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迁徙 > 第七十五章

第七十五章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迁徙!

时间到了八月。陈月红已经摆摊三个月了。在这三个月里,她卖出去两百六十一双鞋,除去进鞋花去的两千元和运费两百,还有放鞋的小屋这三个月的房租三百,她到目前为止已经把这批鞋子的成本收回来了,还净挣了一千九百七十五元!

这令她兴奋不已。

她想,如果辞职专心专意去卖货,那一个月肯定比上班挣得多,也自由得多。

有了这个想法,陈月红开始留意路边的店铺。她想,既然要做就得有一间合适的门面才行。摆摊的这些日子她受尽了奔波的苦。每天推着一推车东西赶到这里那里,辛苦不说,而且去到了地方不见得有场地摆。镇上热闹一点的街道是不允许摆摊的,会有城管来驱赶,她每次去镇上摆摊都要心惊胆战,随时做好收拾东西跑的准备。为了应对这个突发状况,她还研究出了要先在地上铺一张布,万一碰到城管,只需要把布一卷就能把地上的鞋子一包包起来,四个角一绑就能放在推车上拉着跑。

还有就是下雨天难受,她摆摊这三个月,在外淋了几次的雨。第一次由于没有经验,鞋盒全部浇湿了。后来她就知道了,推车上要常备一张大塑料薄膜,下雨天用得着。

在这期间,陈月红也仍然会出摊卖鞋。不过由于剩下的都是些偏大或者偏小的码子,而且款式也不全,基本上都是不好卖的那几个款,因此并不好卖。每回出摊能卖出去四五双就不错了。

陈月红心里打算,就算要开店也不卖鞋子了。经过她的观察发现鞋子的需求没有衣服裤子的需求大。大多数人都是一个季节一两双鞋,可衣服却有好多。尤其是那些爱美的女生。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她发现北江的鞋子质量特别差,那天下雨泡到水的鞋子有好几双开胶了。这不得不让她重新考虑货源的问题。现在她心里偏向卖服装,女士服装。她觉得这个应该不错。

到了九月,陈月红就向公司提出了辞职。公司说要月底交接完工作才能走。

在这期间她一边上班,一边处理剩下的鞋子。她计划在月底前把鞋子处理掉。为了快点把鞋子卖出去,她挂出“拖鞋十元一双、凉鞋十八元一双”的手写纸牌。有人还价便宜一点她也卖,毕竟码子不全,款式也剩的不多。

出摊的时候,她也会顺便记下路边店铺的出租电话。可是打电话过去才发现,稍微有点人流的店铺基本上都是转让的。就是店子现在还开着,店老板不准备干,又不想直接退租,想让后来接手的人出转手费。而且一般转让费还不低,一个小小的店面就要几千上万的转让费,这只是空转的费用,就是给你腾个地方。如果想要里边的货就得另外再出钱。

陈月红被这高昂的转让费吓退了。现在她身上只有八千块钱,今年她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还没给家里汇过钱。如果给了转让费,哪里还有钱给房东交房租押金,还有第一批进货的资金也肯定是没着落的。

正在她苦恼的时候,有一回跟立生打电话的时候听立生提起他那里有一个大学城,很多人很热闹。

陈月红马上想到可以去立生所在的城市开店,那里的消费相对低一点,说不定不要转让费呢。而且在那里做事还能经常跟立生见面。那又是她户口所在的省会城市,离羊山只有三百多公里,回家也方便。

她当下就拍板,就去立生那里。

很快到了月底,陈月红先把出租屋退了,里边还剩了二三十双鞋没卖出去。不过她不打算要了,这个码子很难卖出去,之前她挂五块钱一双也没卖出去。

等办完了离职手续,结清了工资,她就一身轻松地背着她的黑色背包坐上了开往南城的绿皮火车。

火车是晚上的。这一晚上,陈月红没有一点睡意。她兴奋地计划着到南城之后的挣钱大业。恍惚中,她甚至看到了自己挣了大钱,体体面面地站在了羊山的土地上……

火车是第二天早上七点到的。一下车,陈月红就感觉到了萧萧的秋风,这让还穿着短袖的她不由得起了鸡皮疙瘩。

她在火车站正门口焦急地等待着,不时朝四面八方望去。立生跟她说好来接她的,让她在大门口别动,不然不好找。

正在她东张西望时,忽然看见立生在不远处的人群里正四处张望。他穿着一身黑灰色的休闲服,迈着大长腿。因为个子高,他走在人群里很惹眼。陈月红一眼就看到了他。

她挥手喊到:“立生,立生。”

立生很快朝她这个方向看过来,看到她便加快了脚步小跑着到她身边。立生不好意思地笑着说,“没有车,来得晚了点。等久了吧?”

“没有,我也才下车没多久。”

说话间,立生领着姐姐来到火车站广场前的公交站等公交。他计划带姐姐到自己学校转转,他已经跟同是什马来的一个女同学说好,让姐姐跟她睡两个晚上。

姐弟俩等了大约十分钟,就来了一辆往立生学校方向的公交车,两人前后脚上了车。

现在是早晨的七点半,朝阳从密集的高楼缝隙里漏出朦胧的光芒。透过阳光,能看见白色的雾气。

火车站对面是本市着名的广场。只见一栋高耸入云的大楼矗立在十字路口,大楼前方就是一大片铺了灰色瓷砖的场地,场地上分两排立了许多一人多高的大理石碑,石碑上刻了名人名言,还有喷泉从石碑旁边喷出来,非常气派。

车子走走停停,走过气派的广场,穿过繁华的街道,往南郊开去。

车子越往前开,路两边就越荒凉。穿过一些低矮的民房之后就是一片丘陵,一些地方露出熟悉的红色的泥土。

大约半个小时之后,车子停在了路边。立生和月红下了车。

在他们下车的一侧就是立生所在的机电学院南校区。它的对面是一片荒芜的丘陵。在机电学院的左边还有另外两所学校,也是大专院校。

月红跟着立生进了机电学院的大门。与外边荒凉景象不同的是,这里边充满青春活泼的气息。宽阔的校园大道,两边种满了各种景观植物。进门不远处就是一个大的篮球场,一伙年轻小伙正在阳光下打篮球。

过了篮球场是一片休闲区,几棵十多米高的大树分布在一片草地上,草地上摆放了一些座椅。有学生坐在座椅上看书,温柔的阳光撒在她(他)们身上,是那样美好。一阵秋风起,簌簌的落叶就飘飘洒洒着飞到了地上。

陈月红眼前有点恍惚,这不正是她心目中一直向往的大学生活吗?曾经她离大学近在咫尺,后来就没有后来了……

她收回思绪,跟着立生过了休闲区,上了一个小坡,就到了学生宿舍。立生站在女生宿舍门前打了一通电话,随后一个圆圆脸的女孩就出来了。她热情跟立生和月红打了招呼。立生跟姐姐交代了几句就先走了,他还有课。陈月红跟那个女孩进了女生宿舍,女孩告诉了她自己的床铺是哪张之后就去上课了。宿舍里还有两个女生没起床,陈月红从随身的黑包里找出洗漱用品,在后边的洗浴间洗漱了一番就上床睡觉了。

直到立生打电话来叫她吃中饭,她才醒。立生带她到学校饭堂吃了中餐。

下午,立生上完课后就带她到学校里转了一圈。晚上立生还把她带到教室上晚自习,让她体验了一把当大学生的感觉。

第二天是周六,早上陈月红和立生在女生宿舍门口汇合。他们要去大学城。

两人肩并肩走到校门口对面的公交站。在这里等了十多分钟,然后就坐上往大学城的公交车。

大学城在城市的另一头,公交车在路上颠簸了近一个小时才提示“大学城”到了。陈月红跟着立生下了车。

这里属于市区,相比立生学校所在地区的环境,这里可以称的上十分繁华了。宽阔的马路两边坐落着七所大学,每所学校的大门口都有三三两两出来买早餐的学生,还有一两辆面包车。这是来学校门口揽客的。面包车前有一些背着背包的年轻人。这些都是准备打车出去玩或者回家的学生。

立生介绍说,这附近总共有十一所大学,学生人数非常庞大。

不过可能是时间还早的缘故,路上并没看到多少人。

立生带着陈月红穿过马路,来到一片略显凌乱的场地上。一片不十分宽敞的水泥地面上横七竖八地立着一些红的、蓝的帆布雨棚。雨棚的铁杆已经生锈,有的顶上已经老化烂掉了,漏出一点两点太阳的光。地面上满是油渍、还有随处可见的食物残渣。在雨棚后边的一块高地上,有一间小超市,门口的蓝色桌椅上坐着三三两两的学生。除了超市和它门前的一档汤粉摊是开着的,其他的摊档都是属于休业状态。

立生介绍说这一片就是这附近学校的学生经常活动的地点。学生们买东西,吃饭等等全部在这里。这算是大学城的娱乐中心。

月红领着立生在汤粉摊上一人吃了一碗汤粉。味道不怎么样,不过价格也公道。

吃过粉,立生领着月红往里边走去。过了超市往里是一些旧的居民楼,靠路边的几乎都是一层楼的旧平房,顶上盖的还是铁皮瓦。不过一眼望去,全是商铺,家家的门头都挂了招牌,有快餐店,服装店,装裱店,鞋店,理发店,旅馆等等,应有尽有。这其中有百分之七十是卖衣服的,男装女装都有。只是这些店铺现在基本还是关着的,看不出什么情况。

立生带着月红在里边转了一圈,见没什么可逛了,就转了出去,绕着大学城走了一大圈。

等两人再回到这里时。这一片狭窄破旧的天地已经换了一番模样。现在这里变得熙熙攘攘起来,几家快餐店都坐满了学生,老板正热火朝天地炒菜,油烟机发出的轰鸣声夹杂着锅铲碰撞铁锅的声音,还有客人们嗡嗡的说话声,老板娘的招揽声。

所有的店铺卷闸门都打开了,店老板或坐在店内,或靠在门边,悠闲地等待着客人上门。

吃过饭的学生三五成群到路边的店铺闲逛,有的还进店铺摸摸看看。

陈月红心里渐渐有了一点底,这人流量还是不错的。

她和立生看了一圈,然后回到超市入口的一家快餐店点了两个快餐吃。

吃了饭,下午立生去找他同学了,陈月红一个人又转了一遍所有的街巷。几圈转下来她觉得有得做,这样的人流随便卖点什么都不会亏。在转悠的时候,她在路边看到了两家写了招租的店铺,由于没好意思进店当面问,她偷偷地记下电话号码,走到没人的地方拨通了电话。经过询问得知,这两家店铺也是要转让费的,在大路上的那家要三千元的空转费。另一家在小巷子里,转让费只要一千;也可以带货转,里边本身是卖女装的,老板说带货转就两千。陈月红说考虑考虑。她挂了电话。她心里其实更偏向大路边的那家店,可是在心里一盘算,又觉得转让费太贵了。

天渐渐黑了,立生打电话来说他在同学饭堂吃过了。陈月红便一个人去中午的那家快餐店吃了饭。然后在附近找了一家旅馆住下了。

晚上她躺在床上再三思量,决定明天再去远一点的地方转转,看看有没有不要转让费的店铺,然后再做下一步的打算。

第二天立生陪着她到附近转了一天,可是都没有她中意的。除了大学城后边的那片民房区,其他的地方人流都比较少,租金也不会便宜多少。只是一门,不用转让费。可陈月红觉得如果没人流,不要转让费也没什么用,日后肯定生意难做。

经过一番思想争斗,陈月红最后决定还是转那家小巷子里的店铺。她观察过了,那虽然是一条小巷子,可是白天人流还是不少的,因为往下走就是一个菜市场,许多居家的人买菜都要经过这条巷子。还有大批的学生从这里经过去市场买东西。因此这一条背阴的巷子也孕育出了七八家的店铺,主要以卖服装为主。

两人回到大学城生活区。陈月红找到那家店铺,此时已经是下午五点了。天渐渐黑了下来,这条稍显昏暗的巷子里不时有三五个学生经过。她们走走停停,进这家看看、往那家瞧瞧。

陈月红让立生在外边等着,自己鼓起勇气进去跟老板谈转让的事。老板是个三十岁左右的女人,她说这屋里大约还有近一百件货,通通都转给她,连货带铺位一口价一千五。

陈月红正准备讲点价,那女人似乎看穿了她的心思,她说:“这个价很公道了。要不是我还有别的事,根本不会转,我交的房租还剩半个月呢。小妹,你转我的店不吃亏,我还会告诉你在哪里拿货。”

陈月红想了想,说,“行吧。”

当下,女人就拿出一张转让合同。

这期间有几个女孩进来摸摸看看,女人让陈月红等等,然后先去招呼客人了。

那几个女孩随便看了看就走了,女人又拿出合同。陈月红从随身的黑包里拿出两千元交给女人,女人点了数,然后在合同上签了字,陈月红也签了字,合同一人一份,陈月红把合同装进包里。女人告诉她,明天开始这个店就归她。

这天晚上,陈月红带着立生到大马路对面的一家馆子吃烤鱼,当是提前庆祝她开业,因为明天就是周一,立生晚上要赶回学校。

吃过饭,送走了立生,陈月红回到昨晚住宿的那家旅馆,找老板租了一间月租金为两百三十元的单间,准备就此在这里扎根。她的重要行李都在随身的包里,其他的等立生下个礼拜再捎来。

这一晚上,陈月红处于一种兴奋和不安中。兴奋的是自己马上要成为老板了,不安的是该怎么经营才能将生意做好。

第二天上午,她在店铺门口与女人接上了头,女人把钥匙交给了她,还给她写了服装批发市场的地址,然后就走了。

拿到钥匙的陈月红迫不及待地打开了店铺的卷闸门,心中欢喜地细细打量自己的店铺。这间店铺虽然小,只有十个方,可是样样齐全。进门就是两扇推拉玻璃门,玻璃内摆了两个人体模特,上一任主人给它们穿上了时髦的衣服,模特周围还有一些假花假草做装饰。屋内的墙面上稀稀拉拉挂了一些搭配好的衣服裤子,每面墙下摆了一条长长的晾衣架,架子上也挂了一些衣裤。房子中间同样放置了两条长的铁架,架子上挂了一些写着“特价处理”的夏季服装。房子的右后方是换衣间,换衣间门口的墙上立了一块全身镜,供客人使用。

陈月红对这间屋子还算满意。

现在时间还早,她一边等待客人,一边整理店里的存货。

经过盘点,她发现店里的服装太单一了,来来去去就那么几个款式,而且都是过季衣服偏多。估计是上任店主因为要转让,所以没怎么进货。

这一天倒是有十几批学生进来逛了,只不过她们扫了一圈就走了。陈月红听到有一个女生跟同伴嘀咕:“看来看去还是上次那些衣服。”

陈月红心想,明天得去批发市场进一点当季的新款衣服回来。

第二天一早,她就在大学城门口搭上了往火车站的公交车。批发市场就在火车站附近几站远的地方。大学城离火车站大约四五十分钟的车程。

在火车站下车后,陈月红又坐上了往服装批发市场的公交车。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颠簸,她才到了服装批发市场站。

一进市场,陈月红就被琳琅满目的商品晃花了眼。一栋环形的五层大楼,里边横横竖竖挤满了几百上千家小格子间,每一个格子间里都堆满了各色的服饰。有男装、女装、童装、鞋袜、围巾帽子应有尽有。而且价格相当实惠。

通道里随处可见来来往往拉着小推车的男人女人,每张推车上都堆满了黑色的大包小包,这些也是赶早过来批发衣服的店主。

陈月红走完了一楼,手臂上就已经挂了两个大的黑色塑料袋。她真后悔没有事先准备一个推车。

当她经过一个男装店时,看到有一件外套很适合立生,于是她进店买了下来,顺便给他买了两条牛仔裤。立生的衣服都旧了。

下午一点多的时候,陈月红终于逛不动了。她两手提着大包小包,走走歇歇地往马路边走去。早上出门的时候有点凉,这会儿却忙得出了一身的汗。

她好不容易挪到马路上,想到这么多东西,公交车肯定不给上,也不方便。于是在路上拦了一辆面包车,路口有不少面包车在这里拉黑车。

下午,陈月红终于把这大包小包搬到了店里,她点了一个素炒生菜,在店里吃了饭,下午就开始一边开门做生意一边整理货物。直到晚上六点,陈月红才把这些货物整理好,并将店里重新布置了一遍。

看着焕然一新的店铺,陈月红很满意。现在只等客人上门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