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核污水入侵?开启海上长城计划 > 第121章 城市的建设计划;似乎存在缺陷?

第121章 城市的建设计划;似乎存在缺陷?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核污水入侵?开启海上长城计划!

克罗克的愤怒没有任何用处,这些外国佬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致远科技的生物之心是真的。

与其相信这是真的。

他们为什么不自己去写科幻小说?

“无可救药!”

面对这些人的谩骂,克罗克没什么好说的,打败他们的,永远都不是什么落后,而是傲慢!

当然,克罗克现在更认为这不是什么傲慢,因为他相信,一定有很多人懂得致远科技技术含量的人。

他可能不可能傲慢。

那没有反应的原因,就只有可能是...无能为力...

四座生物之心全线开始运转,为熙江和荣海超7000万民众提供极致干净且廉价的自来水。

熙江和荣海的成功让其他地方的所有民众充满了羡慕。

尤其是在这个大过年的时候。

看见别人什么都有,自己这里什么都没有,那种感觉多少还是有些难受。

但仅仅是在生物之心建设完成过后,致远科技就再度对外发了一个通告。

致远科技表示目前还有六座生物之心,两座白浪级的建设名额。

致远科技计划在北边的咸津,西南的单庆,隔壁的榕城,文汉,东安,西北的北州六个人口稠密或者重要省会地区建设六座生物之心。

六座生物之心建设完成过后,将会满足超1.8亿的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用水需求。

同时将在商都建设两座200wt白浪级二类工商业用水污水处理厂。

目前这七个地区的建设计划正在和地方进行商讨,因为布置一座生物之心,不是简单把东西栽下去就行了。

还得考虑大量的社会影响以及当地条件,目前这七个地区是暂定,如果后期在沟通或者实际建设过程中出现了问题。

致远科技另外列出来的第三批14城市建设名单就会顶替目前暂定的城市名额。

消息一出,以上这七个城市的大量居民一下子就平衡了,他们欢呼鼓舞着,充满了惊喜!

他们就知道这泼天的富贵总有一天会轮到自己。

现在这泼天的富贵不就轮到自己了吗?

欣喜若狂的城市和居民都在期待生物之心在自己地区落地了,那些被列为第三批建设计划的14个城市的居民也深深感觉“未来可期”啊!

唯独京城的民众一头雾水,试点的时候只有熙江和荣海他们能够理解,毕竟试点嘛。

第二批七个城市,连他们隔壁的咸津都覆盖进去了,但是!就是没有京城!

京城是人不多?还是不够重要啊?

你们连“叹息级”生物屏障都已经安放下去了,一个生物之心不舍的放?

好吧,好吧,第二批没有建设也还能接受,致远科技应该是出于某方面的考虑,但是第三批14城市里面依旧没有京城,这就太说不过去了吧?

京城应该没有什么地方得罪了致远科技?

应该没有吧?

叹息级要放在京城的时候,京城都已经不惜代价把商业区给拆迁了,但是京城依旧什么都没有。

这合理吗?

绝对不合理!

京城民众很不高兴,但他们却不知道原因在哪。

...

生物之心完成建设,何致远并没有回到荣海,而是就待在熙江基地,群星级还需要近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够建设完成。

致远科技已经全面放假。

今年的春节比以去年要轻松太多了,没有海洋核污水的处理压力,所以今年也不用有什么着急的。

不过何致远也并没有闲下来,自己孑孓一身没什么牵挂,闲下心来就可以规划关于旧容县的改造问题。

442平方公里的土地。

作为一个四线小县城,旧容县大部分的地方还是处于一种零散的乡镇状态。

大高层提前说过,旧容县的改造,不允许超过30%的住宅区,同时要拥有不低于40%的高科技产业园区。

这就已经给这个城市定下了基调,虽然名义上是改造一座城市,实际上是建设一座高科技城市。

旧容县能够引进什么高科技?

致远科技就是高科技!

也就是这40%的土地大部分都是给致远科技用的,换算下来就是176.8平方公里的土地。

如此巨大的土地,加上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大量致远科技的设备堆叠,全部建设起来,就算是满足3亿人的饮水,城市垃圾处理和生态建设的需求也完全没问题。

所以大高层的早就想好了的。

旧容县划给致远科技,并不是让他真正的建设一座城市,工具属性更重。

承担整个三角圈工商业的转移。

试问一下,如果致远科技在这里建设大规模的污水和垃圾处理中心,甚至能够享受更为便宜的电价。

那么对于三角圈的工商业来说就是巨大的吸引力,自然而然三角圈的工商业压力会大幅度减弱。

同时还能利用工商业的转移带动周边其他地区的发展。

既然现在高科技产业,住宅区的规格都已经定死了,那么另外30%的土地就是商业,服务业或者其他区域。

何致远并不打算在旧容县内部承接工业,工业围绕着旧容县的外围进行建设就可以了。

另外,旧容县这个名字不够好听。

到时候正式文件下来之前,何致远还希望给旧容县改个名字,划县为区。

何致远能够接受的是30%的住宅区最大容纳人口不超过120万人,同比之下,是现在人口的4倍有余。

关于基础设施建设何致远还没有太多的想法,不过关于垃圾运输的关键物流必须要!

而且建在地下,转而将城际交通移到地面,同时污水处理的管道也全部埋在地下,将地上空出来,让地上地下的所有设备相互不牵扯。

创造一条真正意义上的地下网络!

向四面八方延伸出去,连接周边各地区的污染处理需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生态中心。

不过城市的建设初期,最先要做的实际上是旧城区拆迁安置,这里面很多配套的东西都需要详细准备。

所以在进行城区规划的时候,何致远还应该考虑更多详细的东西,包括道路,城区建设,教育,医疗,生活保障等一系列的东西。

这些都是细分活,而最终编写的规划方案会在高层那里进行备案审核,但高层基本上不会提出什么意见。

大高层的意见在最开始的时候就已经说过了,会把几乎所有的权限都给致远科技。

谁来辅佐致远科技现在还不知道,不过高层心里会有数的。

徐科和刘志两人也有家庭,所以过年这段时间他并没有叫两人过来辅佐编写城市建设方案。

而且刘志和徐科在这方面可能也无法提出太多建设性的意见,这段时间致远公益的任务干的非常出色,所以致远公益现在并不算是什么问题。

在经过十几天高强度的编写过后,何致远已经撰写了一份字数高达44万字的详细计划,唯独只有一个板块存在着一些缺陷。

那就是商业。

商业区在整个城市建设之中的位置非常重要,没有商业,城市就没有足够多的吸引力。

目前何致远在商业区上的规划,就是将主要商业区和住宅区分离开来,形成一个类圆形分散结构。

在中间是主要商业区,而外围是住宅区,但商业是一个复杂的命题,其背后关联着的,是这个世界上最复杂的资本问题。

实现商业繁华的办法是“自由”两个字,延长商业繁华的秘诀是“限制”。

不过现在有一个问题在于,整个区域从一开始的时候人口规模就已经被限制在了120万人。

只有足够多的人口才会产生足够多的消费,足够多的消费才能够诞生足够繁华的市场。

所以这里从一开始就没有繁华的条件,而繁华的真正区域在哪儿?

在旧容县之外,因为外面没有被限制地区性质,可以随意且大量的修建住宅区,吸纳大量的人口。

而这里一开始就被定了位,就连这个地方的120万人口也会被其他地区的商业吸引。

这符合高层对这块地“工具之城”的定位,但是这跟何致远的想法是完全不同的。

他的想法是探索全新的城市形态,建设一座“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城市,一座各方面都革新的城市。

如果这座城市被剥夺了商业,就会随之失去人,没人,就是一座死城!

何致远的想法可不是把这个地方建设成一座“大型致远科技基地”。

如果打通一条城际交通,连接中间的商业区,将其他地区的消费人口吸收过来,倒是能一定程度盘活这个地方。

但是相比较之下,其他地方建设商业的条件似乎远比这里更好,因为他们面积更加广阔,而且致远科技所建设的设备依然能够覆盖到它们所处的城区。

何致远皱着眉头思索了良久,商业上的东西并不是他的强项。

所以一时并没有想到好的解决办法。

回过头来往外面看了一眼,发现已经快中午了,看了窗外一眼,紫霞湾这里分外安静,看不见城市,不过还是能够何致远还是能够闻到年的味道的。

致远科技必须要留有一些员工在春节值班,每年进行轮换,现在致远科技里面还有12个人,何致远也允许他们带自己的家人来这边了,现在他们也都在满心欢喜的布置今晚的年夜饭。

去年都在工作。

今年有空闲的时间,所以何致远自己都很期待今天晚上年夜饭的样子。

何致远正想着,放在桌子上电话突然响了起来,何致远拿起来看了一眼,发现居然是李文秋打过来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