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七零年代挣的钱,穿越回去照样花 > 第14章 去县城

第14章 去县城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七零年代挣的钱,穿越回去照样花!

去县城的路上,都没等李知微问知青点的事,孙梅梅就主动全说了。

李知微也知道了那个特别的女知青名字叫金婉彤,今年19,跟孙梅梅同岁。

事情得从昨晚说起,李知微和大队长走后,新知情们就开始收拾东西,归拢物品。

然后金婉彤就闹起来了,嫌弃这嫌弃那的,最后还非要睡炕头的位置,还拿出帘子要把炕头隔出来只能自己住。

原本睡在炕头的袁霜当然不干了,另外三个老知青也不乐意。

你一个新来的,还想抢别人地方,还要给自己单独隔个睡觉的地方,这又不是你家凭什么呢。

所以金婉彤一个人大战四位女知青,当时就吵起来了,大家都是文明人,也没上手,就是吵。

男知青们听到声音就过来拉架、劝说,最后男知青帮金婉彤在炕梢的位置隔了个单独的空间出来,她这才消停。

金婉彤还扬言,自己爸是国营单位的领导,自己早晚能回城,让女知青们等着。

这不梁子就结下了。

好不容易消停了一晚上,第二天一早所有人都起来吃早饭,只有金婉彤还在睡觉,也没人去叫她。

等老知青们吃完饭去上工了金婉彤才睡醒,她醒了后发现没人等她吃饭,也没给她留早饭,就站在屋子里骂人,正巧袁霜回来拿东西,就撞到金婉彤在背后骂她,当即两个人又吵起来了。

李知微也挺无语的,这个金婉彤可真是脑子有坑。

二人一路说话,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一个多小时后就到了滨县县城。

昨天来的时候挺累的,也没心情多看,今天就有时间了,李知微骑车带着孙梅梅在县里逛了一圈。

在李知微看来县里也不富裕,就只有一个两层楼的商场,零星几个供销社、国营饭店。

她们两个就先进了商场。

商场一楼卖的是一些布料、衣服、鞋子、棉花、奶粉、糕点、糖果、烟酒之类的百货。二楼是手表、收音机、锅、自行车、缝纫机等大件。

李知微就问了农村用的大铁锅的价钱,一口锅需要18元钱和1张工业票。18块钱好说,可是她没有票,只能再想想其他办法。

二人啥也没买就出了商场,随后又去了供销社。

供销社卖杂七杂八的东西可全了,针头线脑、做饭调料、衣服布料、饼干蛋糕、雪花膏、头绳等等,虽然看着没有商场卖的东西高档,但价钱比商场便宜。

所以人挺多的。

李知微买了盐、醋、酱油、味精几样调料,又买了15尺灰色的棉布、针和线、一包水果糖、一顶草帽、几双干活用的手套,一盒万紫千红润肤脂。

除了布要票价格贵一点,其他东西也没花几块钱。

孙梅梅则买了水果糖、鸡蛋糕、饼干、一盒雪花膏,几根头绳。

后来听李知微说下地干活热,还会磨手,也跟着买了草帽和手套。

在供销社买完东西,李知微又带着孙梅梅去了肉铺。

今晚知青点聚会,怎么也得买点东西送过去,要不然她啥也不出就过去白吃肯定不招人待见。

只是不巧,她们来的晚了,肉都卖光了,就剩下几根不要票的大骨头。

李知微就花了一块钱把大骨头包圆了。

回头给知青点送点,自己再留点熬汤或者煮面条吃。

才一块钱真是太划算了。

买完骨头,也就没啥要买的了,来一次县里也容易,二人就决定回村里去。

李知微这次来主要就是为了问问锅的事,看来还是得找找门路换票,比如说黑市。

不过这次带着孙梅梅不太方便,只能下次再找机会自己来了。

回去一路也顺利,到村里的时候才中午。

李知微先跟孙梅梅去知情点。

知青们也才刚吃完午饭,女知青有的在洗碗,有的在旁边的菜地里浇水,男知青有的挑水、有的收拾柴禾。

除了金婉彤不在,其他人都在忙活着。

袁霜正在给菜地浇水呢,看见李知微来了,就从菜地里出来,迎过去。

“你俩回来的挺快啊,没吃饭吧。”

“没呢,一会回去随便做点垫一垫就行。袁姐,这是我买的,晚上加个菜。”李知微将一包用油纸包着的东西递给袁霜。

“你怎么还买东西呢,快拿回去。”袁霜不接东西推脱道。

“你快拿着吧,要不然我可不好意思过来吃饭。”李知微将东西塞进袁霜怀里。

“行,那我就代表大家收下了,谢谢你的心意。”

“应该是我谢谢你们,还给我们新知青接风洗尘。”

两个人都相视笑起来。

“袁姐、梅梅,我先回去做饭了,晚上我再过来。”

“知微,等会我吃完饭去找你吧,要不然下午大家都上工了我也没啥事。”

“行啊,你知道我住哪吗?”

“这你就放心吧,我肯定能找过去。”

说完话,李知微就骑上自行车回家去了。

袁霜和孙梅梅看见李知微走了,就拿着东西回屋里去。

正洗碗收拾屋子的三个女知青见袁霜和孙梅梅进来了,就问李知微怎么没进来。

早上发生的事她们三也听袁霜说了,觉得李知微和孙梅梅都是好的,所以也愿意多问一问。

“她着急回去做饭呢,这不还特意在县里买了东西,说晚上加菜。”袁霜给她们看了看自己手里的油纸包。

“这是什么啊?”一个女知青问道。

“我也不知道呢,打开看看吧。”说着就将油纸包的麻绳解开了,露出里面的几根大骨头。

几个人不约而同的咽了口口水。

“李同志真是实在人”一个女知青感叹道。

其他人点头附和。

男知青们见女知青都围在一起盯着什么,不由好奇的凑过来看。

于是最后,所有人都围着几根大骨头挪不动道了。

这一幕又搞笑,又心酸。其中滋味,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清楚。

不过李知微凭借着几根大骨头就赢得了知青点大部分人的好感,也是她没想到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