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穿越七零:我在家属院勤劳致富 > 第75章 你是不是留过学

第75章 你是不是留过学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越七零:我在家属院勤劳致富!

包玉静也是一脸的惊讶:“别问我,我也不知道!”

一个在农村读中学的十八岁的女孩,喜欢臭美会做点漂亮衣服之类的还在情理之中,至于说英文,实在没想到!

不要说农村学校了,就是城市里的学校,英文都没好好教,甚至还有老师在课堂上说:“不学Abc,照样开飞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可见英文的不重要性。

虽然有外商,但是可以请翻译,普通人谁会把时间和精力花在英文上啊。

黄局长现在已经对自己佩服成不知啥样了:还有谁比我更有眼光?

然后又很庆幸:那天在百货大楼,非常偶然地遇到董晓丹,也不知是因为她人长得漂亮,还是被她头上的帽子所吸引,反正第一眼,就觉得这女孩很特别,然后毫不犹豫地把她请上楼。

要是那天早一步离开,或者晚一步下楼,都会与董晓丹擦肩而过。

所有的一切都是刚刚好,这是不是天意呢?

当看到我的工作陷入瓶颈,停滞不前的时候,给我送来一个董晓丹。

黄局长决定,今天的会议一结束,就去市委申请把董晓丹破格调到外贸局来,做自己的助手。

这样的人才,让她流落在民间自生自灭,简直太浪费了。

要不是自己这次偶然遇到,董晓丹这一身的才华如何施展?

要不是她能随军出来,说不定她就在农村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辈子呢。

黄局长甚至想建议市里举行个什么比赛,或者类似的什么活动,来选拔人才。

但是现在国家的政策还不明朗,这样的选拔一时还难以实施。

可是现在又是需要用人才的时候,自己这次有幸遇到董晓丹,可还有更多类似她这样的人才还需要被挖掘出来,被利用起来。

董晓丹与外商畅谈了一通之后,才发现自己越厨代庖了,然后歉意地朝翻译笑了笑:“不好意思,我不自觉地就用英文说了。”

翻译此时正沉浸在董晓丹纯正地英语里,想着这位漂亮女孩什么来头,英语竟然说得比自己还好?

然后已经决定,今儿个一定挑个机会跟她好好谈谈,顺便跟她学学。

三人行必有我师,遇到比自己强的没有问题,只要把她的能力学过来,自己也就越来越强了。

“你说得很好,方便留个联系方式吗?以后我们可以经常交流。”翻译说道。

说着翻译从包里拿出一张纸,写上了自己的大名徐鹏飞和联系方式。

董晓丹于是也把自己的大名和联系方式留给了他。

然后抱歉地告诉他:“只是我住在海岛,交通不方便,我们联系不会很及时。”

“只要保证我们能联系上就行。”徐鹏飞小心地把董晓丹的联系方式记到了自己的笔记本上,这样就不会弄丢了。

“接下来签订合约,还请你尽全力帮忙。”董晓丹虽不是政府工作人员,但自己参与的事情肯定希望成功。

“这是我的工作,我一定会的。”徐鹏飞尽管只是翻译,但并不是一个机械的工具,而是一个连接两者之间的桥梁。

这也是徐鹏飞在翻译圈口碑日好的原因。

很快就到了饭点,黄局长过来打招呼,请他们去和平饭店用餐,包括董晓丹和包主任在内。

黄局长代表市里领导宴请宾客,自然是坐在主位,她身侧就是外商,外商身侧是翻译,翻译又把董晓丹拉在身边。

董晓丹觉得自己虽然会点英文,也有一些小创意,但依然是个路人甲,吃顿饭没什么大不了,但不能喧宾夺主,还有其他管外贸的同志和各企业的领导在,自己可不能坐在这c位桌上。

于是极力推辞。

黄局长连忙说道:“就餐的时候放松点,大家可以聊聊生活及其他方面得我事,外商这么多,徐翻译也照顾不过来,小董你就辛苦点。”

黄局长这么说了,哪还能再推辞?

董晓丹也不能把包玉静忘了不管,连忙招呼她过来,包玉静远远地摆摆手。

自己又不是翻译,坐那边就不适宜了。

午饭到了尾声的时候,一位外商问董晓丹,是不是去欧美留学过,因为她周身的气质和纯正流利的发音,太与众不同了。

大家都期待着她的答案。

在座的,不只是老外有这感觉,就是徐鹏飞也这样认为。

其他的包括黄局长、市各企业的领导虽然听不懂英文,但他们长眼睛,长耳朵啊,不只是因为她长得漂亮,这举手投足、侃侃而谈,哪是一个从农村来的十八岁少女能达到的水平?

这有点难回答,董晓丹微微一笑:“这还真跟我的英语老师有关。”

本以为她会说她的英语老师有多厉害,谁知道她说:“我刚从申城回来的时候,在村里就听乡亲们议论,说我英语老师是斑鸠教鹁鸪-大家差不多,言下之意,老师的水平比学生好不了多少。当时我就不服气,每次都把收音机调到国际频道,一开始听不懂,可慢慢懂的就越来越多...”

这时候收音机可以收到对外频道,这一点也不奇怪。

因为外面想办法对国内渗透各种思想,咱们也同样以牙还牙,利用国际频道对外广播,这是整个华夏大地都可以收听到的广播,所以一点不违和。

原来如此!

只是怎么会有如此好学和上进的人?在知道自己未来的老师水平不高的情况下,不是自暴自弃,而是想办法突破,这要具备多大的毅力和坚持?

其他人佩服是佩服,对其中的艰辛没有切身的体会。

而徐鹏飞就不一样了,他出身于京市,也是因为机缘巧合从事了翻译的工作,也是一步步经过多年的努力才到了今天的地步,而且他那是建立在既有名师又有益友的基础上,董晓丹这样一个完全靠孤军奋斗就能有今天的成绩,这怎么不令人惊讶?

董晓丹明白他们的震惊,心想这算不算给自己贴金?

但是也没有其他更好的解释了。

“请多指教!”董晓丹对徐鹏飞和在座的外商拱了拱手。

“你还看了哪些书?”

既然她悟性这么高,自学能力也强,那是不是可以...

徐鹏飞突然有了新的想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