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清不到三百年 > 第36章 极限反转

第36章 极限反转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清不到三百年!

都说崇祯好忽悠,看来并不好忽悠!

这是吴襄的真实想法!

之前我们已经说过了,这个时候的背景已经是李自成在进攻明朝了,而崇祯因为吴三桂所以才把吴襄带到了北京当人质。

吴襄可能认为,自己无论说什么,崇祯都不会把自己怎么样的,就说话随意了一些,可是没有想到崇祯是一个比较认真的人,你说能抓到李自成,我不关心你怎么抓,我就问问你有多少人。

听到这话的吴襄马上跪了下来向崇祯请罪,说了这么一番话

“臣罪万死!臣兵按册八万,核其实,三万余人,非几粮不足以养一兵。此各边通弊,不自关门始也。”

这话想要表达的意思主要有三层!

第一:“对不起我该死,刚才是我吹牛了。”

第二:“朝廷报八万人,其实我只有三万,传说中的吃空饷。”

第三:“您也别罚我,大家都这么干”

其实关于吃空饷这件事情,崇祯也知道但是辽东什么情况他也知道,一般人反正不愿意在那边呆着,吃空饷就吃吧,只要不是太过分都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接下来,大忽悠吴襄开始了自己这辈子最牛的忽悠大法,把崇祯都忽悠的无语了。

崇祯是一个关心军队人数的人,既然你说有三万,那就问问这三万人的情况吧。

崇祯:这三万人都能打仗吧?

吴襄:能打的只有三千人!

我相信,崇祯听到这话的时候,如果不是现在需要吴三桂,绝对能把吴襄打一顿,合着向朝廷报八万,能打仗的却只有三千人,你们是真会玩。

崇祯冷冷的问吴襄,你这三千人,怎么挡住李自成的百万大军?

吴襄接下来的话,彻底让崇祯惊呆了!

吴襄告诉崇祯,这三千人可不是我手底下的兵,而是我的兄弟是我的儿子,这些人和我同吃同住,我对他们这么好,所以他们愿意给我拼命。

说着说着,吴襄在不知不觉之中从军队人数说到了军饷上面,最后告诉崇祯,想要我出去打仗,解决李自成,也不是没有办法,你得把军饷给我解决了,军饷要的不多,给我一百万白银就行。

在这里给大家说一个崇祯末年的白银概念,崇祯末年每年明朝的税收,保持在五百万白银,很多地方在打仗,税压根收不上来,吴襄一开口就要了明朝五分之一的税收,简直就是狮子大开口。

每次看到这个故事,我都深深地崇拜吴襄同志,脑瓜子简直是太聪明了。

第一步就是请君入瓮,崇祯和他聊关外,他就开始吹牛。

第二步看到崇祯中计之后,继续开始吹,最后来个极限反转。

总结就是,不是我不行,而是我的条件你办不到。

看到吴襄这个态度,崇祯只好再去找大臣们商量,崇祯想让吴三桂等人全部撤回来保护北京,而内阁首辅魏德澡和内阁成员陈演等人一口咬定寸土不放弃,就害怕谁同意之后,李自成一退兵,崇祯再来个寻找背锅的人。

就这么着,又拖了一个月,直接将李自成拖了过来!

崇祯十七年三月初,大顺农民军来到了宣府,明朝一片惊慌,过了宣府,就是北京了。

这个时候的北京人心惶惶,更是有传言说吴三桂已经投降了满清,崇祯是不信的,可是洪承畴的例子就摆在眼前,崇祯只好把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叫了过来。

吴襄当场表示,吴三桂绝对不会投降!

崇祯十七年三月初四,崇祯封吴三桂为平西伯,让吴三桂带着人火速进京支援,当然了崇祯命令过来救援的不止吴三桂一个人,还有左良玉等人。

左良玉这个人后期还会出场,这里就不再过多介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