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灵泉娘子力拔千斤 > 第44章 请人去干活

第44章 请人去干活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灵泉娘子力拔千斤!

林一岳已经十二岁,林二峰十岁了,他们觉得自己太大了,早就过了读书的年纪。

林广生是六七岁就去启蒙了,林广生和林一岳一样大,现在人家都读了五六年了,他现在去读,哪儿跟得上?

他们想着,让弟弟妹妹们去读书,他们俩去帮忙摆摊在家里做粉条,家里的日子一样能过好。

爹娘也不会亏待他们。

林平安直接一巴掌拍在桌子上:“不行,你们大是大了点,可你们聪明懂事儿,就算不能考科举,去学几个字,以后出门也不至于被人骗了。”

很多百姓不识字,出门的时候就容易被人骗,之前还有个人被人抓去当替死鬼认了杀人的罪名,死的时候才明白过来,但那时候喊冤都晚了。

他虽然更疼爱闺女,但这都是他的孩子,他都疼,不能看着其他孩子过的好了,大儿子和二儿子还是泥腿子,一辈子没有大出息。

“你们听话,到时候摊子上,爹能忙的过来。”

林平安觉得他只要再勤快一点,就可能忙得过来。

林一岳和林二峰却觉得未必忙得过来,人家别的摊子上都是两三个人在忙的。

他们都这么大了,过几年就能说亲,哪能去读书看着爹娘辛苦?

他们俩这么一说,林三川也觉得不好意思,过来说:“爹,娘,我也不去了吧,我也不小了,让弟弟妹妹去吧。”

“要是我们想识字,等弟弟妹妹学会了,晚上回来教我们认识几个字也就是了。”

他和二哥一样大,不能不懂事儿。

林平安是又高兴又生气,孩子们太懂事儿了,但这样对以后的前程不好。

孩子们还小,不懂这些,他是大人,他明白。

刘四娘也说能忙得过来,让他们尽管去读书。

她其实也是想争一口气。

凭什么大房家唯一的儿子可以去读书,可以看不起她的孩子们?

她的孩子也去读了书,肯定比广生读的还好,到时候看大房还怎么用广生读书的事儿光明正大跟他们要钱。

林湘湘看他们争来争去的,想着这家人还真是会为其他人着想,就是太有牺牲精神了。

“爹,大哥二哥三哥,你们别争了,到时候让爹爹请个人帮忙看摊子就是了,家里都能请人,摊子上肯定也能请人啊。”

请人也花不了多少钱,何必纠结这些?

林一岳说:“可是请人不也得花钱吗,到时候家里赚的就更少了。”

林二峰和林三川也跟着点头。

在他们看来,长期请人做事,实在是太花钱了。

他们都不敢想,那可是城里的铺子才能请得起人。

但林平安和刘四娘却觉得这是个好主意。

自打家里请了陆大嫂来帮忙,还请了林果子帮忙打柴,他们就觉得请人做事也没以前想的那么可怕了。

花点钱就能让家里的孩子们少受累,这就比什么都强。

家里孩子都懂事儿,以前干活太多,都累得面黄肌瘦的,他们有了点钱,就想孩子们养好身体,免得小时候累得太厉害,以后长不大。

“行,还是乖乖聪明,到时候就请人来摊子上帮忙,就是这人得好好选。”

他们还怕手艺被人学会了,更怕找的人不行,偷奸耍滑的,影响了生意。

林湘湘说:“爹你慢慢寻摸,不过我觉得果子哥哥就挺不错的,人老实,干活勤快,而且家里也需要钱。”

林果子年纪不大,但是干活很勤快,人也确实不错。

只是他年纪太小,没人愿意请他干活,就算请了也不会好好给工钱。

这么小的孩子去给人干活,能给他管一天三顿饭就不错了。

林平安和刘四娘都觉得林果子不错。

只是这是家里第一次请人在摊子上一直跟着干活,他们还真有点怕。

不是他们小人之心,只是这酸辣粉是他们家的手艺,万一被别人学去了可怎么办?

林湘湘笑道:“爹你就让他收拾桌子洗碗筷就是了,还有,不会做粉条,就算会做酸辣粉也没用啊。”

其实她觉得,他们以后可以找个靠山,把做粉条的作坊扩大,跟人合作做生意。

他们就不用自己出去摆摊子,直接把酸辣粉的手艺传出去,谁想开摊子都行,他们只管卖粉条。

只管出货卖粉条,赚的肯定也不少。

她这几天看司马卿家里就不错,但就是不知道他们家到底能当多大的靠山,也怕这想法说出来后家里人接受不了这么超前的思想,所以就闷着没说。

现在司马家要来这里开私塾,以后熟悉了,就可以摸摸司马家的底,看能不能合作。

从这段时间的相处来看,司马家还不错,最起码司马卿和何伯的人品就不错。

林平安和刘四娘都恍然。

也对,酸辣粉的秘诀其实就在粉条,没有粉条,就算会做也根本做不出来。

他们握着粉条的秘方,还怕什么?

“还是乖乖想的周到,一下子就说中了点子,不过这粉条的配方咱们全家可得保住,千万别让外人知道了。”

几个孩子都使劲点头,保证不说出去。

这可是家里安身立命的本事,以后要传给后代的,绝对不能说出去。

林平安决定先带林果子去试着干几天,要是真的可以,就带他干。

要是不行,就换其他人。

反正私塾盖起来也得年后了,年前这段时间还是得带着孩子继续摆摊。

多赚点钱,孩子们读书还有很多用钱的地方。

一家子商议好了,赶紧吃了饭,数了数今天的收入。

现在酸辣粉的收入少了一点,但是熏豆腐干和红薯干卖的却是越来越好,一天能收入一千二百来个铜板。

这么多的钱,去掉成本,也能留下差不多一半。

刘四娘把钱都存在罐子里,一串一串的数好串好,等着年后盖房子用。

他们赚的多,但家里用钱的地方更多。

房子要盖,家里孩子多,以后还得给孩子们盖房子,读书要用钱,还想留些钱买地。

家里有了地,才能有源源不断地收入。

不过想到孩子们以后能去读书,还不用走那么远,能省下不少功夫和钱,林平安和刘四娘还是高兴地睡不着觉。

林湘湘在自己的小床上,垫着新褥子盖着新被子,听着两人嘀嘀咕咕,慢慢的进入了梦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