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秦规划师 > 第138章 无题17

第138章 无题17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秦规划师!

在中国近代史上,英国的存在感最足,它多次对清廷发动进攻,逼着签订了各种丧权辱国的条约。但英国人对土地并不热衷,仅仅占据了香港和一些租界,真正对清朝领土大肆掠夺的则是沙俄。

新中国如今的领土和清廷巅峰期差距不小,丢失的领土主要在三个区域,分别是中亚、外蒙古以及外东北。而它们基本都是被沙俄或挑唆、或通过条约从清廷手中强取豪夺的。

事实上,沙俄对于新疆也志在必得,它本以为会和外东北一样轻松入手,没想到却遭到了清廷的绝地反击,所有阴谋都被左宗棠一一化解。

为什么同样都是重要的边疆地区,清朝会为了新疆发动大军,对外东北却轻易地拱手相让,丝毫不加阻拦呢?

外东北的丢失和新疆的收复

对于这一点,想必有不少人感到费解。毕竟东北是大清的龙兴之地,建州女真之所以能崛起,靠的就是这片区域。从这个角度来看,外东北对于清廷的历史意义是远在新疆之上的。

但是清朝对于这片龙兴之地的处理却远谈不上重视,嘴上将其当做满人的大后方,但实际的投入却乏善可陈。

比如,清廷对于东北的建设就很不上心,根据历史资料的统计,东北地区在明末的时候拥有超过400万人。而到了乾隆年间,这里却只剩下了120万人不到,驻军的人数也只有区区的3万。

根据相关史料的记载,清廷在东北地区专门设置了柳条边政策和封禁政策,严禁汉人随意进入东北地区。没有了源源不断、辛勤开垦的汉人移民,东北火热的开发势头骤然转冷。

其次,清廷在面对外东北被入侵的时候,态度也很敷衍。沙俄入侵外东北的时候,清朝与其在雅克萨打了一场,随后就签订了和平条约。而这份条约真正签订的时候,清朝却莫名其妙放弃了大量领土,甚至连贝加尔湖的主权也随意交出。

到了19世纪,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清廷的虚弱彻底暴露,沙俄第一时间跳出来收割利益。

它最先在外东北动手,第二次鸦片战争打得如火如荼的时候,沙俄逼迫清廷的东北官员签订了《瑷珲条约》,夺取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约6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接着英法联军攻入北京,清廷宣布投降之后,沙俄又迅速跟进,趁火打劫。此时的清政府已经被英法联军打得焦头烂额,面对沙俄的讹诈直接选择“摆烂”,签订了《中俄北京条约》。

这份条约不仅巩固了俄国在《瑷珲条约》中获得的利益,还额外窃取了黑龙江省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约4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至此,外东北的领土全部落入沙俄手中。

可以肯定的是,俄国能够顺利拿下外东北,最核心的原因还是借助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局势来火中取栗。清政府在英法联军的进攻下节节败退,无奈答应了俄国的请求。

但深入分析就能发现,沙俄能顺利得手,是因为清廷从一开始就对外东北不重视,放任其不断侵蚀这片领土。

拿下外东北后,沙俄在西北方向蠢蠢欲动。

1964年,俄国借着新疆回民反清起义的机会如法炮制,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通过这个不平等条约及三个子约,沙俄又割占了中国西北部边疆约44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随后,俄国正式将触角伸向了新疆,利用机会扶持阿古柏强占了这片区域。而这个时候,清廷的反映和之前截然不同。以左宗棠为代表的“塞防派”坚决表示要收回新疆,不能任由英、俄两国渗透。

随后,左宗棠在“塞防海防之争”中获得皇帝认可,亲自领兵于1877年克复新疆全境,并将其设立为省。

边防地位的巨大差距

看到这里,想必很多人的疑惑还是没有得到解答,同样都是边防重地,外东北甚至还是满族的龙兴之地,为什么它在清廷的重视度远不如新疆?两者之间的差别到底在哪里?

可以肯定的是,外东北所谓“龙兴之地”的光环在整个清朝都是比较虚幻的,本质上它并没有得到多大重视。从朝廷的角度看,在边防的重要性上新疆地区远胜于外东北。

之所以这么说,首先是因为两者面临的外敌是完全不同的。在沙俄没有进入北亚之前,外东北所在地压根就没什么像样的敌人。

对清廷来说,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当地逐渐增加的汉族人口。

因此清廷宁可彻底废弃整个东北地区的开发,也不希望汉人大规模移民到这个区域中。长此以往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外东北的人口越来越少,对朝廷的重要性自然就越来越低。

而且退一万步来说,即便让沙俄占据了外东北,对朝廷统治核心的影响也不大。道理很简单,俄罗斯向这个区域增兵需要通过酷寒无比的西伯利亚,输送的兵力是极为有限的。

因此,哪怕丢失了接近1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清政府对此也不以为意。但新疆就不一样了,这个区域面临的敌人是更有威胁的,甚至具备掀翻清王朝的实力。

新疆所在的西域地区,自古就有大量的少数民族政权盘踞其中。

而且它还勾连着中亚地区,后者的强势政权也可以通过新疆威胁清朝的中原腹地。事实上,乾隆朝的几次大规模征战基本上集中在新疆地区和西南地区。

其中发生在北疆的两次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的分裂割据以及南疆地区的大小和卓叛乱都给清廷制造了巨大的麻烦。

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清廷对新疆都是非常重视的,采取了多种措施去稳定对其的统治,并将其视作塞防的关键一部分。

其次,清政府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对内压制上,其中八成以上的精力分给了汉族,而另外两成则一直放在草原的蒙古部落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