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都穿越了还不兴我和李二对着干? > 第108章 符合坞堡的生产和组织形式

第108章 符合坞堡的生产和组织形式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都穿越了还不兴我和李二对着干?!

余光看见那个云儿带着婢女气冲冲向自己走来,杨媛无奈地轻轻摇头,苦笑了下。

她知道李元吉给江晓送了个美人儿,而且还是个媵妾。

坦白说,她很介意。看这女人冲过来的样子,她甚至都能猜到她要干什么。

不过,如同江晓没把李元吉放在心上一样,她也根本没把这个女人放在心上,她内心的骄傲也不允许她把这女人放在心上,她只是不想江晓为难。

她不知道江晓是如何“收服”李元吉的,或许他们之间达成了某种协议,这不是她该管和该问的,她要做的就是让江晓没有任何后顾之忧,不要给他带来任何不必要的麻烦。

所以,她很不想和这个云儿发生任何关系,只想把她们当空气。

奈何,有人偏要找上门来。

杨媛看一下场上的情形,除了这个云儿和她的婢女,新入堡之人已经全部“盛食”完毕,那么既然她想盛食,那就正好自己给自己盛吧。

将手中汤匕放下,杨媛转身就走。

大庭广众之下,和这样的女人言辞交锋,真心丢不起那人。

嗯?

云儿看着杨媛的背影,突然有种极强的无力感和羞辱感,她走了,她就这么看都没看自己一眼地走了……

云儿的胸脯瞬间变得更大。

第二天早晨,江晓是被鸡叫醒的,伴随着鸡叫声,还有你来我往的犬吠声。

对嘛,这才像村子,没有鸡飞狗跳的村子是没有灵魂的。

江晓原以为多了些人手,哪怕是妇人,坞堡也会轻松一些,不必那么忙碌,没想到一出院落,看到的依然是匆匆忙碌的人群。

坞堡中的“老人”自然不用说,新人们也个个带着小心翼翼和兴奋的神情开始他们在坞堡的生活。

河边地中,有人在耕作,山坡草甸,有人在放羊,林间野地,也有人在采桑拾柴……

华夏这个族群,似乎天生就和悠闲无缘。

说到这里,江晓又不得不再次感叹杨广和魏征的“行政能力”,他们两个似乎能在举手投足之间就将事情安排的井井有条。

现在,坞堡已按“耕作”、“制作”、“桑作”、“猎作”、“畜作”、“色作”分为六行。

江晓隐隐觉得,这已有了些“社会化大生产”的意味,并在此基础上开始形成“公社”。

这虽然不是他江晓主观上的刻意追求,但客观上确实是他推动的。

其实他也知道,在这个历史阶段,这样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注定是昙花一现,因为根本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王莽“乌托邦式”的改革和王安石带有“国家资本主义”意味的变法统统以失败告终就是证明。

但就坞堡现在的情况而言,这种生产和组织形式无疑又是最适合坞堡的,它能让坞堡迅速积累力量。

因为,“计划性”、“统筹性”和“集中力量办大事”是这种生产和组织形式天然的优势,根本不是小农经济各自为战、缓慢积累所能比拟的。

譬如,老秦那里又在忙着制作肥皂,来了不少新人,按照江晓“讲卫生”的要求,他们每一个人都需要配发肥皂。

假如这样的事情由单个的“家庭”各自完成,结果只会是资源的大量浪费和生产率的极端低下。

现在,坞堡的每一个人都像一部机器的组成零件,在各自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不过,江晓不知道这样的生产和组织方式能够持续到什么地步。

西晋永嘉之乱后,全国各地坞堡林立,魏郡、汲郡、顿丘有五十余,冀州有百余,雁门、太原等地有三百余,关中地区最多,竟有三千余。

各地豪强纷纷结坞自保,江晓相信其中一定有像现在的坞堡的“坞堡”,但结果……百不存一。

这其中自然有战乱的原因,但更多的应该还是坞堡本身的问题。

江晓自问他没有能力来解决导致坞堡消亡的根本问题,但他真心希望他的坞堡能尽可能地存在下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