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科举】漫漫长路 > 第39章 改变,认字

第39章 改变,认字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科举】漫漫长路!

李禾年纪大点之后王氏就每月固定给李禾二十文零花钱,有时候李三去镇上或者县里的时候会带上李禾,李禾也会用这不多的零花钱给家里娘和姐姐们买点吃的带回来或者买几刀纸用。

李禾摇摇头:“娘,我现在钱都用不了。我来是想跟你说......”

王氏看李禾犹豫的样子纳闷道:“说什么,莫不是想买支新的笔,我早就跟你说给你买支新的,你现在用的笔都有些秃了。”

李禾心想早死早超生,咬咬牙说道:“娘,我想教大姐读书认字。”

王氏的笑容有片刻凝固,过了一会儿她才嗔怪道:“你这孩子,净跟娘说笑话,哪有女郎读书认字的呀!”

李禾直视着王氏的双眼,那双眼睛透露出的坚定和决心让王氏意识到李禾不是在开玩笑。

王氏有些生气,她冷着声问:“是不是大娘撺掇你的,让她进来自己跟我说。”

李禾心知李大娘进来绝对没有好果子吃,遂上前扯着王氏衣袖,拉着声音撒娇:“娘~~,不是大姐跟我说的,是我想教大姐认字”李禾小心的看向王氏的表情,见她神色没有更坏,大着胆子说,“娘,不是没有女子认字的,像夫子的妻子和儿媳妇,都是认字的,尤其是村长的儿媳妇,听说打小就读书认字。”

看到王氏的表情缓和下来,李禾赶紧给王氏捏肩捶背,一边忙活一边说:“而且只是教大姐认几个字,也花不了多长时间,再说我现在读了书,日后去科举让人知道家里的姐妹都是睁眼瞎,也让人笑话。”

听到这里王氏开始面露犹疑:“真的吗?”如果涉及到三郎会被笑话的问题,王氏格外重视,虽然她不知道三郎说的对不对,但是确实很有道理。

李禾赶紧添把火:“家里读书的人家女郎都是认字的,更何况大姐没几年待在家里了,我现在年纪还小,将来大姐嫁人我也给她撑不了腰。要是认识几个字,大姐嫁人之后也好过点。”说着说着,李禾的情绪就低落了下来。

王氏看李禾这个样子,拍拍他的手安慰道:“天下女郎到了年龄都是要嫁人的,你长大了也是要娶媳妇的。”

李禾想到李大娘嫁人的时候可能也就十五六,要是运气不好怀上孩子,年纪这么小,怎么生的下来。

可是他留不住她,他要是年纪再大点,身体再好点,没准现在都已经去考功名去了,哪怕是个童生也会让大姐的日子好过点。

两年,最多只有两年了,他要让大姐有保护自己的力量。

“娘,我不想让大姐以后受委屈,正好我也要买新笔了,就让大姐用我那支旧的,练字就在石板上,读的书我这都有,也不用再另花钱。”

王氏虽然有点意动,但还是拒绝了李禾。

“你每天白天上课,下学还要写课业和练字,哪有时间教你姐姐读书,那不是耽误你的课业吗?”

李禾赶紧保证:“我每天就教大姐半个时辰,正好我也要复习,一举两得。”

该说的都说了,看李禾这么坚定,王氏只能说:“让我考虑一下吧,这事我会和你爹商量,你快出去玩吧。”

言尽于此,李禾知道再说下去王氏也不会马上答应,只好郁闷的走了出去。

只有王氏静静地坐在室内,长长的叹了口气。

等到了晚上睡觉的时候,王氏把这事跟李三一说,李三倒是觉得没什么,只有王氏担心儿子会受影响。

李三见状安慰道:“三郎一向都是个有成算的,你看他什么时候耽误过自己的课业,要我说,三郎心疼姐姐是好事,以后有了功名也好给大娘撑腰。”

看见王氏还是愁眉不展的样子,他又说道:“再说大娘要是认了字,再说婆家不是能找个更好的吗,以后没准还能帮衬三郎呢。”

王氏一想也是,而且她也不是不疼女儿,只是三郎在她心中更为重要罢了。

王氏既然已经想好了就不会拖沓,第二天就告诉李禾和李大娘这个事。

李大娘的眼中焕发出不一样的神采,李禾更是高兴,直接把李大娘拉到自己屋子里,把自己那支有点秃毛的毛笔和一本三字经交给李大娘。

李大娘捧着书和笔爱不释手,她不奢望自己能用笔墨写字,只是这样她就很满足了。

村长也是卖笔的,学堂里会备着一些物美价廉的毛笔防止上课的时候没有用的耽误功课。

王氏一直想给李禾买支好点的笔,可是每次都被李禾拒绝了,他认为与其去买能被替代的东西,不如买点纸墨更实在。

李大娘认字的动静不小,三娘四娘都知道了,四娘倒是无所谓,三娘倒是愤愤不平,也想认字。

可是家里的资源就这些,但是也不能厚此薄彼,于是就约定李禾教会李大娘之后再让李大娘教另外两个小的。

李三娘虽然还是觉得不公平,但是也知道这是最好的结局了。

就这样李禾每天下午放学都抽出来半个时辰教李大娘认字,因为并不涉及到讲解经义,所以一个月下来李大娘也认得七七八八了,只是字还练不好。

等到李大娘的学习告一段落之后,李禾也打算把以前自己一直想做的一件事提上日程,那就是给自己的三个姐姐取名字。

他一直觉得作为一个人连自己的名字都无法拥有,是一件十分悲哀的事情。

他本来可以给姐姐们取名字,她们也不会拒绝,但是李禾想让她们自己给自己取名,自己给自己一段新的生命,赋予一段新的意义。

李禾把这个事情跟李三和王氏说了,二人虽然觉得这在村里有点离经叛道,但是既然儿子提出来了,反正也不是什么大事,取了名字也不会上族谱,就由着他们去了。

李禾得到准信高兴地拿着一张纸去找李大娘她们。

因为三娘和四娘都是白天李大娘教她们,所以她们的学习进度有些慢,字还都没认全。

李禾把这个想法告诉李大娘,她先是有点惊讶,随后又表示要跟妹妹们商量一下,就把李禾赶出了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