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三国,召唤烽火狼烟 > 第25章 双方妥协,拜将出征

第25章 双方妥协,拜将出征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三国,召唤烽火狼烟!

听了刘虞讲述了今天雒阳城中发生的事,刘和只觉得头大如斗。

事情的经过吴用已经禀告过了,全是阴十五自作主张,但那两首五言将刘和孝悌之名传得沸沸扬扬,现在想撤回已经来不及了。

刘和知道自己这是出名了,而且孝悌之名符合大汉普世价值观,加上刘和的身份,就让他的声名传得更加沸沸扬扬。

火出圈了属于是。

可惜这个年代没有直播,不然靠带货分分钟就能富可敌国。

出名的后果很严重,麻烦已经出现了。

这才第二天,皇帝就已经注意到了他,并且打算征辟他为官,这明显与刘和猥琐发育当个老六的初衷背道而驰。

而老爹刘虞不知道又是吃错了药还是吃错了醋,非要逼着刘和作一首写父亲的诗,不然就当场自刎,让他孝悌之名灰飞烟灭......

刘和快疯了。

写母亲的诗刘和随便一想就能背出一大把。但关于父亲的诗,刘和想了半天,只记得一首《别父》,一首《示儿》。

但这两首......哪一首都不合适。

前者是祭奠亡父,后者是亲爹给儿子留下的遗言,不管哪一首,刘虞听了都会当场拔剑攮死他这个逆子。

刘和无奈,最后也是费了好大的精力,浪费了无数口舌,才将刘虞暂时稳住。

“佳句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刘虞一直念叨着这两句话,突然一个激灵。

“又上了那逆子的当了!”

“狗屁的佳句偶得之,这两句难道不是佳句?还不是脱口而出?”

刘虞转身拔剑,而逆子刘和的身影早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此时的刘和已经一路小跑来到了自己的书房,吩咐陈二点起油灯之后,便开始仔细查找起来。

只是片刻功夫,刘和就找到了。

一本写着《五言诗集》的线装书,在中间部分缺少了两页。

这是刘和在穿越之初,就开始记录整理的,大多都是前世记忆里的一些东西。刘和也是害怕自己在汉代生活太久,被社会同化从而忘记了自己穿越者的身份。

这本《五言诗集》,就是刘和整理记忆的产物。

刘和就感觉脑袋更疼了。

阴十五这家伙乱翻我书房,没看到什么不应该看到的吧?

比如《母猪的产后护理》,《公猪阉割的好处》之类的?

.........

一夜无话。

孙思邈的伤口经过高度白酒清洗,果然没有出现发炎的征兆,于是席君买的外科手术顺利进行。

期间刘和又提出了无菌处理的理论,和用针线缝合伤口的建议等。亲身经历过高度白酒消毒神奇之处后,孙思邈这回没再犟着要先试一下。

而刘和也亲眼见证了一场中西结合的外科手术。

小刀割开伤口,血流如注,孙思邈果断出手以银针刺穴,竟然神奇地止住了流血。

箭矢拔出后,席君买脉搏消失,当场没了呼吸,孙思邈不慌不忙,指挥两个医匠以推拿之术成功将其救回。

随后就是清创和消毒,缝合伤口。

因为伤口太深的缘故,刘和还插了一根消过毒的麦杆,用来排出脓血。

一场手术下来,孙思邈收获满满,见识了从未见过的医学新领域,童子用来记录的竹简都快抱不住了。而刘和成功救回心腹大将,也为以后救治伤兵积累了经验。

孙思邈与刘和都很高兴,这是一个堪称双赢的局面。

只有席君买,手术过程中因为没有麻醉剂的原因,疼醒了三次,都被陈二面无表情地用榔头砸晕过去,满头大包。

接下来的日子里,刘和的生活就乏善可陈了。

除了老爹刘虞每天过来催更一下外,便是和孙思邈讨论一下医术。

刘和对医学一窍不通,但还是能通过超越时代的见识,将孙思邈这老头唬得一愣一愣的,最后居然干脆在刘府住下了。

在医疗条件匮乏的古代,有个神医当邻居,安全感简直爆棚,刘和自然不会拒绝孙思邈,还给安排了最好的院子,一应所需,全部无条件供给。

除此之外,就是牵招也来了。

牵招的老师乐隐,是司空张温的一个从事,这次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就被新任大将军何进征辟进了军中,随军开赴汜水关一带驻扎。

老师一走,乐隐府上只剩下孤儿寡母,一屋子的女眷,牵招在那儿待的实在有些尴尬,便和师娘辞行,打算先回安平国老家看看,临行之前,也专程来刘府向刘和告别。

送上门来的名将,刘和能给放走咯?

都用不上吴用的蒙汗药,直接就是一顿烧烤配烈酒,将没有任何防备的牵招放翻。

随后日夜招待,盛情难却之下,根本不给牵招告辞的机会。

而与此同时,朝廷之上的消息,也源源不断通过黑衣人刺探,加上刘虞的只言片语,送到了刘和耳中。

弹劾宦官,请诛十常侍的郎中张钧,被皇帝刘宏下令腰斩,朝堂之上关于讨伐宦官的声音顿时为之一空。

在对付宦官这个问题上,大多数文武百官在很多时候都能不约而同地达成统一战线,毕竟利益一致。

若是在以往,张钧上奏之初,就会有一堆附议的奏章递到皇帝桌案之上,同还还会有一些官员以请辞等手段,来威胁皇帝。

天子为尊不假,但也要靠我世家子弟出仕为官,帮你这个天子牧民。没有我们这些打工人,你皇帝屁都不是!

虽然最终分股份的目的达不到,但皇帝迫于世家的威慑,文武百官上下一心的逼宫,总是会做出一些这样那样的利益交换,来达成双方的妥协。

升职加薪完全没问题。

谁也没想到,皇帝这回居然如此硬气,直接将上奏的郎中腰斩于市。

若是以往,肯定会引发一场大规模的逼宫,天子暴虐无道之类的言论喧嚣直上,请天子下罪己诏的奏章能把刘宏直接淹没,甚至大朝会的现场,搞不好还得撞死几个两千石以上的官员。

直接将刘宏钉死在昏君暴君的耻辱柱上。

但这回显然不一样。

黄巾之乱,已经祸及青、幽、冀、兖、徐、扬、荆、豫,等八州之地,距离京师雒阳最近的黄巾军,已经打到了颍川郡,各个世家大族,都在黄巾之乱中损失惨重。

现在不是皇帝求着世家帮忙治理天下,而是世家求着皇帝出兵拯救自己的家族。

功守易形了!

一个郎中张钧被腰斩于市,根本没有掀起什么波澜,面对油盐不进的皇帝,被逼急了的世家,在太尉杨赐的带领下,果断地选择了......

捐钱捐粮捐兵。

而苟了好几天的老六皇帝刘宏,终于出面了,大手一挥,将世家贡献出来的钱粮私兵通通没收,打了所有世家一个措手不及。

还不等世家大族们有所反应,刘宏抢先一步下了一道诏书,尽出北军五校之兵,加上民间乡勇义士,共计十万大军,出兵镇压黄巾贼。

黄巾肯定要讨伐的,任由他们打下去,只会把天下打得支离破碎。对此,世人眼中的昏君刘宏,有着清醒的认知。

只是到底该什么时候出兵,刘宏也有着一个清醒的认知。

等黄巾已经成了气候,将世家屠戮到一定程度。等世家大族再也忍不了,要绕过他这个天子,自己动手出钱出粮出兵去讨伐之时,就是一个最好的时候。

世家藏匿的私兵和钱粮被刘宏席卷一空,世家在京畿之地的实力进一步削弱,刘宏终于决定出兵了。

被皇帝摆了一道的世家大族们,自然不会忍下这一口气,纷纷上奏保举出征将领,想要插手北军五校的兵权。

对此,不想直接撕破脸的刘宏,默认接受了世家举荐上来的统帅,拜卢植为北中郎将、拜皇甫嵩为左中郎将、拜朱儁为右中郎将,持节调动军兵,讨伐全国黄巾贼寇。

但刘宏也不是没有对此做出反击,对三大中郎将麾下军官,都安插了宗室子弟或者出身非世家大族之人为官,用来分化制衡。

光和七年二月二十九日,正在与牵招撸串的刘和就在一脸懵逼的状态下,接到了受封为骑都尉,随右中郎将朱儁,出征颍川的诏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