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三国刘表之鲸吞天下 > 第8章 谋划

第8章 谋划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三国刘表之鲸吞天下!

“我儿曾言列祖列宗,告知明年太平道张角会发动叛乱,又赐下宝图以助成事。”

“那我等还需好好谋划谋划,既能保全宗族,又能从中取利才是。”

刘老太公深知危机之中也潜藏着机遇,若能把握,定能让山阳刘氏飞黄腾达,如日中天。

刘表虽然常年在外,经历着逃亡之苦,但往日名望依在,也有众多党人好友潜藏各地。

因此也有众多消息来源,所以对于朝政时局,也还是有些认知的。

“此事一方面需要通知朝中重臣乃至皇帝陛下,早做提防。”

“但我等一己之言,恐不为人所信,因此需找些亲近且位高权重之人,上书谏言方可。”

“另一方面还需通知亲近的世家大族暗自提防,以求自保,如此方能平稳地方,保境安民。”

刘表说着自己的想法,也寻求着刘父的建议。

“朝中之事可以拜托宗正刘焉,此人蒙皇帝信重。”

“而且同为先祖鲁恭王之后,百年前,他们这一支从兖州山阳迁徙到荆州江夏竟陵。”

“虽然树大分支,但依旧格外亲近,常年都有礼节往来,按辈分来算,宗正刘焉还是你的叔父呢。”

刘父听完,又说出一段往事秘辛。

“而且马上年关将至,以递送年礼之便,书信告知此事便可。”

于是刘父唤人送来笔墨纸砚,便在这宗祠之中,给刘焉写起书信来。

年节问候之外,讲到侄儿刘表日前归来,受了疫疾,得蒙先祖庇佑,安然醒转之事。

而后述说先祖借侄儿刘表之口,告知会有太平道张角等人图谋叛乱。

再之后又仔细讲述了刘表这些年流亡于外,对太平道的所见所闻,以为佐证。

最后提醒朝堂早做提防,提防可能发生的叛乱之事。

写好书信,刘父又掏出“山阳刘氏”族长印信,盖在书信末尾。

刘父写完给宗正刘焉的书信,又开始给亲近的世家大族写起书信来。

刘表见后,稍一琢磨,也开始写起书信来,只是略去了金光赐福这等神迹。

而是简单的讲述了历年来的所见所闻,近日重病垂危,蒙先祖庇护安然醒转以及先祖告知太平道叛乱之事。

只是书信的对象多了一些,首先是叔父宗正刘焉。

自己年少之时,多蒙这位叔父照料,只是后来因为党锢之祸,在这十来年自己避祸在外,却是再未曾见过这位叔父。

而宗正刘焉蒙皇帝刘宏信重,黄巾起义后又升任太常,日后更是推动“废史立牧”的发起人,随后成为益州牧,镇守一方。

打好关系,有他相助,日后在朝堂之上,说不得也能有诸般好处。

其次便是日后同为一方州牧的汉室宗亲刘虞以及刘岱、刘繇兄弟。

再其次便是昔日故交好友,八及之一的张俭,以及八厨之中的张邈,王考(又作王芬)与胡毋班几人。

除此之外,刘表还给此时尚是河南尹的外戚何进,日后的何大将军,也写了一封书信。

父子二人写完书信,便令福伯备好年礼,一并送出。

“景升我儿,年关将至,有何打算啊?”

刘父满怀期待的问道。

“孩儿暂时不出去了,奔走在外十来年,天各一方,今年且在家与父母妻儿一起过个大年。”

“而且陈氏十来年没回过娘家,明年年初正好又是陈氏祖父陈寔老祖八十大寿,到那时我再陪陈氏回家一起省亲。”

刘表说完之后,又说到近日的打算。

“另外明年会有太平道叛乱,此时还需寻些臂助,以为羽翼才是。”

刘父闻言,却是眼睛一亮。

“族中子弟,你有从子二人刘磐、刘虎,颇有勇力,可堪一用。”

“府中钱粮你也可任意调遣,至于羽翼爪牙亦或文臣武将却需你自己好好寻觅了。”

说完,刘父便拿出“山阳刘氏”族长印信,递到刘表手中。

“自党锢之祸以来,为父战战兢兢,维系山阳刘氏一脉,如今为父也已经老迈了,今后山阳刘氏就要靠你了。”

“不可,不可,父亲大人,非孩儿不肯担责,实乃日后多有战乱,孩儿尚需征战沙场,恐无心操持家业。”

“还望父亲大人再操劳些时日,待时局安稳,孩儿再接此重任。”

刘表连忙说道自己的担忧。

“也罢,我儿尚需专心朝堂应对时局,那为父就再操持段时日。”

刘父也未再坚持。

“此间忙完,你也先回去看看妻儿吧。自你病倒之后,琦儿、琮儿日夜为你祈福,陈氏也相继病倒。你也去看顾看顾他们吧。”

刘表听完,躬身拜别刘父,随后退去。

刘表离开宗祠,在刘父的授意下,刘表得了疫疾,得先祖赐福,让其匡扶汉室的消息,便慢慢传播开来。

再加上那一日,金光笼罩刘府的情形,很多人都有看到,于是在高平县乃至山阳郡及周边郡县,慢慢便又多了很多神乎其神的版本。

刘表辞别刘父,回到房间,此时刘琦、刘琮兄弟俩正陪着母亲陈氏说着话语,梅、兰、竹、菊四姐妹则侍立一旁。

见得刘表归来,陈氏几人连忙起身相迎。

刘表快步向前,扶着还有些病弱的陈氏再度坐下。

“劳烦夫人担忧了。”

坐定之后,看着陈氏以及刘琦、刘琮兄弟俩,刘表心中无比满足,果然还是家人在旁,更觉安心啊。

看着如今已经十五岁,酷似自己当年模样的刘琦,以及如今六岁的有些怯生生的刘琮。

刘表顿觉愧疚不已,两个孩子都这般大了,自己陪伴他们的时光都还不足一掌之数。

也暗自盟誓,定要强大起来,如此才不至于被人左右命运,以致于妻离子散,天各一方。

随后刘表又考较了考较刘琦、刘琮兄弟俩的课业。

刘琦自三年前,拿着父亲刘表的名刺(名片),拜得天下鸿儒郑玄(字康成)为师,如今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皆为上中之绩。

刘琮因为年幼,目前则还在宗族私学中识文断字,学习六艺中的基础课程。

考较完课业,刘表便说出了,不在外出,在家过年以及明年年初去颍川陈氏省亲的打算。

刘琦、刘琮兄弟俩听后自然欣喜若狂。

一直都在听母亲讲,父亲以往的各种传奇经历,这么多年来却着实难以见得父亲一面,敬佩崇拜之余,着实有些许陌生。

如今父亲不再外出,两个孩子确实多了几分孺慕之意。

陈氏听得此言,泪水不经意间流下。十数年间从未回过娘家,可是又有谁是不思念自己的父母亲长的呢。

虽然常年与家中有书信来往,但这十来年着实未曾回过颍川许县老家一次。

十来年时光,自己印象中和蔼的祖父、疼爱自己的父母、以及年幼的弟弟,他们的模样在自己脑海中都已慢慢变得模糊了。

刘表这些年常年奔逃在外,自己既要操持家业,又要抚育幼子,不得不让自己变得坚强,以此来减少对家人的思念。

此刻听得刘表所言,陈氏泪水瞬间滚落,似乎要将这十数年来的委屈也一并哭诉出来。

刘表一只手将爱妻陈氏拥入怀中,另一只手朝后轻轻摆动。

刘琦、刘琮兄弟俩与梅、兰、竹、菊四姐妹应声告退,并轻轻掩上房门。

“哭吧,哭吧,哭出来就好了,为夫日后再也不让你受委屈了。”

刘表一边轻轻拍着陈氏后背,一边轻声安抚道。

陈氏瞬间嚎啕大哭起来,以致于刘表胸前都湿了一片。

过得良久,仿佛多年来的委屈都已被哭诉出来,陈氏方才慢慢平静下来。

刘表这时轻轻拭去爱妻眼角的泪痕。

“丹儿,这些年来,真是苦了你了,放心今后一切有我。”

原来刘表爱妻陈氏却是名唤陈丹。

平静下来的陈氏,听得刘表话语,看着眼前日思夜想的夫君,瞬间破涕为笑,轻轻点头。

俗话说男人是树,女人是藤,陈氏坚强了这么多年,此时听得夫君话语,坚强的内心,仿佛瞬间被融化。

陈氏只觉心中滚滚热流涌动,却又令人无比安心。

过得片刻,陈氏似乎突然想起什么,忙坐直身子,开心的说道。

“对了,我先给爹爹他们写封书信,告知我们明年年初回家省亲之事。”

说完陈氏便来到书桌前,研磨挥毫写上一封家书。

大致写上近日山阳刘氏的情况,夫君刘表安然醒转的喜讯,以及年后回家省亲之事。写完之后又命人星夜送往颍川陈氏。

忙完这些,陈氏再次坐到刘表身旁。

却是将山阳刘氏族人,田产,佃户,商产,亲近宗族等情况,都一一与刘表细说,如此也让刘表对宗族情况更多了几分把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