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抢劫白银数百万,不如灭国一大片 > 第52章 南下拓展地盘

第52章 南下拓展地盘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抢劫白银数百万,不如灭国一大片!

十一月的中旬,由王信瑞亲自押送的宝南号,满载着宝岛百姓的殷切期望,驶出了宝南湾。

与此同时,陈兴显则带着陈阿三一起,驾驶着青龙号和立春号还有雨水号,一起随行护卫。

这家里剩下的春分号和黑珍珠号,就暂时交给了孙和韵。

黑珍珠号这船有点太扎眼了,虽说是商船吧,但比起很多战舰都要大了许多。

再加上一群国人驾驶着外国的商船,在海上遇到那些弗朗机人,又是一个说不清。

于是陈兴显索性将他当成了战舰来临时使用,用来守卫宝南湾的入海口,而春分号则一直在外海附近巡查。

这海上和陆上都已安排好了守卫之后,陈兴显这才放心的出发了。

非是陈兴显喜欢出海,奈何是有更重要的事,需要他亲自去办。

要陈兴显亲自出马的事,能是什么呢,那肯定是能赚钱的买卖了。

陈兴显的此行目的有三,其一就是护卫着宝南号的交易。

其二是顺着宝岛一直向南,前往吕宋去探查沿途岛屿,绘制海图,当然了那个刻满了字的石碑,青龙号也没少带。

其三就是看看能不能和大弗朗机人接上头,探索一下这海外的贸易路线。

船队前往濠镜澳的路程很快,只用了五日就抵达了。

这日的夜间,宝南号缓缓的靠在了濠镜澳的海边。

这种见不得人的生意,自然是不能在大白天,明目张胆的干了。

林弘伯笑嘻嘻的迎上了王信瑞,“王大人果然守时,说一月就是一月,一日都不差”。

“这临出门时,大人都交代好了,这咱们头一次做生意,守时是关键嘛”。

二人寒暄的时候,濠镜澳外海的那三艘战船上,也纷纷点起了灯笼。

林弘伯心头一震,赶忙问道:“这是?”

“哦,我给船上的兄弟们呢报个平安,这是他们的回信,此处海盗不少,因此陈大人派了十来艘的战舰来护卫我”。

“十来艘”,林弘伯的脸上,勉强的挤出了一丝笑容。

谁知道你们这是不是准备交易完成,再直接一锅端的啊。

王信瑞看出了他的担心,上前搂住他的肩膀道。

“放心吧,我的林老弟,我们家陈大人最讲信用,你若不信,喏,这钱我先给你”。

说完王信瑞拿出了一袋的银子,递给了林弘伯。

这明明是来卖盐的,怎么反而要给对方钱呢。

原来是上次陈兴显和林弘仲交谈的时候,就约定好了这返程的货物。

陈兴显卖一船食盐给林弘仲,林弘仲则卖了一船的货物给陈兴显。

这些货物都是宝岛上需要的,例如桑树、蚕种、各种铁器、还有生猪、茶叶、瓷器等等。

这里面合着哪一样货物都比食盐要贵,所以自然是王信瑞得付钱给对方了。

“我上次和你说的那制作瓷器的几户人家,你给我寻到了吗?”

“寻到了,这不就在不远处,这是他们订的契约”,说完林弘伯把契约递给了王信瑞。

王信瑞满意的点了点头,随手从怀中又摸出了一个大腚的银子。

趁人不备塞进了林弘伯的手中,林弘伯一惊之下,准备推辞。

然尔王信瑞直接用手一碰他的衣袖,“诶,快收起来,被人看到不好”。

“以后只要我们之间的合作愉快,每船货我都给你分成,这是咱兄弟俩私底下的,你家哥哥绝对不会知晓”。

林弘伯嘿嘿一笑,“那以后你们每走一船货,我也给你分成,也是私闷闷的,你家大人也绝对不会知晓”。

于是两个情投意合的人,此刻站在海边爽朗的笑了起来。

赶在天亮之前,宝南号上的货物就装载完成了,带着那几户烧制瓷器的人家一起起航了。

食盐、白糖、樟木,这三样是准备和沿海省份做的生意。

茶叶、丝绸、瓷器,这三样是准备和那些洋人做的生意。

那群洋人绕了大半个地球,不就是为了国人的这三样,还有满身咖喱味的阿三那里的香料嘛。

所以陈兴显对于这三样货物,早早的就开始了布局,这宝岛以后就将是,对西洋商人最大的贸易地点。

之前的茶树已经成活,现在就要准备栽种桑树,开始养殖蚕了。

再加上这几户烧制瓷器人家的加入,三样出口的产品,正式完成了所有的布局。

对于这样重要的一船货物,陈兴显也是小心不带小心的,亲自护送着宝南号。

直到数日后,陈兴显亲眼看着宝南号驶进了宝南湾,他这才满意的带着船队,调转航向沿着宝岛向南行驶。

相较于刚踏上征程的陈兴显,老三陈兴荣的船队,则是过的十分悠哉乐哉。

此时他的船队已经出发了半个多月了,他们先是沿着宝岛西海岸向北行驶。

沿途给那仨村长,送去了陈兴祖亲手书写的任命书,此举让这些村长直接升格为县丞的人。

是感恩戴德,说要前往宝南府拜谢。

这花不了几个钱的三张纸,能换来稳定这三地的人心,想来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接着他们前往了白国的边界,把那块歪歪倒倒的边界牌子,换成了正式的石碑。

然后就风往北吹,他们也一路向北未做停歇。

直到几日后他们抵达了上次旅途的终点,开始进入未知的一片海域。

当天的午时,他们就遇到了三座小岛,这三座岛屿都是石头的。

不光面积不大,也没有任何的淡水和动物,因此陈兴荣他们在此地徘徊了一日。

分别派人登上了这三座小岛,竖起了石碑,然后给他们分别起了个名字。

最北端的那个岛屿最大,就叫了王家屿,东南的那个岛屿略小,就叫了李家屿。

至于最南面,也是最小的这个岛屿,就起名叫十五里屿。

这屿就是石头组成的小岛,反正只要名字带屿的,都大不到哪去。

这三个小岛的名字,正好对应着新漳县三个村子的名字。

等到第二日他们拔锚起航,继续航行了一日,又遇到了一组小岛。

中间最大的那座岛屿上,还有野生的山羊在活动。

于是船员们都跃跃欲试的要前往打猎,陈兴荣也下令下锚停船。

他自己则在船上悠哉的钓起了鱼。

他的大副则捧着航海日志到了他的身边,“陈大人,这小岛叫个什么名字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