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震惊?我什么时候成了大佬? > 第48章 筹钱计划

第48章 筹钱计划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震惊?我什么时候成了大佬?!

看着那个破旧的钱袋子,听着里面哗哗作响的铜板,张子琳心中莫名有些感动,眼眶有些微红,张子琳并不是一个爱哭的人,在家中跟张玉茹置气,被自己娘教训,甚至于面临生死危机的时候,张子琳都没有掉过一滴眼泪,但不知为何,此时的张子琳鼻头就是发酸。

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张子琳也想为这里的孩子们出把力,想着自己储物戒指里面,应该是有不少的钱物吧,就拿出来给孩子们买学习用具吧。

检查一番自己的储物戒指后,张子琳傻眼了,坐在村长的旁边一同唉声叹气起来。

次日天还未亮,桃源村村口。

杨三月和老村长站在前面,身后跟着一排汉子,七八个汉子每个人都推着一个板车,车上面装了满满的东西,胡屠夫和张子琳站在两侧打着火把,为大家照明。

伴随着村长的一身吆喝,汉子们跟身后的一群女人孩子摆摆手,就开始向着镇子的方向走去。

昨日,听说了村长的苦恼之后,大家纷纷出谋划策,毕竟都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大家伙你一言我一语的还真想出了办法,男人们出面带着家里的干货什么的,到镇子上去卖,卖完再将笔墨买回来,就算是一家的东西卖不出去,但是总有能卖出去的,大家凑一凑,给孩子买书的钱也就有了。

昨晚胡屠夫就杀了一只猪,打算去镇子上卖,看见大家都在出力,杨三月也带上了自己腌制的咸鸭蛋,制作的伞,还拿出了自己做的衣服,特意挑选了两件自己没有穿过的拿出来卖,一行人兴致冲冲地赶路,只是为了孩子们更好的未来。

大约是凌晨两点的时候出发,下午三点多的时候,一行人终于到达了最近的镇子上,杨三月带着小琳先去书局问了价格,这里跟杨三月之前的世界用来给孩子启蒙的书籍不太一样,眼前的书厚厚一大本,据张子琳说,这里的孩子无论是否修仙,启蒙学习用的都是这本罗夏录。

问过价钱,一本书就要一百二十文,学生认字多了,还要再买一些其他的杂书看,既能加深记忆,又能拓宽眼界,出来一次不容易,笔墨纸砚也要多买一些,两个人在书局门口算了好一会儿,具体要花多少钱,不知道,总之很多就对了。

早知道需要这么多钱,昨天晚上的时候不跟张大娘客气就好了,叹了口气,杨三月有些后悔自己昨晚上的决定了。

张大娘开着村子里唯一的杂货铺,因着去镇上进货,也是村子里一年往返镇子上最多的人,同时也是手里银钱最富裕的,知道大家在为钱的事情发愁,张大娘就拿钱出来,但是被杨三月给拒绝了。

毕竟村子里其他人都是拖家带口,谁家都有个孩子,建学堂买书本,这都是服务于大家的事情,说白了,现在大家筹钱说是为了村子里,但实际上都是为了自己的孩子,但是张大娘不同,本就是外来人口,无儿无女,杨三月理解张大娘也想为村子做贡献的心理,但是也实在不想拿张大娘的养老钱来花。

大家一起辛苦赚钱,建设学堂,也能让孩子们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

这个时候的天色已经不早了,镇子上最好的卖货时间就是早上或者是上午的那一段时间,但是没办法,桃源村距离镇子上实在是太远,大家趁着天黑过来,才在下午的时候赶到,想着能卖出去点是点,都开始将自己的小摊子摆了出来。

许猎户带着自己的大徒弟林峰摆在街道的最边上,卖的是家里这么多年积攒下来的皮毛,紧挨着的就是胡屠夫和张子琳,两个人的推车上放着的是昨晚上杀好的野猪,虽然是昨晚上杀的,但是此时看着就像是刚杀好的一样,十分新鲜。

其余人卖的基本上都是一些干货,古家大儿子擅长竹编,也将自己空闲时编的一些小玩意带了过来,还带了不少竹条过来,准备到时候,如果卖的好,自己还可以现场编制。

一开始的时候,看见古大哥的竹制品,杨三月眼睛一亮,在自己生活的那个世界,这可是好东西,能卖上不少钱,但是瞬间眼神就黯淡下来了,毕竟这里竹制品是最不值钱的。

胡屠夫他们那边的街道已经被占满了,杨三月和古大哥在对面的街道摆摊,在家里准备好了竹架子,直接撑起来,将自己的衣服挂上去,剩下空余的地方,挂上自己带来的几把伞,看起来还真有点摆地摊的架势,又在地上铺了一层布,将自己带过来的咸鸭蛋放到了上面,罗夏国吃鸭蛋的人很少,可能有些人都没有听过。

因此在来之前,杨三月就在家里煮好了一些,直接切开,放在最前面,莹白的蛋清,红通通泛着油光的蛋黄,如果不是不合时宜的话,杨三月怎么的也得喝下几碗粥。

“小三姑娘,你这鸭蛋卖的肯定好,我娘一天不吃就想的慌。”

隔壁古大哥也将自己的摊子整理好了,各种竹编都整齐的摆放在一起,看着杨三月摊子前面摆着切好的咸鸭蛋咽了下口水说道:

“古大哥,那就借你吉言,你这竹编手艺也不错,一会儿肯定大卖。”

临近傍晚,虽然人少了一些,但还是有一些人出来买菜,往日这个时间,街道两旁基本上已经空了,但是今天却摆的满满的,倒是吸引了很多人前来。

杨三月的摊子上也迎来了她的第一位客人。

来人是一位穿着朴素的妇人,身边还跟着一个小男孩,年纪不大,看着摊子前面的咸鸭蛋直咽口水,但是妇人过来却并不是来买咸鸭蛋的,一开口就是问伞的价格。

“每一把伞的价格都是一样的,都是一百二十文。”

“这么贵,前面那条街才卖五十文,花色还比你这里多。”

“我的伞结实耐用,用个几十年都不会出问题。”

价钱这里,杨三月是考察过的,自己做的伞的确值这个价格。

妇人撇撇嘴,一个也就用个几年,花一百二十文太贵了,扯着依依不舍的小男孩就离开了,看着小男孩儿垂涎的目光,杨三月感叹自己终究还是心太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