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清不到三百年 > 第40章 吵翻了天

第40章 吵翻了天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清不到三百年!

在多尔衮的带领下,清军顺利入关!

其实,多尔衮在清朝的历史上非常重要,如果没有多尔衮,清军能不能顺利入关还是个未知数,而多尔衮的政治水平不如皇太极确实是真的。

要不然以后也不会有扬州十日和嘉定三屠这些惨案,而激发了汉人极为强烈的反抗之心,一直折腾到了乾隆时期还有什么天地会,白莲教之类的帮会。

李自成是顺治元年六月份撤退到了老家陕西的,而早在一个月之前,也就是顺治元年的五月份明朝公司的分公司就在南京挂牌成立了,董事长和法人都是朱由崧!

李自成之前我们简单介绍过,现在来介绍一下朱由崧同志!

根据史料记载,朱由崧同志出生于明朝万历三十五年,出生地为明朝的首都北京,父亲为大名鼎鼎的福王朱常洵,这里给没有读过明史或者说没有看过相关电视剧的简单做个科普,为什么说福王朱常洵大名鼎鼎。

万历年有三大案,其中的妖书案和挺击案都和这位王爷有关系,甚至于说这位福王还差点接了万历皇帝的班当了明朝的皇帝。

崇祯十四年的时候,李自成攻陷了洛阳(福王的就藩之地),福王朱常洵没有跑出来,当时已经是朱常洵世子的朱由崧却成功跑了出来。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入了北京,朱由崧也知道了崇祯已经殉国的事情,当时的明朝虽然北方战火不断,但是南方依旧还是在明朝的控制之下。

大家不知道的是,明朝其实是有三个首都的,分别是北京和南京还有一个凤阳(朱元璋老家),北方打的火热,连皇帝都上吊了,南方却依旧在明朝的实际控制之下。

由于南京有一整套北京有的东西,包括各级官员,这些人在知道崇祯已经去世的消息之后,就凑到了一起开始商量了起来!

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谁来当明朝南京分公司的领导人(这个人选必须是朱元璋的子孙。),这个是唯一的要求,其次就是血缘问题。

明朝历史上,小宗继承大宗的位置只有两次,第一次是燕王朱棣造反,皇位一脉就从朱棣取代了朱标一脉。

而第二次则是嘉靖帝取代了明武宗朱厚照,这两个人的爷爷都是朱见深,父亲却不一样,朱厚照的父亲是明孝宗,而嘉靖的父亲却是一个王爷。

所以,这么一来,由此还引发了明朝的大礼仪事件!

由此可见,血缘关系是非常重要的,谁的血缘和崇祯越近,谁当这个明朝南京分公司的领导概率就越大。

从血缘关系上来看的话,明光宗朱常洛(福王朱常洵的亲哥哥)一共有两个儿子,一个是明熹宗朱由校,还有一个就是崇祯,血缘关系来说,崇祯的儿子应该是最合适的,这无论是从礼法还是伦理上都是最完美的继承人。

不过,很可惜的是,崇祯的儿子据说被敌人给绑了,现在肯定回不来。

既然崇祯的儿子回不来,那就继续找和崇祯的血缘最近的皇室成员,既然大家都是一脉传承,那就往上看看,崇祯的儿子全部下落不明,找不到,崇祯上面那位朱由校(明熹宗),不仅没有儿子,弟弟也死了!

朱由校只有一个亲弟弟,那就是崇祯,但凡朱由校有个儿子,也轮不到崇祯当这个皇帝。

既然这哥俩都没有继承人了,那就只好再往上面翻翻了,翻到崇祯和朱由校的爹,明光宗朱常洛的时候,发现了这哥们还有兄弟在。

瞬间,有些当年的老干部们回忆起来了福王朱常洵是多么受到万历的宠爱,大家一拍板,既然这样的话,就让朱常洵来当这个领导吧!

突然,大家又想起来了一件事情。

原来,朱常洵已经被李自成干掉了!

场面瞬间安静了下来!

可是偏偏有人就不信这个邪,福王朱常洵是不在了,可是他的儿子朱由崧就在南京附近的淮安,立朱由崧不是也挺好的。

有人说,明朝灭亡之一的原因就在于党争,对于这个说法,我是比较赞成的,党争已经严重到讨论一个皇帝都能有人出来提反对意见,而这个提反对意见的人,那也是大有来头。

这个人叫钱谦益,是东林党人!

关于这个人的名字,我估计你现在到大街上随便拉个人来问,一般人都不知道这哥们是干什么的,可是偏偏这个钱谦益有个女人叫柳如是!

这一下,大家是不是就有了画面感了。

先不说钱谦益怎么样,反正当时的钱谦益在东林党的地位绝对是领袖位置,钱谦益则表示福王朱常洵既然已经死了,立他的儿子干嘛,辈分这么小,听说这孩子还不是一个贤德的人。

别人看到钱谦益说话了,就问他,按照你的意思,应该立谁?

钱谦益相当淡定的表示,当然是立明神宗的侄子潞王朱常淓了,这个就是立贤,说完这话的钱谦益还当场表示,潞王朱常淓就是一个贤德之人,而在钱谦益身后给钱谦益当帮手的人则力挺钱谦益。

这个人非常有名,因为他的名字估计很多人都听过,叫史可法!

而史可法的真实身份,也是东林党,他的老师是东林党的战斗英雄,叫左光斗。

史可法不仅力挺钱谦益,还说福王朱常洵

“在藩不忠不孝,恐难主天下”。

那么,我们抛开钱谦益以后的事情来说一说,这个朱常淓就真的如同钱谦益说得一样贤德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史书记载,朱常淓这个人的喜好是古董书画还有音乐之类的,没事干的时候就自己制琴,最终造了三千多张,制作的琴称人为“潞琴”。

不仅如此,这兄弟兼通佛典,给自己起了一个雅号,叫潞佛子!

每次看到这哥们,我都会想起来一个人,这个人曾经写过非常经典的词词,比如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再比如

“江山看不尽,唯有镜中人!”

没错,这个人就是南唐后主李煜,也是很会玩,也是不懂治理国家,最后据说是被宋朝皇帝给毒死了。

而这位潞王朱常淓的结局和李煜差不多,顺治二年投降了清朝,顺治三年就被干掉了……

而此时的明朝大臣们,却依旧还在为了谁当这个皇帝在争论不休,其中的史可法非常活跃,越说越来劲,最后甚至说出了福王不可立为皇帝的七大理由来。

其实,这件事情说到底,这群明朝的大臣压根就不在乎谁来当这个皇帝,从明朝的历史上来看,即便这个皇帝是一个废物,什么都不干,只要内阁还有人在干活,这个国家就没事。

而这些人之所以一直在争吵,最大的原因无非就是,谁支持的人当了皇帝,这些支持的人就有了所谓的拥立之功,前途必定不可限量。

这个类似的故事金庸先生曾经在鹿鼎记里面写过,那就是唐王和桂王之争,这个事情我们以后还会提到,说到底,争来争去,都是权力的问题。

而正在淮安的朱由崧知道自己有可能当皇帝,那小心思就活泛了起来,既然正常途径我当不了,那我就来点你们都不服气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