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都穿越了还不兴我和李二对着干? > 第138章 咱不造枪,咱造炮!

第138章 咱不造枪,咱造炮!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都穿越了还不兴我和李二对着干?!

大夏门外,平阳和李元吉目送江晓三人离开。

“三胡,你和我所说都是真的?”

“吾亲眼所见!”

平阳点点头,凭空取盐、制铁,还有活死人之术,值得她赌上一赌了。

“他那女伴倒很像一个人呢。”片刻后,平阳忽然又道。

“谁?”

“萧皇后。”

“啊?”

“你没有见过萧皇后,阿姐我可是见过的,有一年中元节,阿娘曾带我入宫参加过一次家宴。别忘了,萧皇后还是你我的婶娘呢……”

李元吉一怔,片刻后惊叫:

“她不是南阳公主!难道是越国公主?!不是说她已死于江都了吗?”

平阳白一眼李元吉:“若她真是越国公主,你应该叫她一声秦王嫂……”

随后,平阳陷入了沉思。

……

江晓三人策马而行。现在的江晓,骑术已经相当凑合了。

对平阳最后的表态,江晓是欣慰的。

按照平阳和李元吉最后的表示,他们很快就会发兵,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大概十天左右,萧皇后就应该能出现在坞堡,给杨老头和杨媛一个惊喜了。

而且,随萧皇后而来的,可能还有大批的前隋遗民,这对坞堡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结果。

不过,有一件事情,江晓觉得有点奇怪——临行前,平阳公主执意想看看杨媛的相貌。

这次出来,杨媛是戴了“幂篱”(带围纱的帽子,隋唐时流行的一种女式帽子,又叫浅露)的,并始终围纱遮面,也就是说她并不想见人。如此,平阳这个要求多少就有点不礼貌了。

但杨媛还是很爽快地摘了“幂篱”,江晓认为这除了让李元吉目瞪口呆和平阳有些自卑外,没有其它意义。

果然,李元吉失声,连平阳都有些发怔。

何必呢?江晓暗笑,当即有一种与有荣焉的骄傲油然而生。

此时,和杨媛并辔而行,看着娴熟打浪的杨媛,江晓不禁想,要不要调皮一下,人为制造一场坠马意外呢?

那样,说不定就可能和杨媛同乘一骑了。

但再仔细一算,最后和程咬金同一骑的概率要远大于和杨媛,才郁闷放弃。

不过不管怎样,江晓都很满意这次晋阳之行,可是他不知道,这次晋阳之行的后遗症要远大于他的预料,并才刚刚开始……

……

江晓三人平安回来,杨广几个终于放心,然后很默契地没有问江晓此行如何。

人回来就好,还管那么多干什么?

再说,江晓要是肯说,去之前就已经讲了,当时不讲,现在一样不会讲。

杨广和魏征倒是私下分别问下杨媛和程咬金,可是两人什么都不知道。杨媛甚至都没和杨广提起传国玉玺的事儿,怕老头儿伤心,毕竟那曾是他的挚爱之物。

接下来的日子,坞堡的一切继续按部就班,每个人都充实而又忙碌,只是江晓特别嘱咐魏征,坞堡屋舍哪怕已有富余,也尽量再多修建一些,免得到时又手忙脚乱。

聪明的魏征立即会意,兴高采烈地自去安排。

而江晓也开始琢磨另一件事。

他受刺激了。

以前只是在书上看到,某某城城高多少,墙宽多少……并有直观的感受,哪怕去过一些复原的古城什么的,也都是小县城级别的。

但这次亲眼目睹古代雄城,才真正有一种震撼感。

不说别的,晋阳城光城墙就有七八层楼高,城外还有深达十米的护城壕(河),就这都无法“固若金汤”。

对比之下,坞堡这样“小不点儿”就更不值一提了。抵御王净颜那样的小贼还凑合,面对千军万马和纸糊的没两样。

所以,必须再提高坞堡的威慑力。

那靠什么提高呢?

枪?

现代意义上的枪械是肯定造不出来的,不说别的,没有定装弹,连最简单的后膛装弹都实现不了。

不过,前装弹的火门枪、火绳枪都没问题,甚至燧发枪坞堡现在都能造。

燧发枪无非两个大难点。

第一、枪管。

以坞堡现在的冶炼水平,就是用范模浇铸法都能给整出个枪管来,无非费时费力费铁精度还不怎么样罢了。

大明三眼铳就是铸造的,而明朝的铸造技术和隋唐相比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进步,大明能造,隋唐一样能造。

如果借鉴制造铁丝的拉丝工艺,先拉出一片厚薄均匀的铁皮再进行卷曲热锻,说不定都能制造出内膛相当光滑的枪管。

当然,这种枪管可能比较考验人的手指头,被炸膛炸掉的手指说不定比射出去的子弹都多。

不过基础已经有了,只要想办法处理好细节,江晓相信造出堪用的枪管是不成问题的。

第二、发火装置。

江晓能想到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类似于钢轮打火机的装置,不过这需要含磷量较高的矿石,不一定能找到,如果用普通燧石替代,可能发火效率不高。

另一种是则需要利用弹簧的力量改进“火镰”打火。

拉丝不难,只要做个拉丝板就可以,汉朝贵族们都喜欢穿的金(银、铜)缕玉衣就充分证明,早在西汉,华夏先人就知道怎么给金属拉丝。

难的是炼出堪用的“弹簧钢”。

直接用铁丝是肯定不行的,弹性不够,就是卷成弹簧样也不能当弹簧用。

至于合金弹簧钢想都不用想。合金弹簧需要在钢里加入锰,这玩意儿江晓实在不知道怎么往里加。就是知道,他又从哪儿弄锰去?

不过如果退而求其次,江晓认为普通的弹簧钢还是能弄出来的。

不就是碳含量的反复比较吗?只要反复试验,瞎猫碰死耗子也能碰出来。

宋代沈括《梦溪笔谈》里曾记载有一种软剑,“用力屈之如钩,纵之铿然有声,复直如弦”,“可以屈置盒中,纵之复直”,就是一种很好的弹簧钢嘛。

宋代的冶炼技术不比隋唐强,起码不比坞堡使用焦炭炼铁、用土硝除碳强。

到时,如果再加上中温回火工艺,一定没问题。

但,也可以想象,这也一定很费事儿。

所以,造枪……

以坞堡目前的形势和条件,还是算了吧。

耗不起,无论时间还是资源,都耗不起。

不过,顺便做些基础工作还是可以的,譬如在冶铁炼刀造剑的过程中就可以注意一下,含碳量多少的钢最有弹性。

那既然枪不合适,什么玩意儿合适呢?

江晓必须想一个办法,用简单的方式迅速提高坞堡的威慑力。

哼哼,咱不造枪……

咱直接造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