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师兄别闹我有钱 > 第二十五章 阴人

第二十五章 阴人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师兄别闹我有钱!

上个故事里我讲过,我无意中来到了太行山的御流村,认识了御流村的芈沧海,了解了许多隐秘,知道了遗迹中的那个人居然是芈沧海的女儿。可是随着了解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的谜团积攒在脑海中。到最后,我干脆什么都不想,一睡定乾坤。

睡到迷迷糊糊的时候,忽然一阵“梆、梆梆、当——”的声音传来,我打了个冷颤,翻身而起,抓了柄桃木剑在手。待安静下来,忽然又觉得自己太过敏感了,可能是最近太过神经紧绷,条件反射了。

可转念一想,不对,刚刚听到的,明明是打更的声音。这个年代,智能手机都普及了,更夫消失快一个世纪了,怎么会听到打更的声音?

想到这里,我赶紧整好着装,带着包裹,一跃出了窗子,向着东北方跑去,因为我听到的梆子声就是从东北方传来的。

当时是四月初五,我看了看天上的月亮,对照了一下,大约是二更时分,刀形的月牙透过薄薄的云层,映照在乡间的小路上,小路旁树影斑驳,偶尔有一两声鸟叫传来,显得有些阴森。

我忽然感觉有些不对,整个村子太安静了,不正常的那种安静。不过当时也没有多想,毕竟我的心被那个打更人收去了。

还好,那个打更人并不难找,循着声音追了一阵,不远处出现了一道佝偻的身影,左手拿着梆子,手臂上还挂了一面铜锣。这时候可能已经打完更了,梆槌被他挂到了腰间。

我加快速度,几步赶了上去。待走近了,忽然吼一声:“嘿!”

本以为会吓他一跳,没想到他毫无反应。我有些无趣,赶紧追了上去,这果然是一个年老的人,尖嘴猴面,面容枯槁,正准备打招呼,他先开口说:“看起来你是个修行人。”

“怎么看出来的?”刚问完这句话,忽然觉得多此一问,我手拿桃木剑,还背着一包法器,如果不是修行人,谁会做这吃力不讨好的打扮。

没想到他却有其他回答:“你有一股修行人的气质。”

我一下子来了兴趣,主动问他:“你很了解修行人吗?”不过这本身就不是我要问的问题,于是又补了一句,“现在家家户户都有闹钟手表,你为什么还要打更?”

本以为他会不愿意回答这个问题,没想到他主动邀请我,“这个说来话长,走,去我的更楼,我来煨两斤白酒,边喝我边告诉你答案。”

我当时疑惑了一下,这样邀请一个陌生人上门合适吗?不过也没有多想,或许是他人老了,心里孤独,所以想找人倾诉一番。

更楼不远,就在村北的二层小碉堡中,碉堡上还装了箭楼,看起来有些年头了。进了碉堡,一道道香灰的气息传来,抬头望去,一楼的侧室里供奉了十八尊神像。看到神像的那一刹,我愣了一会儿,果然,这个村子不简单,那神像的面孔和遗迹里的太像了。

不过我没有声张,跟着他上了二楼。他拿了两盘熟食,又取了两个酒杯。我也不跟他客气,肚子确实有些饿了。碰完杯,夹了一块不知道是什么动物的肉,吃起来很木,但是下酒倒刚刚好。

“你不是问我为什么要一直打更吗?”

我抬起头,表示感兴趣。

“我给你讲个故事。”

原来他叫芈玉贵,生于民国五年,想一想,如今九十多岁了,看来这个村子长寿的人很多。他出生不久,父母就死去了,只能依靠给别家放牛混口饭吃。可是在放牛的时候,不小心让牛跑入了牛背山,犯了村子的忌讳,差点被赶出村去,好在关键时刻村里的老更夫出面,留下他在村里打更。

我本想问他牛背山到底有什么隐秘,没想到他这一说就停不下来。他当更夫后不久,村里就闹了鬼,每天晚上二三更时分总有村民家忽然发出一些响动,起来看却找不到人。到第二天早上,要么窗户纸被捅破了,要么在门前留下一些黑色的血迹,或者是其他让人恐惧的景象。

当时是人心惶惶,有村民说半夜三更的时候看到窗边有一个黑影,巨口獠牙,来回晃动。当时一家人壮着胆子开门看,却什么都看不到。这件事越传越让人恐惧,到后来就连他师父都有些怕了,不敢单独出门打更。

我说你们更夫不是专门制鬼的么,你那锣可是号称追魂锣,锣声一响神鬼辟易。他赶紧说我这梆锤还是敲鬼锤呢,你敲个鬼我看看。

我也没跟他辩驳,让他讲讲后续。他接着说这鬼要只是吓唬人不害人倒还过得去,村子里也请了和尚道士来抓鬼,可都是些糊弄人的把式,一点作用不起,反而激起了鬼的凶性。过了不久这鬼就开始害人了,还是个色鬼。一开始的时候,只是针对独门独户的寡妇,到后来有几个大姑娘小媳妇也遭了毒手。

我说会这样害人的,肯定不是真鬼,多半是人假扮的。他说你还真说对了,这事过了几个月,有一次他师父闹肚子,逼着他一个人出来打更。他胆子小,不敢敲梆子铜锣,皱着眉在村道上转悠。

转着转着,忽然发现村北二老爷门前有人影晃动。芈玉贵当时十五六岁,正是好奇心重的时候,虽然害怕,还是悄悄溜了上去。刚一靠近,那人影忽然扭过头来,这一扭头,妈呀,真的是鬼,青面獠牙,口如血盆,吓得芈玉贵“当”一声敲响了更锣。

更锣一响,那鬼却慌了,转身要跑。还是芈玉贵反应快,这鬼是害怕自己啊。他既然怕我,那我还怕个球,果断追了上去,一边追一边敲锣求援。

追了一程,那鬼可能最近虚耗了身子,跑得慢了,又有村人听到求援声,纷纷赶来,拿着火把,将鬼团团围住。那鬼不断咆哮,有个二愣子,见鬼被围了还这么嚣张,冲上去就是一耳光。这一打,却发现这鬼原来是人装的。

当时人群一拥而上,拆了鬼面皮,扯了胡须,发现这人竟然是先知的儿子。村人不敢造次,只得忍气吞声。最后是宗族会出面,免了先知的职位,将那扮鬼的人赶出村子。

按理说,这芈玉贵立下这么大的功劳,村里该给些奖赏吧?至少二老爷家免去一难,得给些报答呀。可村里就是这样,有功不赏,有恶不敢罚,该种地还是种地,该打更还是打更。过了不久,这件事在村里都没人提了。

我趁机说这件事也不足以让你一辈子打更啊,毕竟改革都多少年了,打更早取消了。

芈玉贵说你这一问,可触到我的痛点了。那时候世道黑,就算是同宗同族,穷了一样被人踩。就这样,一连打了二十年的更,到后来师父死了,完全继承了师父的家当。打到后来,他自己都记不清打到什么年份了。

直到有一天晚上,芈玉贵和往常一样打着更,打着打着,无意间走近了牛背山。想着小时候给人放牛,牛就跑进了这牛背山里,因此被主人家打了一顿,差点被赶出村子,无限感慨。当时也在想这牛背山中到底有啥,能这么神圣?

正感慨的时候,忽然见到一个白裙女子从山林跑了出来,站在路口中间,双眼盯着山林方向,面露惊惧神色。芈玉贵当时想半夜从这牛背山跑出来的,能是啥好东西,就准备敲响铜锣求援,喊村民一起制服。

可是那女子却一把抓住芈玉贵的肩膀道:“大哥,求你帮帮我!”芈玉贵颇为吃惊,但很快恢复淡定,问:“深更半夜,你一人跑到这牛背山干嘛?”那女子回应说:“小女子名叫梅玉竹,从北方逃难而来,在后山山洞暂住,被一只恶鬼缠上,不得脱身。”

芈玉贵虽然没出过村子,可是平日里也碰到过北方逃难来的百姓,只是那些百姓到了村子就匆匆离去了。当时正好有一片乌云飘过,遮没了月光。昏沉沉的月影下,芈玉贵只见到梅玉竹身后站着一个血淋淋的黑影,当即敲响了铜锣,随着“咣”的一声响,乌云飘过,月光重新洒落下来,黑影就不见了。

梅玉竹感谢了芈玉贵,却返身回了牛背山。芈玉贵当时很诧异,本想邀请女子到碉楼住一宿,但自己一个老光棍,家里破败,残垣挡不住恶风,还不如住山洞。

我赶紧问这牛背山不是圣山吗,进只牛都要罚你,怎么外人能随便进出。芈玉贵说圣山只是不许畜生进去,又不是不允许人进。只是人进去会发生诡异的事情,时间长了没人敢进去而已。

本以为这件事到此为止了,可是到了第二天晚上,在同样的地方,芈玉贵又碰到了梅玉竹,再次向他求救。这一次,天上没有乌云飘过,但是芈玉贵举起更锣,从更锣的镜像里看到梅玉竹身后站着一只秃了皮的白狼,浑身伤痕,龇牙咧嘴,要咬梅玉竹。芈玉贵也没有多想,当即敲响了十二下铜锣,铜锣过后,镜像里的白狼也消失了。

这一次,梅玉竹似乎对芈玉贵有了些好感,给了他一条手绢做为答谢。但是芈玉贵还沉浸在喜悦中的时候,梅玉竹再次转身走进了山林。其实如果是正常人,这时候就应该对女子的身份怀疑了,但芈玉贵一个老光棍,能遇到英雄救美的事情,哪儿会想那么多。

第三天晚上,又在同样的地方,芈玉贵再次碰到了落难的梅玉竹,这次站在她身后的是一个老妇人,恨恨得看着芈玉贵。用更锣驱散恶鬼后,梅玉竹也终于对芈玉贵有了好感,说自己后山山洞不安全,要到芈玉贵家借宿,天一亮就走。

这可是芈玉贵求之不得的事情,当即更也不打了,领着梅玉竹回到碉楼,好在梅玉竹也没有嫌弃,表示男女有别,自己就住一楼偏房,和神堂挨着,芈玉贵自己住二楼。安顿好梅玉竹后,芈玉贵接着去打更。

就这样,同在一个碉楼里,芈玉贵又是梅玉竹的救命恩人,哪能不发生点事情。我当时笑着说你小子有福啊,芈玉贵眉头一皱,变了脸色,叹气说福是有福,是好福还是歹福还得看后来的事情了。我赶紧追问后来的事情,芈玉贵满饮了一大杯酒,说出了后来的事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