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四合院之真滴木有系统 > 第10章 鸿门宴

第10章 鸿门宴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四合院之真滴木有系统!

丁一回到四合院,倒没有大张旗鼓的找易中海算账,为何呢。实力不济,硬刚就是无能狂怒。事情也解决不了。另外也不清楚易中海的社会关系。搞不好一个时间延误没有送到或者找个分批送达的理由。你也没有后劲了。

再过分给你弄个就这些,爱要不要也是有可能的。厂长书记也没有把这事挑明,只是点了一下要关注,鬼知道里面弯弯绕绕能有啥,自己又不是厂长书记亲儿子。

现代社会还能整个公审大白出来。包的跟粽子似的,还来个公审,你网民骂的再厉害,有毛用。

三位大院大爷也不是省油的灯,要不凭啥当上大爷?靠德高望重?那是扯淡了。

解放后的院大爷都是能配合街道和区委办事的,跟老百姓最贴近的就是鸽子市,真以为鸽子市是三不管?那都是有大拿挑头,区委和街道默认的,甚至高一层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老百姓为啥不都去鸽子市,大院包干了。一般都是院大爷组织统计,再分派人手去鸽子市淘换。被抓了,只要院大爷出面,当天就出来。那些倒霉的投机倒把分子,都是走钢丝的投机者或者不开眼的独狼。

可以这么说,鸽子市绕不开的是组织者,管理者,监察者,院大爷。跟现代的股市一样。凭散户能搞起一个市场来?

在物资缺乏的年代,院大爷等于摁住了全院的喉咙。这不是道德能做得到的。

丁一好歹现在手里有钱,心里不慌,在家办了一桌,傻柱掌勺。把街道王主任,三位大爷请到一起,菜过五味,酒过三巡。

言道:“我父母的是多亏厂里抚恤,街道照顾,三位大爷帮衬。这才圆满。我虽然是个半大孩子,也知道感恩,在这提一杯,感谢组织,感谢街道,感谢三位大爷。”

说完,一口干掉,王主任和三位大爷对丁一的态度非常满意。

这时丁一才进入正题:“一大爷,有个事还得求您帮忙。”

易中海吃好喝好,又觉得风平浪静了。拿捏一个小孩子也没啥难度,夹了口菜:“丁一呀,有事你就说,大爷能办的肯定给你办,不能办的你也要体谅大爷的难处。”

“痛快,我就喜欢一大爷这脾气,那我就直说了吧。”丁一差点没憋住笑,还以为刘华强也穿过来了。

“一大爷,这不我上午去了趟轧钢厂,给厂领导送了面锦旗,感谢领导的关怀,牛主任和杨厂长亲切接见了我。”丁一不紧不慢的说道。

易中海脑门的汗当时就渗出来了。心说马勒戈壁的这是个鸿门宴,弄不好我要栽啊。

“领导详细的关心了一下我的生活学习情况,我也认真做了回答,并且把王主任给我的关照,一大爷。二大爷,三大爷在料理丧事期间给我的帮助,一五一十汇报给了领导。”

刘海中乐开花了,‘丁一,好孩子,咱爷俩走一个。’

陪了一杯,丁一继续说道:“领导了解完情况,夸我懂得感恩,研究了一下,把我父母的抚恤调成了1000元,并且给我一个轧钢厂的工作指标,我高中毕业可以就进厂。我呢,想求一大爷代劳,明儿帮我取一下。我接二连三的进厂就讨人嫌了,思前想后这事得拜托一大爷您了。”

易中海擦了擦汗,“这喝酒还热了。”心里明白丁一不想把事搞僵,只要好处就行。

拍了拍丁一肩膀:“好小子,有出息,这事我应下了,明天下班来我屋。”说完闷了一口酒。

丁一继续补刀:“这不厂长瞅我顺眼,了解我的情况后,特例给我开了个介绍信给红星高中,推荐我当优秀团员和组织积极分子。我觉得这事绕不开街道,再加上是私人介绍信,也请王主任看看,街道能不能也开一个。”

说完就把伪造的介绍信拿出来给王主任,一手熟练地成年人字体,上面还有拿萝卜抠的私章:杨新民。

都是知根知底的老住户,看着长大的孩子。王主任不疑有他,“没问题,丁一你是个好孩子,街道支持厂领导的意见。放心,明天就给你开。”

一顿饭下来,易中海打消了拿捏丁一一把的念头,愿赌服输。刘海中想着怎么顺着丁一攀上领导。闫富贵则想着把丁一的脑袋拧下来换到闫解成身上。

事情结束,丁一进入到高中阶段。

由于学校提供宿舍,丁一索性住校,隔几个月回一趟四合院。也省了和这帮人打交道。

作为没有系统的穿越者,丁一是苦也吃得,饿也挨得。倒是不娇气。每周末靠捡破烂收费品增加点收入。为这还惹同学耻笑。

可丁一好歹也是穿越者,哪那么简单,头几个月把捡破烂和收废品的门路摸清楚,下学期开始,靠着厂长和街道的介绍信,以及后世的套路,在学校成立起一个勤工俭学小组。打出学习领袖,自力更生的口号。拉起了一个20多人的队伍,可把最初耻笑他的人惊呆了。反正家里条件差的学生不少,只要能挣点钱,很容易就团结一批人。

有人看不起收破烂,那是对个人行为。一旦这变成正规军,那就是羡慕了。凭借学校的优势,丁一与南锣鼓巷的废品站拉上了助学合作的关系。高一下半年,丁一已经是在学校里赫赫有名的人物了。

本着谨慎的原则,丁一把队伍人数严格控制在50人,并请老师和校长出任指导老师。又开展助民为乐活动,勤工俭学小组主动帮助街道的孤寡老人和五保户做家务。逼格拉的满满的。

丁一还给四九城报社投稿,宣传他们这个小组的事迹。这一下还真上热搜了,丁一也在南城高中圈子里立住棍,并且破格在高一被推荐为区优秀学生并当选。

高二一开始,丁一便把组织横向发展,指导并参与南城所有勤工助学小组的建立,网络了一大批人脉。自此,丁一在高中阶段的群众基础打牢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