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三国,召唤烽火狼烟 > 第17章 汉灵帝刘宏的谋划与准备

第17章 汉灵帝刘宏的谋划与准备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三国,召唤烽火狼烟!

刘宏亲自下场,将跪伏在地的二人扶起来,一手搀扶一个,往矮几后落座,又亲手给他们茶盏中斟满了......额......嫣红的葡萄酒。

“此乃西域进贡之物,酸甜可口,不可不尝!”

刘焉:?????谢陛下!

刘虞:(\/(°∞°)\\\\)老夫才说看走了眼,你丫就在这么重要的场合,从茶壶里倒出了葡萄酒?

这合适吗?

“刚刚刻意让你二位在三公之后入云台阁,显然有些消息你们还不知道。”

刘宏给自己也倒了一杯葡萄酒,一饮而尽,满意地舒了一口气,才接着道:“太傅袁傀让朕即刻尽起禁军和北军五校,去中原地区讨伐黄巾贼,而太尉杨赐坚决反对。你们怎么看?”

刘焉没说话,小口饮着手中的葡萄酒,眉头紧锁似乎正在沉思。倒是刘虞心直口快,直接拱手开口了:

“陛下,此二人皆是狼子野心。”

刘虞面色严肃道:“袁家根基在汝南(今河南驻马店),如今颍川一带已经有战火,汝南恐怕更甚,袁傀此举是置天子安危于不顾,妄想借禁军去救援他汝南!”

刘焉此刻也跟着开口了:“陛下,那杨老太尉反对陛下出兵,看似以陛下安危为重,其实同样是出于私心。

黄巾势大,但主要在冀州、豫州、兖州一带,他杨赐的弘农(今陕西华阴)身在京畿,没有黄巾之祸,只要雒阳不失,雒阳以西的弘农无忧矣,且任由黄巾荼毒,中原世家必然损失惨重,皆时他弘农杨家毫发无损,势力必将更上一层楼!”

刘宏笑着点头:“朕也是这么想的。所以,袁家出兵之策,和杨家不出兵之策,朕都不想听!

朕有另一个想法,需要二位皇兄、还有遂高鼎力相助!”

刘虞和刘焉对视一眼,眼神中都充满了诧异。

在得知这个只会贪图享乐的昏君狗皇帝,其实本质上并不是一个昏君,他是在忍辱负重,想着法子与世家撕逼后,刘焉刘虞都还没从震惊中回过神。

现在皇帝又有幺蛾子了?

“何进愿为陛下赴汤蹈火!”

刘焉刘虞还没反应过来,蹲在门口踩蚂蚁的何进已经是热血沸腾了。

终于想起俺来了,终于想起俺来了。

他娘的,这种被人需要的感觉真是太好了!

全身甲胄的何进“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大声地向着皇帝妹夫表达忠心。

刘焉刘虞刚坐下,此刻也不得不再次起身,在一旁跪下,对刘宏开口道:“愿为陛下赴汤蹈火!”

“明日朝会,朕将拜河南尹何进为大将军,节制整个京畿地区戍卫之兵。同时派出北军五校,于雒阳都亭屯之,日夜操练,以备不时之需。

同时,又自函谷关、大谷、广城、伊阙、轘辕、旋门、孟津、小平津等各京都关口,设置都尉驻防;下诏各地严防,朝廷鞭长莫及,命各州郡准备作战、训练士兵、整点武器、可以适当招募兵马以作自保。”

刘虞心头一沉,皇帝以京畿为重的布局并无不妥,但命令地方州郡自己招募适当兵马以作自保这点,却是大不妥。

这个适当,到底怎么界定?

如刘宏前面所言,黄巾贼寇只是癣疥之疾,若是让地方官员有了兵权,势必尾大不掉,这才是真正的麻烦事。

只是刚要开口劝谏,却被身旁的刘焉死死拉住袖子,刘虞回头,发现刘焉在不停地给他使眼色,无奈,刘虞放弃了劝谏,闭口不言。

“臣,叩谢天恩!”何进可就高兴坏了,自从妹妹当了皇后,这升官简直像坐了火箭,现在更是一跃成为大将军,美滋滋?*??(ˊ?ˋ*)??*?

“对了,朕还打算广纳贤才,你们回去之后,把消息传出去,众将领的子孙及民间有深明战略的人,都可以到公车署接受面试,若有才能,朕也不吝封赐!”

皇帝要猛抓兵权了!

刘焉刘虞顿时明白刘宏此举的用意,同时开口道:“遵旨!”

“朕还打算废除刺史,重新开州牧!”

刘宏又是一记惊雷,炸得几人头晕眼花,耿直的刘虞当场就跳了起来,只是还没来得及反对,就被刘宏给按回去了:

“皇兄稍安勿躁,且听朕说完。”

刘宏面色潮红,铿锵有力道:“幽州、并州、扬州、交州、益州、凉州,是环绕我大汉的六个边境州郡,将京畿和中原包围在其中,朕打算在这几个州安插我汉室宗亲,为我大汉永镇边疆,一旦中原有变,也可以起兵以应对时局。”

刘虞头晕目眩,还是准备站起来反对,只因为州牧之权太大了,几乎相当于裂土称王。

逆子说的对,这玩意就是一个败坏祖宗基业的昏君!

只是刘虞还没说话,刘宏又开口了:“只是这废刺史行州牧的建言,需要二位皇兄出个人,在朝会上提出来。”

刘宏眼神带着期待,看向两个皇兄。

昏君的黑锅朕都背得,你们将来都是裂土的州牧,这么大好处,背个黑锅不过分吧?

在刘宏的设想里,黄巾起义来的正当其时,最好闹得再凶一些,杀得再狠一些,将中原地区根深蒂固的世家门阀,通通犁一遍,他再出兵犁庭扫穴。

皆时,天下世家至少有六成死在黄巾之乱,剩下的世家也将会元气大伤,而没有经历战火的京畿之地,就是皇权和世家最后的决斗场。

最好的结果就是两败俱伤。

刘宏还年轻,他今年才二十八岁,正是青春正茂的时候,他有信心,也有足够的时间,来收拾这一切的支离破碎。

当然,还有另一种结果,那就是狗急跳墙的世家门阀,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干掉了他这个大汉天子,重新选出一个代理人,这也不无可能。

刘宏对于这个结果已经有了预判,并且做了安排。

划大汉六边州,以刘家宗亲为州牧,总揽一州。

若是将来他刘宏与世家的争斗失败,这六个州牧,就可以直接起兵,以清君侧平乱臣的名义,直接发兵中原!

不是封王,却胜似封王。不论最后如何,天下还是我刘家的,我刘宏必然在太庙中,香火不绝,这,就够了!

至于他刘宏若是成功解决了世家,这个从大汉开国就存在的心腹大患,而这六个宗亲州牧,会不会在边境趁乱裂土封王?

刘宏表示问题不大。

真到了那一步,朕的功绩与威望,将超越大汉厉代先帝祖宗,与太祖孝武比肩,区区边境宗亲,听话则还罢了,若是不听话......

此刻的刘宏意气风发,眼神里闪烁着光芒。

家国大义压头顶,不管是刘焉还是刘虞,都觉得头大如斗,只觉得这个狗皇帝还是昏庸一点的好,特么的突然之间就出息了,压力居然给到了自己,这谁受得了?

刘虞还在挣扎,想着如何劝谏皇帝收回分封州牧的想法,刘焉却在旁边直接叩首了:“臣不才,愿为陛下马前卒,推行废刺史立州牧之事。臣愿为陛下分忧,愿自领交州牧!”

刘焉心惊胆战,从刘宏话里话外,都听出了小皇帝要和世家同归于尽的想法,刘焉这个老六,自知躲不过去了,便干脆直截了当地认领了这个黑锅,并且主动向皇帝讨要了交州牧一职。

交州在哪儿?

东汉初,汉廷改交趾刺史部为交州刺史部,治所龙编(今越南北宁),辖区相当于今天的广西、广东全境以及越南中北部。乃是大汉十三州刺史部中,最南最偏和最远离中原的一州。

说句不好听的话,此刻的交州,官府登记在册的汉人还没林子里的猴子多,真正的地广人稀,穷的一批。

刘焉这个老六,明显就是想躲开漩涡,远离中原是非之地!

“皇兄别想了!”刘宏似乎早有打算,欣慰地看向主动站出来背黑锅的刘焉,开口道:“交州贫瘠不堪,皇兄才能不可如此糟蹋,朕打算封你为益州牧!”

刘焉想讨要的交州,刘宏其实是打算封给自己的幼子刘协的。刘宏即将与世家背水一战,作为刘宏最喜爱的幼子,刘宏想让刘协远离是非之地,富贵一生也挺好。

而益州天府之国,物产丰富,更是占地辽阔,辖区相当于今天的四川、贵州、云南、重庆,四省之地,可谓真正的帝王之基。

刘焉在那么一瞬间,脑海里浮现出了一丝不太成熟的想法。

“臣叩谢天恩!”

刘宏又看向还一脸便秘的刘虞:“卿可为幽州牧!”

“臣可为天子镇守幽州边境,但绝不受州牧!”刘虞叩首谢恩。然后梗着脖子,表示绝对不接受幽州牧。

忠君爱国不假,但乱政不受。这就是刘虞的回答!

刘宏自是知道刘虞的秉性,不然也不会将自己全盘打算尽数告知。反正以刘虞在幽州的威望,领幽州牧是迟早的事,刘宏直接无视了刘虞死了儿子一般的表情,接着道:“州牧不白拿,左右朕卖官鬻爵的名声已经打出去了,不如再挣一波,不光是边境六州的州牧,中原之地,如青州、兖州、冀州、徐州、徐州、荆州等,已经被黄巾打烂了,倒不如拿出来换钱,和边境六州一起,通通明码标价,十万万五铢钱,可买一州之州牧!”

“陛下万万不可!”

刘虞目瞪欲裂,连忙开口阻止。

刘焉同样吓坏了,他娘的,你卖就卖吧,你把益州也卖了,老子这个还没上任的益州牧,上哪儿去给你整十万万五铢钱?

刘宏哈哈大笑,似乎很满意两位皇兄的表现,一副一切尽在掌握中的表情道:“两位皇兄别急,你们的州牧不需要花钱,只是走个过场。朕真正要卖的,只是中原的州牧,左右这些地方正在闹黄巾,卖了也就卖了,让那些上任的州牧去和黄巾狗咬狗吧,朕搜罗一波钱财,正好壮大三军!”

“臣......遵命!”刘焉松了一口气,不用出钱,白得一个益州,还能说啥?再多说一句话,都是他不知好歹了!

眼看刘虞还要逼逼,刘宏直接打断:“你家幼子刘和已有孝悌之名,朕打算征辟为官,日后若有能力,朕也许以一州牧之,卿以为如何?”

刘焉看向刘虞的眼神,全是满满的嫉妒之色,他娘的,一家两州牧,你们要翻天啊?

只有当事人刘虞,眼神中全是惊恐。

我那个逆子,天天琢磨造反,这八字还没一撇呢,就已经在按一万骑兵的规模在准备了。老夫一文钱都不敢给他,生怕他拿去招兵买马。陛下您可倒好,不仅想给他官当,以后还想给他一州之地作为根基。

皇帝你假酒喝多了吧?

这玩意孝顺?

他孝起来承都害怕呀!

陛下三思啊!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