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小镇春色 > 第33章 首次见面

第33章 首次见面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小镇春色!

方东晓和吴茂树来到村室,吴茂树开了院门,两人推着摩托进了院内。

三家寨村室是个单独院子,在三家寨中间,紧靠柳河大堤,在柳河大桥西面。两层小楼面朝南,楼下东面一间是书记办公室,剩余的是大会议室。还有三间东屋是平房,北面一间是值班人员住的,有床铺桌椅,还有电视。两间西屋也是平房,一间是厨房一间是洗漱室。

方东晓望着村室的设置,笑着说:“这儿环境不错,挺安静的。”他把摩托支好,站在院内打量着。一个人住在这儿,闲了看看书想想心事,多美!也许近段时间,这儿就是自己的家了。

吴茂树说:“现在没班子了,这儿清静了,有班子的时候,一天到晚这儿乱哄哄的。我是怕在这个地方,向这来反映问题的都是难惹的茬。”

方东晓说:“你去广播室通知党员组长到这儿碰碰头,我们见见面。通知过后,你再去买两盒烟,第一次见面吗,得给大家个好印象。烟钱我出。”

吴茂树开了会议室里门,去楼上广播室。村班子集体免职后,这儿的所有钥匙都是吴茂树保管。他在喇叭通知之后,又骑着摩托去买烟。

方东晓也没闲着,他一个人在打扫会议室里卫生。吴茂树回来时,他还在忙着。两人忙完之后,便去洗漱,然后坐在主席台上聊天。

吴茂树抽着烟说:“方书记,别看你年轻,在处理基层工作上,你出乎我的意料。”

方东晓笑着说:“我也是在农村长大的,自小就跟着父亲见过形形色色的社会上的人,多少也了解一些他们的情况。人的本性都是好的,关键是看你怎样与他们相处?”

吴茂树点着头说:“方书记,今天桥头一事,你还真令我刮目相看。”

方东晓说:“你夸奖了,往后咱俩在这还真得出把力。”他心里清楚,在农村是面对面的工作,光凭发号施令很难解决实际问题。

吴茂树点了一下头,说:“我一定与你配合好。方书记,前几届班子成员大部分都是党员,他们基本上都没出去打工。只要有兴趣,他们今天肯定会过来的。”

党员组长开始陆续向会议室走来。他们进来向主席台上望一眼,很随便地找个地方坐下。吴茂树与他们打着招呼,不停地向方东晓介绍着来人,会抽烟的,他还让去让烟。

见人来个差不多了,吴茂树低声地说:“不来的,可能都是没在家,可以开会了。”

方东晓看了一下手表,点了下头,说:“那咱们就与大家唠唠。”他看了大家一眼,笑了笑。他发现在坐的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都是四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四十岁以下的不占百分之二十。

吴茂树用手敲了敲桌子,大声地说:“大家静一静了,在没开会之前,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新调来的方东晓同志,他原来是咱市委纪委书记的专职秘书,许书记进京学习了,他利用这段时间来到了咱镇。大家周所公知,我们村是出了名的乱村,引起了上面的高度重视,所以就派方领导过来了。方领导现任双河镇西管区总支书记,兼三家寨行政村支部书记。大家欢迎。”他带头鼓掌。

下面稀稀拉拉地拍了几下,很显然不是太热情。

方东晓站起来,伸出双手向下压了压,笑着说:“谢谢大家的掌声也谢谢大家来到这儿与我见个面,不好意思,耽误大家干活了。”他坐了下来,推了推面前的烟盒,又说:“我今天来与大家见面,就是随便与大家聊聊,聊什么都行,你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但是得是你们的心里话。当然了,我是这儿的一把手,我就得在这儿多给大家交朋友,让你们协助我把全村里各项工作搞上去,关键是想让大家过上好的生活。好生活不是我想出来的,是大家努力干出来的。大家随便谈谈吧,你们怎么想的就怎么说。”他掏出一支烟在鼻下闻着。

下面的人交头接耳一阵子,没有人发表自己的看法。

方东晓望着大家,揣测着他们的心理。他们是不是想给自己来个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让自己唱独角戏?他说:“在我没来以前,我对咱村作了个基本了解,咱村有很多能人,也是方圆几十里少有的名村,我一直在想,咱们村有这么多的能人,为什么会是眼前这个样子呢?我有点不解,你们能回答我这个问题吗?”他想调起人们的说话欲望,可大家像暗中打成协议似的,仍是没有人言语,有的人只是看着他,也有的人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像是他不存在一样。他没想到首次见面会是这个样子?是不是吴茂树介绍了自己的“背景”,他们都抱着少言为佳的态度,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他看了吴茂树一眼。

吴茂树硬着头皮说:“如果你们不发言,我就提名让人发言。方书记想了解大家的想法,你们闭口不言,方书记咋与大家交朋友?我是深有感悟,咱村里人上人不少,啥样的场面没见过?今天是咋了?不是因为方书记是研究生或者是高干秘书的缘故吧?”

方东晓笑着说:“无论是研究生也好高干秘书也罢,那都是过去的事情,关键是我现在是咱三家寨的支部书记,我当前的任务就是解决三家寨存在的问题,给大家指出一条走向小康的道路,希望大家能理解我。还有一条,我也是农村人,我的家就在双河镇,父母都是农民。”

还是没有人言语。巿委纪委书记的专职秘书,这还是很有震慑力的,尤其是在偏远的乡下。

吴茂树指着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说:“老书记,您说几句吧?”

他叫张建山,在该村曾任多年的支部书记,名声高,威望大,政治手腕高超,十多年前得了一次“大病”,他主动退了。从此,村书记最长的时间没有干过五年的,每一任新书记就职前都得先去拜访他。吴茂树知道,虽然他早不在其位了,可他的根基在三家寨还是牢不可破。

张建山沉稳地说:“我年纪大了,就不站起来了,既然吴主任点名让我说几句,那我随口说几句,也算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