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三国:我张角只玩法术 > 第80章 才能

第80章 才能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三国:我张角只玩法术!

“尽快把这件事给落实好,我还有其他重要任务需要你去做。”

张角说完,便径直离去。

他的时间很宝贵,不能在陶家耽搁太多的时间。

既然已经达到目标,那自然也该离开了。

马学博见张角相安无事的出来,这才松了口气,跟随张角离开了陶家的住所。

张角回去便通知霸占陶家府邸的黄巾军高级将领,尽快腾出位置来,让陶家重新搬回去。

毕竟,陶家已经在明面上归顺于他,一个小小的府邸还去强行霸占的话,那显得他太过小气。

陶安易目送张角离开,便开始头疼起来。

虽然他是陶家的家主,可想要说服全家上下投靠黄巾军,还是颇有难度。

尤其是父亲那关,最难渡过。

不过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刚走过鬼门关的陶安易,也不会因为小小的困难,就退缩了。

反而陶安易是个行动派,说干就干,绝不拖泥带水。

他如今做的,就是将陶家的力量拧成一根绳。

毕竟只要将这一步做好,陶安易才能进行下一步,不然陶家内部的事情,就能搞得陶安易焦头烂额。

“大贤良师,公审就在今天下午开启,你要过去吗?”

马学博怕张角忘记,提醒道。

“嗯,我会去的。”

张角应道。

“那没什么事的话,末将先行告退。”

马学博觉得这里不再需要他,主动道。

时间飞逝,很快来到下午时分,公审的地方,放在了县衙平时办案的地方。

黄巾军高级将领,全部到场,就连刚能下床走动的张梁,也一瘸一拐的走来了。

张梁平生最恨叛徒,看着那不远处跪倒在地上的杨阳晖,气就不打一处来。

要不是大哥就在上头坐镇,张梁直接就上前,给杨阳晖这个畜生一刀。

主审官,乃黄巾军颇有名望的渠帅戴志诚。

戴志诚是最早跟随张角那批人,虽然武力不高,带兵打仗能力不强,治理方面也马马虎虎。

但胜在无比推崇太平道,是太平道最忠实的信徒,所以在黄巾军里也颇受尊重。

算属于没有实权的渠帅。

所以,组织这个公审,大家都还算服气。

只见戴志诚照本宣读道:“杨阳晖自从加入太平道,为太平道立下汗马功劳,但在几日前,背叛了太平道,罪名如下……”

念到最后,戴志诚看了跪在地上的杨阳晖一眼,冷声道:“你还有什么话想说的?”

杨阳晖低着脑袋,不敢看昔日同袍,开口道:“我深知对不起太平道,对不起大贤良师,但我那两位弟弟是无辜的。”

“还望各位高抬贵手,放过他们一马。”

戴志诚闻言,叹息道:“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杨阳晖耸动着身体,在那抽泣,当时他被陶家允诺的好处冲昏了头脑。

现在回想起来,或许那陶家根本就没有打算兑现那个承诺。

他却为了一个虚假的承诺,背叛了太平道,这让他后悔莫及!

戴志诚用眼神请示了下张角,见张角点头,这才道:“你放心去好了,你那两位弟弟,太平道会帮其抚养成人的。”

“多谢大贤良师,多谢大贤良师。”

杨阳晖连忙拜谢,在悔恨的泪水当中,被两位亲卫给带走。

在县衙内行刑的话,鲜血会染红整个院子,为了方便清理,张角将斩首的地点,定在了集市。

那里每日都会宰杀动物,汇集了许多血液,多杨阳晖这一份,也无伤大雅。

黄巾军高级将领,见到杨阳晖的惨状,心里不由得紧了一下。

背叛太平道,失败就失败了,死在战场之上,也无需遭受这般屈辱。

现如今失败被抓,还要接受公审,再经历一次社死。

这让那些高级将领,在背叛太平道之前,都会掂量掂量能不能承担起这般后果。

从结果来看,张角的手段大获成功,不仅让杨阳晖身败名裂,还给其他黄巾将领提了个醒。

想要背叛太平道,可以!

但千万不要落在他的手中,不然就要经历一场正义的公审。

“志诚,杨阳晖那两个弟弟,你就收为义子。”

“千万不要亏待了这两人。”

张角吩咐道。

“诺!”

戴志诚今年四十三岁,由于家里实在是太穷,所以一直打着光棍。

成为渠帅之后,戴志诚毫不掩饰的展现自己好色本性。

现如今,他都有几房小妾,只是这些小妾,肚子里迟迟没有动静。

让戴志诚着急不已,他都有些怀疑是不是自己那方面出现问题。

戴志诚本打算偷偷的寻那张郎中,好好询问这方面的事情。

所以,张角让他收两个义子,戴志诚没有半点意见,反而很满意。

如若真的生不出儿子来,那戴家,至少不会断后。

这场公审的风波,便以杨阳晖被处决告一段落。

接下来的几天,广宗城内都相安无事,唯一值得一提是陶安易已经来到县衙,开始替张角做事。

仅仅花了一天时间,陶安易就梳理了周仓的整个后勤工作。

开始调拨钱粮,查清阵亡将士的名单,为将士们的家人送上抚恤金。

这份工作,让陶安易独自完成,那就太高看了他的工作效率。

于是,陶安易将陶家将近二十名识字的子弟,带到县衙。

这才让堪堪让广宗城的运作,进入正轨。

毕竟之前的县衙,根本没有一个读书人为太平道效力,全是五大三粗的汉子,掌控着广宗城的政务。

所以广宗城暗流涌动之际,黄巾军基本上束手无策,只能用暴力镇压。

陶安易带得这些子弟,有的是亲族,有的是被赋予陶姓的家丁。

但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在白鹤书院,学习过。

可见白鹤书院,为陶家培养了多少人才。

有了这将近二十人为陶安易分忧,可以说,很快就架空了周仓。

现如今周仓坐在县衙里,就是个摆设,很少有需要他的地方。

看着抚恤金没有被克扣送到阵亡的将士们家人手中,周仓对此也没有任何怨言。

既然陶安易有能力,那他自然也愿意将权力交到陶安易手中。

再说了,他周仓就不是干这块的料,让他上阵杀敌,他或许还能轻松搞定。

可要他管理后勤,周仓的头一个比两个还大。

有着陶安易的到来,周仓也终于从这份工作脱身,那感觉实在是不要太爽。

搞得周仓都想仰天长啸,来庆祝自己逃出这该死的牢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