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重生大汉:灭世之局 > 第51章 引起轰动

第51章 引起轰动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重生大汉:灭世之局!

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还。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刘咸刚写完,笔还没有放下,四人立刻就围了上来。

片刻后,司马徒连连拍手,说道:

“妙啊,刘兄,这首诗写的工整,大气,看来刘兄在战场上的经历,比写在纸上更精彩,更悲壮,这首诗表达了对阵亡将士的怀念,看来,刘兄也是性情中人啊。”

薛媚儿不懂战场上的事,只关心眼前,说道:

“对啊,刘哥哥,这首诗一定会拿到第一,再次惊动陛下,震动长安城,不,是震动天下。”

说完,薛媚儿拿起笔,在最下面写上刘咸的名字,吹了几口气,拿起这首诗,就跑向了大殿。

卫盈见薛媚儿跑了,轻叹一声,无奈道:

“刘咸哥哥别见怪,媚儿姐姐从小就这样,虽然是丞相之女,平时也是这么大大咧咧,一点没有大家闺秀的样子,丞相也是头疼的很。”

刘咸呵呵一笑,说道:

“薛妹妹这样的性格,活泼洒脱,不受传统规矩束缚,我觉得挺好,人嘛,就应该为自己而活。”

几人正在湖边闲聊,薛媚儿这边,可就热闹了。

当薛媚儿把那首诗贴到大殿的榜单上,顿时围过来不少人,指着这首诗,发出不少议论声,薛媚儿见状,嘴角上扬起美丽的弧度,面带笑意,随即说道:

“这首诗怎么样,是不是可以得到本次雅集的第一,你们谁能作出比这首诗还要好的,这可是长安城第一才子阳武侯所作。”

众人皆是摇头,也有人知道刘咸的名头,知道他当年的事迹。

这大气的诗句,也不是他们这种只知道读书的文人所能作出来的,没有这些经历,很难凭几句话就把战场上的那种气势写出来。

有很多人,偷偷的把自己写的诗词揉成了一团,甚至还有不少人在抄录这首诗。

薛媚儿得意的看着众人,这才挤开人群,去找刘咸。

正当和几人聊着,薛媚儿隔着老远就喊到:

“刘咸哥哥。”

众人回头看到跑过来的薛媚儿,额头上都是汗,卫盈当即拿出手绢,给薛媚儿擦汗,薛媚儿也只是随便擦了一下,平息一下,说道:

“刘咸哥哥,你是不知道,你那首诗一贴上,好多人围观,还有好多人在抄录你那首诗,这次你肯定能得第一。”

刘咸轻笑一声,说道:

“天下能人之士有很多,不能因为自己有些能力就小觑天下人,这样的想法很危险。”

薛媚儿可不听刘咸在这讲大道理,当即拉着刘咸的手就走,这让刘咸顿时很尴尬。

倒不是刘咸传统,男女授受不亲这个理念在现在很看重,刘咸怕别人看到了说闲话,再说了,卫盈还在旁边。

自己拉小月是在自己家里,没外人,这大庭广众之下,俩人关系又没有到那么亲密的地步。

刘咸也不敢用力挣脱,怕伤了薛媚儿,只好假装咳嗽一声,薛媚儿当即反应过来,是自己太激动了,赶紧松开了刘咸的手,小脸上顿时就浮现了一丝绯红。

刘咸回头用眼神示意卫盈和小月,二人会意,当即上前,和薛媚儿一起走在前面。

刘咸和司马徒在后面跟着,司马徒看到刚才的一幕,凑近刘咸,小声说道:难不成这媚儿姑娘喜欢上你了?刘兄和媚儿姑娘,现在也算是门当户对了。

“说什么呢,什么叫喜欢上我了,我告诉你啊,大丈夫就应当先立业后成家,儿女情长就应当放在一边,趁着大好年华,建功立业,做出一番事业,再谈儿女情长。”

“我跟刘兄可比不了,自己有多少能耐我自己还是很清楚的,我觉得,刘兄将来在文学上的成就,必定不会低于董大师。”

“......”

刘咸很无语,得,越捧越高了。

几人来到大殿的榜单前,还是有很多人围观,都在讨论刘咸的那首诗,陈远也在其中。

陈远看着刘咸的诗,眼中阴晴不定,幸好他还有些文化,顿时把手里的诗撕的粉碎。

他再生气,也能看出来,刘咸的这首诗,写的有多好。

他也不敢在这种地方闹事,当即一甩袖子,对着身边的几个人,冷哼一句,“走”。

几人便离开大殿,至于去哪,就不知道了。

这首诗把董仲舒和孔安国也引了过来,二位大佬连连夸赞,同时也看到了刘咸几人。

二人都是学问至深之人,一眼就看出来这首诗的不凡之处,二人同时也惊叹刘咸的文学造诣,即使是他二人,都不一定能写出与之相媲美的诗来。

更何况还有之前那首诗,两首诗遥相呼应,一首描述出征,一首描述归来。

看来此次雅集,刘咸非第一莫属了,二人为了试探刘咸的文学造诣,和刘咸谈起了古今一些人物,古籍。

刘咸皆是对答如流,甚至还有不同于前人的看法。

这让二人对刘咸有了新的认识,以前,只知道刘咸会写诗,现在聊了这么多,刘咸没有不知道的。

甚至关于孔圣人,刘咸知道的,都比孔安国这个孔圣人的后人都了解,孔安国当即要招刘咸为孔府学院的副院长,引得周围围观人群的惊呼。

三人在学术探讨时,旁边的司马徒几人都认真的听着,甚至还吸引了其他人围了过来,听到刘咸和两位大师交流,叹为观止,同样差不多的年龄,自己会的东西还没有刘咸的一小半多,孔安国要让刘咸当孔府学院的副院长,实至名归,没有一点水分。

众人也知道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事,正当刘咸和两位大佬聊着。

只见有一人,拿着一首诗,贴到了刘咸那首诗的下面。

众人也看到有人还敢往榜单上面贴,就好奇的想去看,但又不想错过听三人说的那些知识。

董仲舒当即说道:既然还有人作出了诗,不妨先去看看如何。

刘咸和孔安国点头答应,众人移步榜单前,刘咸看到诗的第一句,当即就拉住了那个贴诗的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