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穿越之万万想不到 > 第221章 离开泉州

第221章 离开泉州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越之万万想不到!

海寇审讯一事毕,已是初春时节,一直奔忙在衙门与旅店之间的两个少年,突然就发现泉州城里的刺桐花却已悄然盛开,清新气息里多了一份火热的激情,点缀起春日的美好风光,又好像暗示着这泉州的日子必将迅速恢复,就如同这泉州的刺桐花般火辣辣。

泉州在大兴之前的前朝被称为刺桐城,这鲜活热烈的刺桐花让从过年压抑了好久的泉州仿佛焕发出新的生命。

虽然黑风还未落网,但百姓的日子总要继续向前。大家似乎已经忘了过年的那场劫难,都在按部就班的各自努力的生活着。

而知州大人姚政 ,终于也等来了朝廷的“判决”。

对于官员的处罚从古至今一直都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如果过于严格,可能会造成人才的流失;处罚过轻又会导致官员懈怠或腐败等问题。

新帝念在姚政将功赎罪立下大功的份上,对于过年时泉州城的失守倒是没有很大处罚,罚了半年的俸禄,官降一级,从知州变成了知府,新的知州将从别地调任,让姚政留在泉州协助新的知州接手好再赴任。

这已经算是很好的结果了,姚政心里默默感叹,他以为可能是一个罢官的结局。没想到却是降一级,自己在京中也没有关系,转念一想,竟觉得可能是不是林春生帮了自己?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但是就是一念之间的一个念头。

摇了摇头,罢了,只不过是从头再来,自己无愧于民就是。

海寇的事告一段落,春生和清泉也将告别泉州继续远行。

姚政倒是请人买了些当地的特产,只是春生和清泉都知道他被皇帝罚了半年俸禄,倒是不好意思接受姚政的好意。

“收下吧,都是些海产品而已。这微不足道的礼物哪里能表达我的谢意。今日一别,不知还有没有机会再见,我在此先祝二位来年金榜题名。”姚政笑笑道。

临行临别,才顿感些许悲伤。

两个多月的相处,姚大人尽心尽力地事事以身士卒,向他们展现了一个大兴基层官员的素质,对两个少年的启发也是很大。

“大人且回吧。天道以无常为常,以无为为为。海寇攻城谁也没有想到,大人切不可太过忧心和自责了,过去的事并非大人之过,泉州的百姓会感谢大人为他们所做的。”春生安慰道。

宋清泉也道:“天道有常,无往不复,冥冥中一切都有定数,大人,今日一别,盼来年与大人京城再相见!

“好好好,来年咱们京城见。”

伴着一路的刺桐花香,一行四人继续踏上北上的游历。

离开了泉州城往北走,宋清泉还是一路收集民间民俗故事,经过了两个多月的高强度用脑,春生也乐得轻松一下,陪着宋清泉穿梭于闽地的村庄,探访当地的民俗。

其实闽地很多的习俗同老家潮州差不多,倒是越往北走语言开始遇到一些小障碍。闽地这边讲客家话,潮汕话,但是更多的是河洛话,与老家的潮州话稍微有些许不同。

不过向导倒是对这一带的方言都很熟悉,有向导的帮助,还有连猜带蒙,倒是也没遇到什么难事,就这样走走停停地走了十来天才到了福州。

到福州的第一日吃的第一餐,春生就忍不住皱了眉头。

这菜,怎么是甜的?

福州菜是发源于福建福州一带的闽菜主体菜系,为闽菜一大主流分支,早期的闽菜就是指福州菜,是闽菜系的代表。主要特点为味道清淡、鲜香、偏于酸甜,选料精细,刀工严谨,讲究火候;尤其重视汤的烹制,有“一汤十变”之说。

这鱼的做法倒是跟老家差不多,可这菜为什么是甜口春生匪夷所思了。他更喜欢原汁原味的鲜香味道。

其实福州菜的调味,偏于甜、酸、淡,善用糖醋,如比较有名酸甜代表菜荔枝肉、醉排骨等。用糖去腥腻;用醋又让菜品酸甜可口;且以甜而不腻,酸而不峻,淡而不薄享有盛名;不过这独特的风味却让林春生大皱眉头了。

“哥哥不爱这口味?”宋清泉见春生半天没动,也停下了筷子。

林春生道:“你不觉得这菜甜的?是不是把盐放错了?”

宋清泉笑道:“哥哥,这福州菜就是如此,酸甜口的也不错啊。偶尔换换口味。”

林春生并不是重口欲的人,不过可能因为从小家里也没人做过甜口的菜,一时觉得味道挺奇怪的。“你以前吃过这样的菜吗?”

“吃过呀,伯母老家就是江南的,家里有个江南的厨子,咱们再往苏杭过去,菜品更是爱做甜口的。”宋清泉一脸平常。

“好吧,吃吧吃吧。”林春生默默在心里叹口气,原来以为蜀地的辣饮食就是让自己吃不消,谁知道这江南的甜口菜更吓人。看来接下来的行程自己在吃食上不能有什么想法了。

除了两道甜口的菜,其他的菜倒也是做的很合春生的口味,在泉州也没有好好吃海鲜,没想到在福州吃到了。

“这福州也有海,不知道海寇有没有来过?”清泉正在解决一只大螃蟹,这螃蟹在京城里是难得的贵物,皇帝得了进贡偶尔赏赐给大臣,大家才难得吃到。路途遥远,蟹死了又不能吃,在京城里便变得精贵起来了。可在福州这边却是随便吃的。

林春生若有所思,扬手就叫了伙计过来打听。

“小哥,想向你打听打听,这福州城没有来过海寇吧?”春生道。

伙计瞪了一眼林春生:“他们怎么可能敢来福州城!”

“哦?这是为何?小哥莫恼。我们几人刚从泉州过来,听闻泉州城遇海寇突袭,这福州城看上去比泉州还繁华,这才忍不住询问。”春生娓娓道来,伙计这才不恼。笑道:“公子有所不知,这福州城就驻扎着福建节度使陈大人和几万驻军。那海寇敢来,定叫他们有来无回。”

哦。那就难怪了,林春生和宋清泉相视一笑,陈胜大人性情中人,他们也是见识过了。那海寇如果来福州,确实是没有好果子吃的。

吃完了饭还早。天气正好,二人打算先到海边走走。

福州依山傍海,远处青山,近处碧水,海天一色,渔排整齐排列在海面上,随波涌动,这海上牧场颇为壮观。看,海平面与遥远的天空相接的海天一色多震撼,分不清哪里是海,哪里是天。张开了双手感受带着淡淡海盐味的微风拂过面庞,春生觉得几个月来的劳累都瞬间释放了。

几人沿着海岸线就这么走着,宋清泉到了海滩整一个撒欢了,忍不住地脱了鞋在海边跑起来,许是刚退潮不久,海滩上爬满了各式各样的海螺和壳类。张牙舞爪的又行动迅速的小螃蟹从石块下翻出来,迅速得爬往旁边钻进了别的石块下。不计其数的海螺,有长的,圆的,花色怪异的不知名的海螺,有雪白如雪的车白,有在沙滩上到处挖洞的蛏子,宋清泉试着挖开沙滩上的泥,还真的让他挖出来不少海货。

\哥哥,今晚的海鲜有望了。”宋清泉笑地露出了一口白花花的大牙。

\放了他们吧。看上去都还没断奶的。”林春生看着眼前幼稚的宋清泉不禁摇了摇头,这小子真难怪跟夏儿合得来,夏儿一见了水和海可不是也迈不动地儿嘛。即便几条平平无奇的小鱼小虾,都能让她在小溪边蹲一个下午。

“别惦记那些小不点了,你不如看看那边的空海螺有没有大的,捡几个给夏儿。那海螺,你放到耳边,还能听到大海的声音。”春生指着不远处一片海螺道。

一语点醒梦中人。

最后一行人回到旅店,满载而归的是各种各样的海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