,雨棠想,反正回去也无聊,自己既是个女客人,回去夏府帮忙倩娘打理府中也不合礼数;闭门不出吧,阖府上下为了过年忙的人仰马翻的,自己这样仿佛不知礼数,倒不如在外面多待一会儿。

如此想着,雨棠便叫小厮添了副新碗筷,往他们桌边坐了下来。洵异向雨棠低声说道:“这天色将晚,你一人回去恐不安全,倒不如等我一等。”

“向公子见礼。”雨棠只坐下来和边上的锦衣男子点了个头。洵异一脸淡然,待雨棠坐下后,让小二上了一副新碗筷,便自然地给我布菜起来。

锦衣男子笑着回了个礼, 道:“鄙人李琛,和夏大人同在军机处,我是他的部下。”

洵异微笑否认道:“岂敢岂敢。先皇是小公爷的嫡亲娘舅,小公爷的父亲是毅国公,母亲就是大名鼎鼎的雅礼公主。”

雅礼公主尚在闺中时,最出名的事迹就是女扮男装出使匈奴,最后成功促成双方和谈,突厥每年答应给大新国上供万两白银。两国之间换得了二十余年的太平日子。如果不是新皇登基,根基不稳,突厥王估计也不敢贸然打破两国间这微妙的平衡。

可是雨棠知道,雅礼公主还有个上不了台面的传闻,就是养粉头。据说雅礼公主生性放荡,毅国公也风流,于是他夫妻二人干脆各自精彩,互不干涉,倒是和谐的很。

雨棠边喝酒边偷偷打量了一番李琛。我早听过皇帝家有这么一门亲戚,而雨棠一个好闺蜜歆瑶的爹爹好像很想要结这门亲事,反复和她渲染李琛是个多好的儿郎,家世不俗,人又帅气,搞得歆瑶没见过李琛的面就对他颇有好感,说起他来,歆瑶总是忍不住脸红。

面前的李琛却不是那么回事。他约摸二十岁左右,看起来比夏洵异年轻,人长得圆乎乎的,圆乎乎的脸庞,眼睛,鼻子也都圆乎乎的,脸上还有点坑坑洼洼,与他相比,洵异真是当代宋玉。歆瑶的爹爹定是看上李家的家世了,也难怪洵异当年考上状元,有那么多勋贵的女儿要抢着和他定亲。

之后他们便闲话了一些譬如哪里的糕点好吃,哪家茶楼的茶叶不错之类的话题,倒也不知不觉夜已深沉。

李琛伸了伸懒腰,笑道:“你们也该回去了,免得家里有人挂念。”

雨棠感觉他意有所指又不甚明白,还来不及反应,洵异就走过去推了推他低声说了什么,李琛一脸了然的样子笑着拍拍他道:“你小子就是有女人缘啊。上回那个成…”

洵异立刻捂住了他的嘴,且转身朝向雨棠道:“今日长海去接我父母了,就你我二人,我们走吧。”

雨棠福了福身子向李琛表示告别。他与洵异闹的满脸通红,朝她点了点头,便放我们离开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