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农门娇女有空间 > 第38章 上梁

第38章 上梁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农门娇女有空间!

有了决定,黎家男人们就行动起来,黎老汉去村长家买宅基地,黎守仁和黎守义去砖厂定砖瓦。

黎守礼去隔壁村找瓦匠师傅,并在村里招工。

三天后,就是黄道吉日,黎家新房开始动土挖地基了。

瓦匠李师傅是这十里八村最好的泥瓦匠,给不少龙眼镇的大户人家都建过宅子。

李师傅自己带来了二十个徒弟,其余小工苦力则都是在宝珠村里雇人。

讲好了给李师傅一行人人工费三十两并且包一餐午饭。

村里的人工则是每人一天三十文包一顿午饭。

这样的工钱在农村来说算高的了,因此宝珠村里的壮劳力们都踊跃报名。

黎守礼挑了三十个为人老实厚道,干活肯卖力气的壮年汉子。

眼下黎家女人只有张氏一个主要劳力,她一个人做不了这么多人的饭菜,况且还有家里的活要忙。黎守礼只好在村里找了两个干活利索的婶子专门给工人们做饭,每人每天二十文包一顿午饭。

也没用黎家的厨房,直接在工地附近搭了一个大棚子,做饭,工人吃饭都在那里。

黎守仁则是每天早上坐村里的牛车去镇上买菜买肉,米面若是不够了就买米面。

黎家待人特别厚道,给工人做的主食都是顶饱抗饿的杂面馒头或是糙米饭,菜虽然是大锅炖菜,但里面肉多油水足,切的一指厚的大肉片子每人都能分上五六块。

所以工人们干劲儿十足,没有一个偷奸耍滑的。

加上这些天晴天居多,没有几个雨天,所以一个月后,新房就要上梁了。

上梁对于大夏朝的百姓来说,可是件不亚于婚丧嫁娶的大事,是很有仪式感的一件大事!

要选定吉时吉日才能上梁。

日子黎家人早就请风水先生看好了,就在五月十六,是个宜动土上梁的好日子。

五月十六这天,宝珠村赋闲在家的大人小孩们一大早就赶来黎家看热闹。

上梁第一件事就是祭神。

黎老汉将早就准备好的祭品,用木制红漆祭盘装好摆在供桌上,一只猪头,一根猪尾(即用猪头一只,猪尾一根,意即全猪),鱼,鹅,蛋等。

摆好供桌,瓦匠李师傅就走上前,一边说好话一边敬酒。

祭梁结束后,就开始上梁,此时黎长山早就准备好了鞭炮,等李师傅大喊一声,“上啊,大吉大利!”黎长山就将鞭炮点燃。

瓦匠师傅们就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里,将正梁平平稳稳地往上抬。

鞭炮声结束后,大梁已经稳稳地放在屋顶上,黎守礼将乡亲们送来的五谷彩袋搬到屋顶,放在大梁正中,寓意五谷丰登,并将红布披在梁上,寓意往后的日子红红火火。

然后,瓦匠们将果子,食物等用红布包好,边说吉祥话边将红布包抛入由黎老汉双手捧着的箩筐中,这个程序称为“接包”,寓意接住财宝。

接下来就是上梁最热闹的程序“抛梁”。

瓦匠李师傅将黎家事先准备好的糖果、花生、馒头、铜钱和碎银子等物从梁上抛向四周,来看热闹的大人孩子们则是一窝蜂地涌向前争抢,抢的人越多越是吉利。

黎家众人就在旁边乐呵呵地看着。

李师傅则是边抛梁边说着:“抛梁抛到东,东方日出满堂红;抛梁抛到西,麒麟送子挂双喜;抛梁抛到南,子孙代代做状元;抛梁抛到北,囤囤白米年年满。”

抛梁结束后,众人退出新屋,让太阳晒一下屋梁,称为“晒梁”。

最后,黎家开了四桌宴席款待瓦匠师傅和前来的亲朋好友们,并分发红包,整个上梁仪式就结束了。

整个上梁仪式黎春枝都看得津津有味,仪式感是个很重要的东西,只是二十三世纪的人已经不太注重各种仪式了。

来到这古代倒是让她感受了一把这充满乡土气息的上梁仪式。

这一个月里黎家发生了一系列大事,不过都是好事。

首先,黎长河的嗓子好了,能随意地讲话了,虽然声音还是有些沙哑,但一直都在慢慢地复原。

其次,黎老汉在吃了一个月药后,身体大有起色,病也好了个七七八八,不需要再吃药,吃点补品将养一段时间就能痊愈。

当然,他们俩之所以能好的这么快,是因为黎春枝曾半夜偷溜进两人房间,用木系异能蕴养过他们的身体两次。

其三,黎家的玉米和红薯都长势喜人,玉米都已经蹿出两尺来高了,红薯地里也爬满了绿油油的藤蔓。

看这生长的速度,完全不用担心到了秋天会被霜打而无法成熟。

当然这也是黎春枝偷摸用木系异能蕴养过两次的结果。

最后,黎春枝在这一个月里学会了裁衣,缝衣和绣花。

由于黎家男人们都歇了下来,喂猪、喂鸡、打扫猪圈鸡架以及打猪草的脏活累活都被老少男人们接替。

女人们只洗衣和做好一天三顿饭即可。

闲下来的黎家大小女人们开始用那些新布料做衣裳。

黎春枝就被奶奶和三婶押着学了一个月的针线。

黎春枝自己都没有想到,她对针线活儿还挺有天赋的,一天学会裁衣,三天后缝衣的针脚就平整细密,得到了三婶和奶奶的一致夸奖。

绣花是一件技术含量非常高的活计,所以一个月下来,黎春枝只学会了配色和一些简单的针法,也就能绣一些简单的花草,这让黎春枝很不满。

但赵氏和张氏还是将她夸赞了一顿,说一个月能绣成这样很不错了。

在奶奶和三婶的鼓励下,黎春枝用白色和蓝色绢丝给家里的女眷们一人绣了一块手帕。

又用葛布给家里所有人都绣了一个荷包。

夏天到了,在荷包里装上驱蚊的草药,带在身上可以防止蚊虫叮咬。

这一个月里,黎家众人都穿上了绢丝做的中衣和葛布做的外衫。

里外都穿上了新衣裳的黎家人气色也好了很多,当然这也和这一个多月的好吃食有关。

既然给工人们都天天吃肉,没道理不给自家人吃,所以这一个月黎家饭桌上几乎顿顿有肉。

这样好饭好菜的将养下,黎家众人都胖了一小圈,孩子们的个头也蹿高了一些。

让黎春枝感到惊喜的是,这一个多月,她竟然长高了三厘米,从原来的一米四七长到了一米五,真是可喜可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