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穿越之万万想不到 > 第17章 少年啊

第17章 少年啊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越之万万想不到!

书院考评时间只有两个时辰,三舅舅送了夏儿回家,便又回到书院,等着春生考完再接他回家。还带上了杨梅准备好的水和包子,早晨怕影响考试,林春生也没有多喝水,考完出来该渴了。

林夏儿真是怕什么来什么,果不其然,只是送哥哥去书院兜了一圈,舅舅一走,她娘又开始抓她学绣花,啊啊啊,这学刺绣的日子何时是个头啊?

母女俩一时无话,杨梅正在给小儿子缝制新衣,夏儿抓着绣棚又开始练那几朵花,绣得眼花缭乱,等得手疼眼睛疼屁股疼,终于等来了哥哥考试归来。

“我的亲哥啊,你可回来了。你考的可好?”夏儿立马放下针线,夸张地喊起来,扑向了林春生。

林春生啼笑皆非地接住扑过来的妹妹,“哥哥回来了,考的还不错的,你在家咋了?”

夏儿装着哭唧唧地说:“娘就是那坏心的地主婆啊,专门奴役小孩子绣花,这双美丽的眼睛都要绣坏掉咯。”

“哈哈哈哈!”这时林荣打开了后院连接的门走出来,“你这丫头,你去问问哪个女孩不是从小学起。你才学了几天倒编排起你娘来了。”

夏儿看见她爹也过来了,抓着林春生的手说道:“完了,地主婆的靠山老爷也来了。我们快逃跑吧,哥哥。”

三舅舅哪里见过这样装疯卖傻的精彩表演,当场笑出了声。夏儿马上也跟林春生告状,说他舅舅这小古板,真的就是送他去书院,然后就把她领回家了,连去看一眼番外人都不成。

“行了行了,不就是想让你哥带你出去野,让你哥休息休息,还怕没机会带你出去玩。”林荣一眼就看出女儿的心思,这几日妻子确实管的严,女儿平时放养习惯了,一下逼得太紧都快逼疯了。

“哎哟,这不是我们救苦救难的活菩萨吗?”放下春生的手,夏儿又扑向林荣,林荣一把就捞起夏儿,举上了肩头。

儿子终于是考完告一段落,看上去考的也有信心,杨梅此时也轻松了许多。

看着玩闹的父女俩,嘴里说着:“你爹就是惯你。”

林春生考完了一身轻松,自己毕竟两年没上学,之前也没有正规上过书院,只在村里老秀才那里学,并不知道这镇上其他人的水平,没想到镇上学堂入学考试确实简单。这几日可以休息休息了,出成绩还要五日以后。

今日报名参加书院考试的一共一百六十人,据说只会取前五十名,进了书院学习后分成两个初级班,每个月都要考试,每一年的最后十名还会从书院清退,两个初级班的其他学子按照成绩又编入乙班和丙班。

只有考过了童生的学子和成绩优秀的才能进入甲班。三舅舅就是已经考过童生,目前在甲班就读。如果下年考中秀才,他可能就得去府城或省城读书了。

一家人热火朝天地吃了中午饭,饭后三舅舅便回杨厝去了,杨梅让他回去告诉爹娘一声春生考试的情况。

吃完午饭,林荣并不着急回店里,而是给一家人交个底,他已经在龙溪书院附近长租了一个小院子。

原本打算先借住米店后院,等大官人从京城回来再做打算,但住了几日发现不大妥当。

店里几个伙计学徒每日都要来后院打水,收拾做饭或洗碗。万一春生去读书,自己也不可能时时在店里,后院只有女儿和妻子带着小儿子也不太方便。

正好吃了午饭,下午店里也交代好了,林荣打算一家子都过去看看,他最近悄悄准备,打算给妻子和儿女一个惊喜。

最高兴的当属夏儿了,她爹说她自己睡一个房,她马上就要10岁了,也不可能一直还跟林春生睡一个房。这下什么番外人马上被她抛到脑后了,现在有什么比换一个房重要呢?

她一刻都不想等了,等林荣背好小弟弟,迫不及待就拉开了门,“出发……”

一路沿着市集直走了一段又七拐八弯的拐了几条巷子,就见到巷子最里面有一灰白色的院墙,院墙上有一扇门,上面油漆看上去应该是新涂的,黑的发亮。这个小院离米店也不远,走过来不用一刻钟就到了。

林荣开了门,一推门就看到一个四四方方的天井,入门左边有一口井,右边栽了一棵桂花树,此时却是季节不对还没开花。正对着天井是一个正厅,正厅左右是两间正屋,天井两旁各两间房时下称南北厅。

小院格局同他们在村里住的房子差不多,也是时下流行的下山虎格局,又在正厅后了门,打开门留了一条火巷,巷子外居然就是贯穿镇子到各村庄的河道。

小院档次比龙坑村中的家提升了不止一点,这屋顶大青瓦和房檐华丽的嵌瓷装饰就秒杀茅草屋顶,夏儿心里暗暗高兴,就算她爹说只租一年。

最难得这里离书院近,环境清幽,来往人员也比较简单,多是在书院读书的人家租住的。春生如果中午不想在书院吃饭或夜里不想在书院住宿的话可以回家。

“爹,我的房间呢?”夏儿迫不及待地到处转,春生却不着急,陪着妹妹转悠。

林荣笑笑又打开正厅大门,“哇!”夏儿不禁喊出声来,原谅本土包子第一次住这样的房子。

正厅一边墙是一整面墙的落地柜,正对着门是八仙桌和左右两只雕花木椅,另一面墙上挂着一副气势磅礴的山水画,一眼就看出原屋主是个有品位的。

八仙桌上摆着一套白瓷功夫茶具,品功夫茶是当地人每日都要做的,在潮汕本地,家家户户都有功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几轮。

自打来了镇上,家里的功夫茶具都没机会拿出来泡茶。林荣在前面米店是每天都要喝茶的,后院只有两个房间没有厅,而杨梅整天就知道让夏儿绣花。

靠近左边的正房是林荣与杨梅的房间,雕花架子大床挂着白色蚊帐,床上雕刻着石榴花和花开富贵,又是熟悉的布帘在大床尾部拉了一道帘放了个木桶做简易的厕所。靠近门一边墙是两个大衣柜,床边是精致的梳妆台,目前柜子里还空无一物,等着它的女主人来装饰填满它。梳妆台前只有一个矮凳,竟也是雕刻着复杂的花开富贵图。

让人想不到的是,另一个正房却不是给林春生的,咿呀一声推开房门,一个古代女儿闺房映入眼帘。

一个古朴的秀架立在角落,精致的雕花屏风隔开,绕过屏风,只见一个精美的架子床出现在眼前,床屏雕刻着祥云和龙凤呈祥图案。床上挂着粉色的纱幔,一阵微风吹来,纱幔随之飞舞。床头摆放着用潮绣绣着牡丹花的枕头,一床被子粉红清新,上面也绣着牡丹花。床尾放着一大口箱子,这个可能就是装衣服的箱子了。

铜镜置放在床边的梳妆台上。梳妆台也是雕刻着精美的蝶恋花图和牡丹花,阳光穿过窗户照入房中,房间里明亮日光光线中漂浮的细微尘埃,夏儿只觉心中既兴奋又满足。

她可太喜欢这个房间了。在房间里不停地东摸摸西弄弄,看的春生直摇头。

而南北厅中春生的房间也让人眼睛发亮,同样是一个工艺精美的架子床,床架上刻着梅兰竹菊四君子,工艺精细。床脚螭龙纹线条流畅,精致美观,而四个床柱子更是难得雕刻成节节高的竹子。

只见床上已铺好了竹席,竹席上摆着一节竹子砍成的枕头,一床素色的青色薄被叠在床尾。

窗前是一个大书桌,书桌上摆着笔架和博古架,上面空空如也也是在等待它的主人来填满它。

夏儿转过结身去,对着林春生张大了双手一下冲进他怀里抱住他,兴奋地喊道:“哥哥,这里是你的房间,这里就是我们的家了。”

米店的后院,她从来不觉得是她的家。而这小院,虽然是租的,但让她有一种家的感觉。

林春生见妹妹笑意盈盈,双眼光彩明亮,这一刻他也只觉得心中暖暖的。妹妹总是那么容易满足,自己也得再努力一点,让妹妹过得更无忧无虑一点。

他目光环顾了屋子,抬手轻轻地摸了摸夏儿的头顶,眼中带笑说道:“嗯,我们有家了,大兄以后给你买更大的院子。”

相比林春生与夏儿的欢喜,杨梅此时却是有一点担忧,“这院子租了一年得费多少银两啊?”

“娘子不必担心,大官人上京前已经给了我300两银子,那水晶石就算找不到更好的卖家,大官人也不会让我们吃亏的。”林荣说道。

杨梅瞪大了双眼,300两这个她听也没听过的数字,公公留下来的水晶石竟这么值钱。

林荣牵起杨梅的手,“放心,300两虽多总有用完的一日,我也自当努力让你们过上好日子。”

林荣一家又搬家了,这次只是从米店搬去小院,大件的物品两趟车就搬完了,零散的东西春生带着夏儿跑了几趟也收拾完了。

很快就到了出成绩的日子,一大早夏儿便跟着哥哥来到书院门口,这会时辰还早, 书院还没有放榜,在外等候的学子和学子家人翘首望着书院门口。耳边各种嗡嗡的讨论声夏儿也不觉得烦,听八卦什么的可太有趣了。

好一会儿书院还静悄悄,夏儿心中不免有点着急起来,她哥哥很淡定地说不用担心肯定可以过。但她到底对这古代读书水平没底,又担心万一有黑幕咋办?一时紧紧地握着林春生的手, 踮着脚死死盯着书院。

终于,从书院里走出来几个人。一个手里捧着卷纸,一个手里拎着只桶,还拿着把刷子。另外两个可能是书院的夫子。

“来了, 来了。”外面等候的人瞬间都激动了起来,一下就自动自觉地让出一条道到告示墙边。

只见拎捅的人迅速从桶里蘸了浆糊,在告示墙上四个角落刷了刷, 捧着卷纸的人往墙上贴出名单。

大红纸上,便是此次考评的前五十名了。

告示墙前的人们争先恐后地往前推挤,焦急地看纸上有没有自己的名字。

片刻之后就听得有欢笑的声音,有祝贺的,也有人唉声叹气的声音。

几家欢乐几家愁。

夏儿毕竟年纪小,体型跟那些挤在前头的人没得比,挤不到前面去。林春生也怕她被人挤着,一直紧紧地将她护在自己身边。

这时听到看完榜往回走的几个学子议论道:“头名这个林春生是谁?”“有人认识吗?”

“哎,几位哥哥请留步。”夏儿忙上前喊住前面几个少年。“敢问几位哥哥,刚才说的头名林春生是哪个村的?”

一个着青色长衫的少年说道:“姓林的不就是林厝人吗?”

“不对,那上面写的是龙坑村人氏。”另一个白色长衫的少年摇了摇手中的扇子答道。

“龙坑人不是姓郭吗?”青色长衫少年疑惑地问。当地一村一姓,鲜少有异姓人家。不怪他以为林春生是林厝人呢,这最靠近镇上官道边的村庄就是林厝乡。

夏儿喜形于色,扯了扯身边林春生的袖子,“哥哥,哥哥,你是头名!”

几位学子正说不认识林春生,可没想到林春生就在眼前,身材高大挺拔,剑眉星眼,看上去不像当地弱不禁风的瘦弱少年,刚还漫不经心的几个人都围了过来,纷纷请教林春生原来在哪里读书和读书进度。

原来这几位都是在镇上黄秀才处开蒙又学了几年的学子,黄秀才明年自己打算下场继续科考,也无甚精力教学了,便推荐他们参加书院考评。

这几位成绩都还可以此次考评都榜上有名。

还没进书院就认识了新的同窗,几个少年都心生欢喜,可能是人天生有慕强的心理,头名就在眼前,忍不住地想要攀谈。

平时稳重低调的林春生脸上此时也不禁多了一丝少年意气风发的感觉。

这时告示墙边的一位夫子示意看完榜的人安静,宣读了入选学子明日来书院报到的规则并宣布,本次考评前3名的学子第一个月免束修入学。

随着人潮散去,夏儿和春生才来到告示墙边,直到这一刻,亲眼所见林春生三个大字写在红纸首位,林春生终于有一种尘埃落定的感觉。

只怕过了今天,全庵埠镇的读书人都会知道林春生这个名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