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七零年代挣的钱,穿越回去照样花 > 第16章 知青点聚餐

第16章 知青点聚餐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七零年代挣的钱,穿越回去照样花!

一直到了下工的时候,二人洗了手和脸,收拾好后就一起过去知情点。

到了知青点大家都很热情的跟李知微打招呼,只有金婉彤坐在屋里,谁也不搭理,拿了本书,坐在一边装作很认真的看。

知青点这边原来是四个女知青轮流做饭的,男知青则负责打水、砍柴的力气活。

今天四个女知青都在忙活做饭,李知微和孙梅梅也不好干坐着,就在外屋地帮忙烧火打下手。

老知青们已经干惯了农活,不大一会就做好了晚饭。

因为人比较多,所以将两个桌子合并在一起,大家围着桌子而坐。

晚上的主食依旧是玉米面野菜团子,菜有一大盆大骨头炖酸菜、一盘鸡蛋炒大葱、一盘凉拌野菜、一盘红烧小河鱼。

李知微和大队长媳妇了解过,在东北,每到秋天家家都会用大白菜腌渍上够一年吃的酸菜。这样等没有新鲜蔬菜吃的时候酸菜就是一种美味了。

可以炖着吃、包包子、包饺子等等。

鱼就是男知青闲着的时候在河里摸的了,每条也就手指那么大。

“我提议,吃饭之前大家先挨个做个自我介绍。”说话的是一个不认识的男知青。

“支持这个提议”

于是15个知青就挨个开始介绍自己。

首先是男知青们:

知青点现在的负责人是所有人中年龄最大的一个男知青,下乡已经6年了,27岁,叫沈同昌。

其次是曹国华25岁,下乡4年。

武红军25岁,下乡4年。

赵云山24岁,下乡4年。

孔伟23岁,下乡2年。

剩下就是另外三个新来的男知青了。

然后是女知青们:

古英26岁,下乡6年。

袁霜25岁,下乡4年。

谭丽丽23岁,下乡3年。

陈晓惠21岁。下乡1年。

再有就是三个新来的女知青。

大家介绍完就算互相都认识了,以后就是同志。在这个陌生的地方,只有她们这些被称为知青的人才是一个小团体。

即使她们有的人已经下乡6年、10年,但是在这些村民看来,她们仍然是外人,仍然被排斥。

所以有好多下了乡的知青,因为受不了苦、受不了排斥而选择娶了本地人搬出知青点,也有的嫁给了本地人完全融入了农村。

所以现在的知青点也就只有他们几个还在坚持着、等待着、梦想着有回城的那一天。

众人热热闹闹的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饭之后就各自散了。

毕竟明天都得早起去上工。

天已经完全黑了,知青点的知青怕李知微回去路上不安全,又为了避嫌,就让沈同昌、曹国华、袁霜和孙梅梅送她回去。

李知微也不推辞,自己一个小姑娘确实得保护好自己。

看到李知微出了知青点的大门,金婉彤就嘀咕道:“真矫情,就这么几步路还得让4个人送。”

有的知青听到了,也当没听到。

怎么刚才不当着人家面说呢。

——————

4个人送了李知微回去,也没在她那停留。

等回了家,李知微就又开始忙活起来了,她准备将今天在县里买的灰布做成被罩,然后套上去,这样从外面就看不出什么了。

吕清没给她带夏天盖的薄被,怕她的小身板拿不动,所以就得自己动手了。

她先把布铺在炕上,然后从空间里拿了个薄被铺在布上,最后再把布折到被上,把被子包了起来,最后就是缝制了。

在现代哪个年轻小姑娘缝过这玩意呢!李知道微也没缝过,只能慢慢的、笨拙的从头缝起。

布有点买长了,她就把多余的部份窝进去继续缝,这要是被人看到非得说她败家。

针线弯弯扭扭的,一点也不美观,不过最后好在是缝上了。虽然不好看,但能盖就是了。

今天忙活了一整天,属实有些累了,用手机定了早晨5点的闹铃后,就睡了过去。

在梦里还种菜呢,给李知微累够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