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三国,召唤烽火狼烟 > 第37章 黄巾军

第37章 黄巾军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三国,召唤烽火狼烟!

波才是黄巾大方渠帅之一。

按道理来说,黄巾起事后,整个太平道的信徒开始转为军事化,波才这个大方渠帅的地位,仅仅只在三位将军(天公将军张角、地公将军张梁、人公将军张宝)之下。

那怕是曾经地位特殊的神上使,在传教收信徒时拥有超然地位。但随着黄巾起事之后,曾经的太平道信徒成为士兵,作为一方渠帅的波才,地位也应该是处于超然才对。

但很可惜的是,黄巾军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内卷那也是相当严重。波才是渠帅不假,但像他这般的大方渠帅,整个太平道黄巾军里,有三十六个。

同在豫州境内的,都有六个。

豫州刺史部下辖两郡六国,正好每个郡国都有一方渠帅。而波才就是豫州汝南郡的渠帅。

说实话,二月初在汝南起兵的时候,波才是非常顺利的。

因为汝南是天下第一大郡,人口数量在大汉十三州一百零五郡中,是排第一的。仅是官方记录在册的人口数量,都有将近三百万人,就这还没算世家豪强隐匿的人口数。

所以凭借麾下一万多太平道信徒的基础,到二月中旬,仅仅半个月的时间,波才就拉起来了一支五十万的大军。

没错,是真真切切的有五十万大军。

不是那种号称的五十万!

之所以波才会有如此庞大的军队,主要是因为黄巾军采取了封建社会农民起义军都惯用的伎俩。

裹挟百姓!

一人是黄巾,全家都是黄巾。而黄巾以方为单位,将治下之民通通军事化管理,可谓全民皆兵。

如此前提下,在人口天下第一的汝南郡,波才能拉起五十万大军,一点也不稀奇。至于这五十万大军当中,老弱妇孺有多少,真正能打仗的青壮又有多少,那就只有波才这个渠帅才知道了。

不,说不定波才也不知道。

反正汝南最为富裕的几座大县,包括汝南治所平舆(今河南驻马店市平舆县,)波才是一座也没打下来,反而损兵折将丢了不少人马。

汝南郡内能打下来的县,波才已经全部拿下了,不仅收获了大量兵源粮草财宝等,还收了几员官军的将领,被波才引为心腹大将。

但治所平舆,波才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城高池深也就罢了,汝南袁家在此经营多年,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他波才带着大军一到,平舆城内竟然突然就冒出来了一万多装备精良的袁家私兵。

波才在平舆城下空耗了半月,五十万大军人吃马嚼,抢来的粮草很快支撑不住。攻城又攻不下,不得已,波才带领麾下转战北方陈国(今河南淮阳县)。

陈国的渠帅,就是那个告密叛变的唐周!

现在这人投靠了朝廷,黄巾匆匆起事,陈国这一大方,张角并没有来得及重新派来一位得力干将统领。在汝南发展到瓶颈的波才,果断选择了进军陈国这一黄巾空白地带。

只是波才到了这里之后才发现,已经有人先他一步,抢占了陈国。

正是颍川郡大方渠帅彭脱!

颍川郡世家林立,豪强遍地,家家户户构筑邬堡抗击黄巾。彭脱在颍川过的比波才更难,这才打起了陈国的注意。

先来后到,彭脱已经打下了陈国治所陈县(今河南淮阳县),二人同是大贤良师麾下,总不能同室操戈吧?

于是二人一合计,两方人马合为一方,再加上全取陈国百姓裹挟为兵,数量已经将近百万。如此数量的大军给了波才与彭脱无比的信心,二人便掉头直取颍川和汝南。

波才不信颍川这么难打,彭脱不信汝南袁家这么能守,于是二人干脆交换了领地。

彭脱带五十万大军取汝南,波才率五十万大军攻颍川。

彭脱那一路黄巾兵马战况如何,波才不太清楚,但他这一路堪称势如破竹。一路沿着颍水(今颍河)长驱直入,连续攻破颍阴(今河南许昌市魏都区)、颍阳(今河南登封市下辖东华镇)两座大县,最后在颍川治所阳翟(今河南禹州市)才被阻拦下兵锋。

但颍川毗邻京畿,历来都是富庶之地,曾经的黄帝诞生于此,夏禹建都于此,各个世家大族的姓氏发源也在颍川,这造就了颍川的繁华。

而颍川境内,颍阴、颍阳两座富裕的大县被波才拿下,再加上陈国的粮草,即使有五十万大军日夜消耗,但波才现在根本不慌。

让部将管亥、刘唐,统领三十万大军围住阳翟连日攻打后,波才自己带领二十万大军绕过阳翟,直接进逼京畿。

进军途中。波才携二十万黄巾,以铺天盖地之势,直接打下了阳城县(今河南登封市告城镇王成岗)。

(颍川郡的阳城县,也是曾经的夏朝首都所在地。)

打下阳城县后,波才没有停歇,带着二十万大军继续前进,直到抵达轩辕关。

没别的意思,波才就是想试一试京畿的防御。

若是轩辕关有攻克的可能......

那大贤良师对不住了,俺波才也有梦想......

波才早就收到情报,雒阳的小皇帝早在二月初,他们黄巾刚刚起义的时候,就加强了司隶边关的防御,所以这次进兵轩辕关,波才本就没有报太大希望,也就是试上一试。

若能攻则攻,关破之日,大军直取京畿;若是不能攻破,那就掉头撤兵,来日方长。

本以为会经历一场血战,波才甚至都做好了伤亡过半的准备,毕竟裹挟而来的百姓,在他眼里根本就是招之则来挥之即去的消耗品。

死多少也不会心疼。

只是让波才始料未及的是,他才将兵马带到轩辕关外不远处。

轩辕关的城门,就出乎意料地打开了!

一个红脸汉子带着和波才同样懵逼的表情,二人隔着一箭之地,遥遥对视。

“杀杀杀!”

波才麾下第二猛将秦明,顿时按捺不住。他也曾是汉军将领,熟知战阵之道,深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道理。眼看城关门洞大开,来不及请示渠帅波才,手中一条狼牙棒挥舞间大吼一声,便直接策马冲了出去。

秦明的副将黄信顿时也急了,大吼一声“师父!”,手中一柄九尺长的斩马剑一拍马背,整个人也跟着冲了出去。而秦明黄信二人所统领的黄巾骑兵见状,皆是目瞪口呆没反应过来。

黄巾大将韩忠凑到波才身边,急切开口道:“渠帅,秦明黄信莽撞,恐中汉军奸计啊?”

波才勃然大怒,一把抽出腰间佩刀,踹开韩忠后大声发号施令道:“我方泰平军听令,全军出击,攻破轩辕关!”

是的,张角领导的太平道黄巾起义,他们的军队其实叫泰平军,取自天下泰平,也来源于泰平道(太平道)。所谓黄巾军只是因为他们头裹黄巾,才被普遍如此称呼。

(土黄色,是当时最便宜且最容易获得的布料颜色,一般都是最底层庶民才穿。)

波才作为一方渠帅,统领数十万人,转战郡县连番攻城略地,那对战机的把控自然不差。

现在虽然不知道轩辕关的城门为何突然打开,但波才明显就感觉到了,这是一个机会,一个......和曾经楚汉争霸时期,先入关中者为王那样,同样的机会。

眼看秦明黄信已经冲杀出去,波才怎么会错失良机!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震耳欲聋的呼喊声中,黄巾一场针对轩辕关试探性的进攻,随着关胜走错了路,打错了城门,就莫名其妙地变成了总攻。

轩辕关前的空地上自然摆不下二十万大军,但前锋黄巾也有两三万之多。

人一过万,无边无沿,一眼过去根本看不到尽头,那乌泱泱的人群山呼海啸,挥舞着各式各样的兵器向着你冲过来时,带来的视觉震撼是空前的。

从来没有经历过如此大阵仗的关胜,整个人都有些懵,甚至都忍不住地哆嗦了一下。直到一根带着破空之声的狼牙棒当头砸下,他才如梦初醒。

“汉贼受死!”

“师父等我。”

紧随秦明之后的黄信,手持被他取名为丧门剑的斩马刀,也冲着关胜当头劈下。

“汉贼受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