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捡到个行星 > 第27章 超光速构想

第27章 超光速构想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捡到个行星!

从地球调配足够的生活物资到太空基地后,曹品刚要求进行第二次试验,这次的试验需要往深空里送出众多的探测卫星和视频监控卫星,距离要尽可能的远,所以只能求助于钱超。钱超把星图交给他们,让他们调整为适合自己使用的软件,最终要安装到太空飞行器上,并且保留随时更新的接口。

有了星图,说起来飞行器和卫星布置的位置就方便多了,做好标记点后把数据分享给骨头,钱超只需要指定标的和目标位置就可以。

有了这个星图工具后,太空基地迅速组织人员研究在星图中实现自我定位,远离地球可没有了北斗的服务,只能依靠星图中三颗以上相对稳定的恒星夹角来实现定位。当然因为选择的参照天体越近,定位就会越准确。像这些需要布置的卫星要准确定位就需要这些卫星选择的参照天体完全一致,而且参照定位的恒星越多自我定位就越准确,这样就可以在理论上把六个卫星布置在一条直线上。

新的贯月槎已经制作完成,对输出功率和磁涡流输出模式做到了远程可控。经过长达两年半的试验,钱超被拉来做了两年半苦力,终于让这群科学家死心:以目前的条件实现超光速飞行根本没有可能。

因为磁涡技术的本质是在飞行器前方制造一个磁场,让飞行器靠上一个磁场加速的惯性驶入新的磁场,如同电磁炮的炮弹一样在磁场中加速推送到下一个磁场中。不断的在前方制造磁场,飞行器就会不断的被加速,最终无限接近光速。

然而贯月槎在前方制造磁涡的速度和距离都无法超越电磁波的传输速度,所以理论上它的最高速度只能无限接近电磁波的速度。

然而在第一次试难中,实验已经证实了飞行器产生的强大磁场应该是在飞行器周围形成了负质量天体的假像,并因此空间中形成了一个空间凹陷,让处于凹陷边缘有质量的物质沿着凹陷滑入凹陷的底部,所以才会有了观测点跟随贯月槎一起往前跑的现象。而测试目标不停的制造磁涡,前方的空间凹陷就在不断产生,这样就会造成移动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快。而从观测点的现象来看,它们并没有动力,以超高速跟随测试目标移动的过程中也并没有发生内部结构损坏,这与霍金先生提出的空间曲率驱动幻想如出一辙。

两年多来,贯月槎的飞行速度越来越快,被它带动飞行的物体质量也越来越大,远远超过了纺锤飞行器的本身,这倒是一个节约能源的方案,却始终无法达到光速。而他们一直在追求的是超光速飞行。

钱超耐不住了,在无聊的等待过程中刷起了手机,现在华夏的高速铁路又创新高,在全世界帮助别的国家修建高铁,现在的高铁速度直逼音速,甚至在地广人稀的国家还实现了超音速磁悬浮列车。这就让他想到,既然我们无法做到直接在宇宙中超光速前进,我们能否修一条超光速道路,和高铁一样让飞行器在这条路上完成超光速飞行。

他的路子野,可以随便想,随便说,科学家顺着他的思路去实现,当天下午就有科研人员通过计算觉得老板的说法是可行的。很快,新一轮飞行试验开始了。

这一次是隔一段距离布置一个磁涡发生器,当飞行器接近的时候磁涡发生器开始工作,飞行器就会“跌入”人工制造的空间凹陷里,相当于飞机的俯冲加速,在抵达凹陷底部的时候当前磁涡消失,新的磁涡产生,新的空间凹陷也随即产生。因为飞行器的速度越来越快,布置的磁涡发生器相距越来越远,功率也越来越大,具体数值自然有科研人员根据这两年的实验数据进行计算。

实验的结果是相当喜人的,在经过长达五个半小时,经过了60多个磁涡发生器的加速后,飞行器成功的从所有监视器的视线中消失了,除了最后一个磁涡发生器附近,所有人都看到飞行器在经过极为短暂的加速后陷入了减速模式,也说是说飞行器在最后一个磁涡形成的空间气泡里“爬上坡”。

所有人都知道最后两个磁涡发生器之间相距3000万公里,也就是说即使光速也需要100多秒才能通过这两个点,然而在试验中只是一瞬间,何况这一瞬间飞行器通过的并不只是两个发生器之间的距离,至少有十几个!

实验证明了这个修建一条超光速道路的理论是可行的,接下来就要这些科研人员制造一大批这样的设备,制造后由钱超来进行布置,终点嘛,就在7.2光年外。

虽然距离遥远,科研人员的计算是只要铺1\/3的路,后面的路程单纯用来减速了。唯一重要的就是要根据星图计算飞行一段时间以后,目标是否还在原地。

下一次实验是在超光速飞行器中加入生物,那种加速度之下给乘客留下一具全尸的概率是极低的,虽然有科学家说过经过时空泡加速的飞行器不存在加速度,但是说这话的科学家肯定没有乘坐过超光速飞行器。

这一次实验的对象是莱卡的同类,为了纪念它的先辈为地球人太空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不过它比莱卡幸运,并没有被捆在安全座椅上,整个空间里都有厚厚的海绵软包,它可以在空间里自由活动,如果饿了,它还可以去吃东西,喝水。同时在其他空间里还有更多的加速度测试仪,和装满了传感器的假人。

为了保障“乘客”的安全,这次的贯月槎起飞不自主加速,任由它“跌落”到空间凹陷。监视画面显示莱卡的晚辈在飞行器移动初期确实被吓了一跳,而其他舱室里的物品品也有些跌落,假人的身体也有姿态变化,大约几秒钟后,一切恢复正常。飞行完上一条实验路线的加速之后,所有人都认为在最后撤去磁涡的能量输出,飞行器会保持超光速继续飞行,然而谁都没有想到的事情发生了,加速到当前最大速度后撤出磁涡的瞬间,基地失去了所有信号,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有负责观察最后一个磁涡发生器的望远镜里拍到了飞行器彻底解体画面,是非常彻底的解体,至于有多彻底,太彻底了,根本就看不清,只有微粒散射在宇宙中引起了部分光线折射的场面。

这就让所有科学家都很费解,牛顿第一定律在这里不好使了么?难道说宇宙的真空里真的有 it 存在,导致飞行器脱离时空凹陷之后就撞在上面撞碎了?

曹品刚为这事都差点又愁成了老头子,但他这一辈子在科研道路上碰壁也不是一两百次了,经受得住这样的打击,钱超把骨头调过来,问询了是否能把飞船进行时间静止再经过超光速轨道运输,这个设想被时空控制器无情的否决了:“处于静止的物质没有振动,也就没有了质量,没有质量的物质是不会如你想的那样跌入时空凹陷。”同时骨头也解释了飞行器解体的原因:加速度。在磁涡产生的空间凹陷里移动的物体如同被水流带动的船只,撤去磁涡发生器的瞬间,飞行器相当于由静止状态瞬间加速到多倍光速,飞行器是被自己击碎的,是原子级的粉碎,当然这个粉碎也有一个过程,无非是毫秒或者皮秒的过程。因为电子围绕原子核移动的速度也不超过光速。就是人在前面飞,魂在后面追,魂魄追上来就回魂了,追不上就成了孤魂野鬼,散了。

“所以,要在稳定空间里超光速移动,至少需要有强相互作用力下的原子结构物质,这样的飞船也就失去了飞船的意义。”骨头的最后一句话彻底让钱超死心的同时,也想到了一个绝招:用八目人制作的水滴,做到足够小,通过磁涡加速后成为炮弹,攻击来犯之敌!

把这个消息与曹品刚分享后,科学家大人也想明白了,最终无奈的说道:“老板,我们往7.2光年外只需要铺路1\/3的计划失败了……”

钱超勉励道:“曹大哥,你怎么也这么急于求成了呢?现在星图有了,轨道也有了,无非是多放几个飞行器出去,终究会找到答案的。那些飞出去的飞行器正在调头回来,可以反复利用的嘛。现在我们有材料、有能源、有时间,无非就是多来几次的事情。”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在每一个飞行器上安装星图,但是在超光速飞行的时候根本不可能完成自身定位!这就为他们的计算增加了难度。最后就只能用土办法了,在观测点安装星图软件,再把观测点的位置汇报给基地,通过计算飞行器通过观测点之间的时间来计算飞行器的速度,无疑这个办法是最有效的,两个月时间的几千次实验,毁了数十个飞行器和好几个观测点,终于得到了相对准确的数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