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首相大人的童养媳,有点撩 > 第269章 时间如白驹过隙

第269章 时间如白驹过隙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首相大人的童养媳,有点撩!

不管过程怎么样,姜玉找到了人,心里的大石彻底被搬开。

从此以后便全副身心的投入到了新市场的开发上。

这一忙起来,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到一切尘埃落定时,已是过去了两个春秋。

靖州已然成为了姜玉除梅阳镇和京城以后,第三大产业地。

她的食品加工坊在这两年里,规格不断扩大,从泡面到冻米糖再到笋干等等各种吃食,不但为靖州的百姓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而且因为她的规格足够大,就地取材收购原材料,让靖州的百姓也受益良多。

值得一提的是,她之前联系的军中那条线,因为程初阳的关系,很顺利的得到了北宁城和北定城两座城池驻军的部分军粮加工权,泡面和冻米糖都供应。

姜玉的事业进行的如火如荼之时,周见恒也借着姜玉来往京城的商队的便利与魏七联络不断。

经过两年的渗透,他们安排的人已经打入靖州官场,待那些蛀虫被一网打尽之时,这些人便可就势而上接管靖州。

一切都进行的很顺利,姜玉在这一年的秋末初冬,终于再次踏上了回京的路程。

今年她要回京过年。

坐在马车里,想到分别时周见恒那依依不舍的样子,姜玉的心便像泡在蜜糖里一般。

这两年他们都各自忙碌着自己的事情,时常不是她出门去了别的地方,就是周见恒又秘密去了哪里,两人总是聚少离多。

哪怕是已经成了名正言顺的夫妻,周见恒也依然坚守着最后的底线,除了亲亲抱抱以外,不曾再有越过底线的行为。

姜玉也曾提出让他住到她的小院里,但是周见恒都拒绝了,起初姜玉不明白,她这人最不喜欢有问题闷在心里,在又一次亲亲后,分开时,她直接就问了。

周见恒一边灌着凉水,一边脸红道:“小玉,我不能住在这里。”

“为什么?”

“我怕忍不住。”

他答应过小玉,十八岁前不圆房的。

况且,对于他们的婚事,他对姜玉始终存着一份愧疚,不想就这样委屈了她,可婚礼已经办过了,再办一次婚事是不现实了,但总归圆房不能这么草率。

他们分开住还好,两人就这样,时常见上一面,有时间的时候也会在一起腻歪。

便是这样,有时二人耳鬓厮磨间,他也会放肆地想,小玉是他的妻子,不管他想做什么,都是天经地义的,何必要忍耐为难自己?

可理智告诉他,不可以!人无信而不立,答应了的事就要做到,不能仗着小玉对他的好而放纵自己。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哪里敢与姜玉同住?

姜玉听了他的话,看到他眼底的情欲,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嗯,那还是分开一些的好。

不止周见恒怕忍不住,其实她也挺不相信自己的,这种事情,感情到了一定程度,真的太容易“情不自禁”了。

她当然是希望能晚点在一起更好了。

姜玉这几年马车坐的多了,她已经适应了这种程度的颠簸,路过津州里还特意在那里多待了几天,察看了津州的商铺和加工坊,顺便还去拜访了一下程初月和雷绍夫妇。

待回到京城时,刚好遇到京城下第一场雪。

她的马车趁着傍晚的霞光,在城门将将送闭前进了城,一路低调安静的回了思贤巷。

周家众人早已接到她近期回家的消息,时时期盼,终于盼来了她的归期。

王氏看到她的时候,眼泪直在眼眶里打转,抱着人不撒手,哭骂道:“你这孩子,一去这么久,让我们好生担心,总算是回来了。”

姜玉看着她半染霜雪的鬓发,也是两眼发酸,哽咽道:“娘,我回来了。”

一边的周见柳也眼眶眨红,她如今已经长到姜玉一样高了,站在那里便是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

“玉姐姐。”声音还是那样响亮。

姜玉笑了,“小柳儿长成大姑娘了。”

周见清在道:“玉姐姐。”

曾经的半大小子,已经比她高出一个头,过了变声期的嗓音也变得低沉起来。

“小清这两年辛苦了。”

她虽没有回来,但常有书信来往,周见清更是每个季度都会把账本送去给她查看。

他的进步和成长她一直都知道。

一家人久别重逢,亲亲热热在在一起吃了饭,相互说起这两年的经历。

直到此时,姜玉说起她在靖州找到了周见恒的事,不过不敢说是一早便知道,只道是做生意时意外寻到。

周大山和王氏喜极而泣,于他们而言,这便是天大的好事。

周见清虽早有猜测,只是玉姐姐去了这么久都没有提起过大哥的消息,他还以为是没找到,还曾去信安慰,如今听到大哥平安的消息,也是高兴不已。

只是,心底难免有一丝难过。

这些年,玉姐姐于他而言,不止是一起长大的姐姐、亲人,也是教会他成长的人,他们亦师亦友。

夜深人静时,他也曾幻想过,要是大哥真的回不来,等他长大成年以后,他就娶玉姐姐做妻子,守护她,照顾她。

这样,玉姐姐就可以一辈子都和他们在一起了,他们一辈子都会在一起。

不过,大哥能回来,这样当然最好。

如此,玉姐姐便不会伤心难过了。

王氏一直哭哭笑笑地抹了好一会儿眼泪,周大山便问姜玉道:“大哥儿怎么没跟你一起回来?”

姜玉道:“爹,恒哥哥发现了一些靖州官员的贪墨,好像牵扯了很多人,这是大事,要等朝廷的安排,不过我估计年前应该能回来。”

其实皇帝派的钦差已经出发去了靖州,想来这会儿靖州官场正在经历一场大换血。

这也是周见恒坚持让她先回来的原因。

他们一旦有了大动作,那人些说不定就有狗急跳墙的,万一她被人盯上就危险了。

而周见恒则会在所有人伏法后押解那些人一起进京。

想到周见恒与她透露的信息,姜玉心中暗暗感叹,难怪那些人那样大的胆子,结党营私,贪污受贿,背后有人才是他们最大的依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