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穿越者哪有不疯的 > 第41章 委屈的新人

第41章 委屈的新人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越者哪有不疯的!

时间:1973年1月2日

地点:前进村

元旦还未至,村里又有一起喜事。

只是我不确定对两位当事人来说,是不是喜事,起码其中一位当事人好像没那么开心。

七二年的最后一天,天刚蒙蒙亮,知青院儿的大门被敲得砰砰作响,大伙儿困得不行,我还是最先爬起来去开门的。

打开门就见到村长这个小老头一脸怒气地站在门口,后头跟着村长老婆还有一个女孩儿。

那女孩儿穿着一件粉色碎花衣,深蓝色长裤,身材很不错,两条粗粗的麻花辫,圆脸尖眼,现在却是一副抽抽搭搭,要哭不哭的模样。

这女孩儿应该是村长的两个女儿之一,具体大女儿小女儿我实在分不清楚。

村长铁青着一张脸,是我没见过的样子,他几乎是咬着牙在问,

“姜卫国呢!”

没等我回话呢,姜卫国披着大衣匆匆赶来,脸上带着惊讶,一副不解模样,仿佛真的完全不知道现在的情况是咋回事儿。

村长看见姜卫国的一瞬间顺手就在院里抄起一根扁担要冲上去,嘴里还喊着,

“畜生,你干的好事!”

一行知青赶紧上去拦,结果后头那女孩儿一句,“我怀孕了!”说完扭头扑到村长老婆怀里开始哭。

场面顿时安静下来,要拦人的知青这会儿也惊讶至极,顿在原地。

情况很清楚,场面一时有点尴尬。

姜卫国张着嘴愣在那儿傻了眼,但好歹比其他年纪小的知青反应快些,在村长扁担要落下的那一刻,姜卫国当机立断,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这就是认了。

村长这一扁担还是没能打下去,看来他也只是找姜卫国负责而已。

村长一家被请进了门,本来睡得迷迷瞪瞪的知青们全都清醒过来。

男知青中,我把村长一家往屋里请,李兴国在村长一家进门后赶紧插上了知青院儿的大门,插门时还鬼鬼祟祟往门外看看确定没人看见。

刘胜利急得在院儿里原地转了两个圈儿。

女知青中,于凤娇赶紧搬凳子,胡丽丽擦桌子,王红霞去倒热水时,甚至还在村长闺女的碗里放了一把金贵的冰糖。(估计那碗水齁甜)

黄晓霞最过分,她甚至直接跑到厨房去开始煮鸡蛋,咱也不知道她这是个什么章程。

不过村长的小女儿李爱兰真的吃上了鸡蛋,一副津津有味的模样。

我们进行了一场和谐的谈话,结果村长应该是满意的,离开时脸色好了不少。

两人尽快结婚,姜卫国出钱在村里盖房子,要三间的大瓦房,家具齐全,自行车手表缝纫机都得买新的。

虽然在村里算高要求了,但是留在新婚夫妻家用,另外姜卫国再出50块钱的彩礼,村长陪嫁棉被新衣服这些东西。

而且婚得先结,怕回头肚子大了不好看。当天扯证,第二天元旦,第三天办酒席,事急从权。

姜卫国钱不够,村长走了没多久,姜卫国就借了我的自行车去县里打紧急电话联系家里了。

下午姜卫国回来时说是家里答应给三百,他自己这两年也攒了两百不到,算是能好好结个婚了。

姜卫国一回来,就去找村长开证明,然后又跑到乡里办事处办结婚证。

村里村民们反而是最后知道的,不过怀孕的事情自然没有宣扬出去,所以村民们都只是惊讶两人突然结婚罢了,毕竟村长的大女儿还没结婚呢!

村长有两个女儿,两个儿子,都没结婚。大女儿李爱萍22岁,二女儿李爱兰21岁,大儿子李志成19岁,小儿子李志东17岁。

大女儿李爱萍定了亲,年后要结婚的。

村长只能说是二人已经谈了一段时间,早就定好日子了。年前结婚是为了不影响大女儿的婚事。

因为有说法是,兄弟姐妹不要同一年结婚。

这个说法让不少村民相信并理解了。

村长老婆则是致力于把小女婿答应的三间大瓦房,家具、各种彩礼宣扬的满村皆知,不知是为了面子还是别的。

我在想,她就不怕大女婿家没面子吗?大女儿马上可要结婚了。

傍晚姜卫国再回知青点儿就是收拾自己的东西了,村长家腾了一间屋子让小两口先住着,毕竟已经扯证了,等新房子盖好再搬。

收拾东西时姜卫国状态明显不好,在外不敢表露,面对我们倒是表现得各种不情愿。

谁让你管不住下半身呢,不想吃枪子这婚你还非结不可了。

晚上,知青院儿里,我、李兴国、刘胜利、于凤娇、王红霞、胡丽丽、黄晓霞七人坐在餐桌前面面相觑,硬是半天没人动筷子。

李兴国试图暖场,“呃,这个 ,咱们,呃,吃。”暖场失败。

黄晓霞拿着筷子愣了半天,终于扯出一句,“呃,后天还吃席呢,呵呵。”然后笑不出来了。

毕竟这会儿婚前试爱行为还是让人很受冲击的。

元旦,七二年正式结束。

第二天一早,我们几个磨磨唧唧吃早饭呢。有个村民冲进知青院儿报信,“不得了了,打起来了!打起来了”

“谁跟谁打啦?”黄晓霞一下站起来了,看来十分热衷吃瓜。

“姜卫国!姜卫国跟李爱兰打,跟村长打了!”

嚯!

没想到的组合!

几个知青干脆饭也不吃了,全都着急忙慌想过去看戏,不对,吃瓜?

呃,拉架!

嗯,这个词更准确。

其实我想接着吃,但是瓜也好吃,于是我揣了个红薯放在兜里出门,其他人见状也都急着回头揣了个红薯。

等我们赶到村长家,里三层外三层的吃瓜群众已经把村长家团团围住,姜卫国的叫骂声透过人群传来,

“你这个死骗子,你们全家都是死骗子!骗婚!骗婚!”

村长李从仁中气十足地回骂,“呸,放屁!”

一个尖锐的女声传了过来,“啊!姜卫国,你这个混蛋!啊!我不活了!”

大伙儿上去拉架的拉架,拦人的拦人,乱成一团。

等到事情结束,村长家打发走一大部分人后,姜卫国崭新的棉衣已经被扯破跑出了白花花的棉花,脸上也被挠了一道血痕,眼角淤青,头发更是被拽的乱七八糟。

毕竟村长家人多势众嘛!

然后本来瞒着的事情,全村都知道了!

李爱兰月假推迟了半个月没来,又想起上个月偷吃禁果,于是开始着急,村长老婆才知道她跟姜卫国搞到一起了。

好在村长对姜卫国印象还算可以,于是村长带着李爱兰上门逼婚,姜卫国没辙,只能认了。

然而刚领完证,第二天早上李爱兰的月假就来了……

李爱兰也很委屈,村长更是认为,都有肌肤之亲了,无论如何你都该娶我女儿。

这个乌龙导致姜卫国认为自己被骗婚,几人直接打了起来。

要我说,估计姜卫国自认高人一等,只打算占点便宜,根本没有想娶村里媳妇的打算,可惜村长也不是好惹的,你想白占便宜,想屁哦!

我们知青没多留,大伙儿走了没多久我们就也跟着走了,这怎么说都是家务事,我们这帮外人还是一群孩子是管不了了。

回程走到半道儿,黄晓霞问,“那明天还能吃上席吗咱?”

刘胜利翻了个白眼,“还吃席!同志,这天大的事儿都发生了,你就想着席啊?”

“应该能吧,毕竟结婚证都领了,不办咋整?”李兴国有些迟疑地开口道。

他考虑的比较现实,毕竟这年头可不兴离婚,要不姜卫国也不能那么生气。

可这年头也不兴婚前那啥啊!

“反正都……早晚都得结的,孩子又不是不会有,他生什么气啊?”毕竟还是个孩子,黄晓霞有些不解。

这回没人接话。

看来大家都还算有点脑子。

一月二号,村长家的席准时开始了。

虽然席上新娘新郎的脸色都一般,新郎脸上还带着抓痕,眼角嘴角更是带着淤青,但是大伙儿的目的都在于搂席,压根儿就不在乎新郎新娘的脸色,直接无视。

这年头吃顿好的多不容易啊!管你情不情愿!

一群人搂席搂的欢快,村长也不小气,硬菜不少上,于是饭堵住了一群人的嘴。

然后我们知青就知道了,三间大瓦房缩成一间,自行车,手表,缝纫机都不买了,家具买最便宜的,彩礼也缩水成20块钱。

就这姜卫国还一副不满意的模样,不肯盖瓦房,还觉得回头总有一天自己会回城呢,不想浪费钱,只肯盖泥砖房。

村长没辙了,也只能答应。

村长老婆之前有多么吹嘘小女婿,现在就有多丢脸。

席上村长还能硬着头皮陪笑,村长老婆的脸色那就是笑不像笑,哭不像哭的。

吃完席我们七个知青又一起往回走,既然吃席,都送了点礼的,我整了条毛巾,这个一块儿香皂,那个一个盆儿,总之就是一些家用。

不过傍晚的时候听说他们又吵起来了,不大点村子根本瞒不住啥,那头吵,我这头就知道了。

据说是姜卫国不肯给酒席钱,认为村长铺张浪费。

打没打就不知道了。

你说这七三年真是哈,开头就开始乱。不过王红霞听说了倒是担忧的说了句,

“往后他们日子可咋过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