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异世生活之小富即安 > 第187章 制作冰块

第187章 制作冰块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异世生活之小富即安!

林兰到底是个大姑娘了,林竹也全权放手,随着她去了。

第二天一早,林兰仿佛自带闹钟般醒来了,趁着清晨没什么人去后山,一大早拖了四大条毛竹回来,打算把竹筒先做好,连早饭都是煮一大锅菜粥糊弄过了,可忙了。

先是把竹子表面清洗干净,去除不要的枝叶,然后用锯子把粗大的竹子分成小段,然后在竹节处打一个拇指大的洞,方便填塞米饭。

她干劲十足,林竹闲暇时候也会帮忙,两日过后,一切材料准备就绪了,因为携带的东西多,林竹特意让吴大驾骡车把林兰送到镇上去的。

板车上放着两个大桶,一个里面浸泡着粗粮米,一个里面放着各色佐料和食材丁,连烧火的木柴林兰都没忘,堆得骡车满满当当的。

下午

陈誉继也回来了,他不是空着手回来的,还带了整整两麻袋的硝石,可把林竹高兴坏了,仿佛看到了冰淇淋在向他飞来。

在县里跑了两天,陈誉继皮肤黑了些许,但他肤色本就随了陈婶子的白皙,也看不太出来。

林竹看着他黑眸紧盯着自己,忙给他倒了杯晾好的茶:“辛苦了,快喝茶。”

陈誉继端起茶碗,喝了一口道:“县里的硝石也不多,不过我在那边找到了一个销路,说不上大量收购,但也足够我们夏季用冰了。”

他记得林竹说过硝石好像能重复使用,只不过每次量都会减少,他这次带回来的两大袋也能使一段时间了。

林竹心花怒放,捧着他的脸‘吧唧’就亲了一口:“你怎么这么能干,真是爱死你了。”

有了硝石,他的冰绿豆汤,冰镇西瓜和冰淇淋就有着落了。

林竹神秘的对陈誉继道:“我给你使个变出冰来的法术,你想不想看?”

陈誉继连忙点头。

那可太想了,他这一路背着这些平平无奇的石头回来,实在想不通它们和制冰能有什么关系。

林竹把麻袋里的石块拿出来,放到院子里砍柴的墩子上,抡起院子里的大石锤就砸。

砰砰几声,石头和石头的碰撞,激烈的几乎能看到火花,林竹下了狠劲,硝石碎成了几块,散落在墩子上。

林竹拿起来端详,硝石制冰要想效率高,制成粉末状是最好的,可惜这里没有粉碎机,只能人为砸碎了。

林竹把碎石块重新拾起,又砸了几次,这次比上次的碎的更堵了,可还不够。

林竹喃喃道:“不够碎,看来得借个铁锤回来才行。”

陈誉继看到林竹的动作的,也明白了这玩意要想能制冰,还得弄成粉末状的,他想到自己地窖里有锤子,道:“这样不行,砸的人手疼,我回去拿铁锤,这个石锤就别用了,别把石头磕破了。”

这石头还是一代代人磨成的,可别为了砸个硝石给直接报废了。

都是石头,自然不可能只有硝石被砸碎,力的作用的是相互的,这石头做的锤头也有些磕裂了。

“行,等你回来再砸。”他也不是想找罪受,只不过流程需要而已。

林竹揉着因用力过猛被反作用力冲击到发红的手心,看着麻袋里的大块硝石,想了想,把之前砸年糕的石舂移过来。

这东西是用坚硬的青石板做的,比起砍柴用的木墩子结实多了。

陈誉继拿了铁锤回来,两人合力敲了半个时辰,总算敲出了两盆的硝石碎末,看着被碾的粉碎的硝石,林竹伸手捻了粉末,手指互相搓了搓,感受着粉末的粗细度。

“可以了。”

陈誉继看着粉白的碎末,问林竹:“接下来做什么?”

林竹道:“做糖水吃!”

陈誉继:“?”

林竹找了个木盆,放了一层硝石进去,而后又找了一个深口的大碗,碗里放着八分满的水,林竹把大碗放在硝石粉末中间,为了避免有灰尘进去,上面还用一个碗盖了起来。

慢慢将水倒进木盆里,慢慢的,就能看到木盆表面析出了一层薄薄的冰。

陈誉继惊呼了声,连呼吸都屏住了,看着冰块不断变厚,慢慢的,木盆里放进去的水都结成了晶莹剔透的冰块。

林竹用锤子轻轻敲打木盆的冰块,小心的把放置的碗拿出来,打开上面扣着的盖子,发现之前的一大碗水都变成了一大碗冰。

林竹喜滋滋道:“看,这就是我们做出来的冰,是不是很神奇?”

陈誉继连连点头,木盆里边缘还有很多的冰块,陈誉继把它们一一拾起,放到林竹事先准备好的另一个木盆里。

“这些冰用来干嘛?”

林竹道:“当然是放在这里用来降温啊, 你没发现现在厅房里都变凉快了吗?”

陈誉继纠结道:“是不是太浪费了,这么多冰能做好多冰碗了......”

一碗88文呢,光是木盆里这些都能做十来碗了,相当于他们用小一两银子来纳凉,实在是奢侈。

林竹扬了扬手里干净的冰块,提醒道:“那些冰不干净,不能用来吃,只有碗里是冰的干净的。”

先不说木盆的水是生水,光是直接和硝石接触都已经够脏了,他们现在可是在古代,没有打虫药什么的,对于吃进肚子里的,林竹向来是谨慎的。

正好锅里有中午熬的绿豆汤,林竹把干净的冰块尽数放到绿豆汤里,用大勺把冰块敲碎,加速它的冰镇效果。

不一会儿,一锅冒着寒气的绿豆汤就好了。

林竹舀了点绿豆汤尝了尝。

喝好,甜津津凉丝丝的,和镇上卖的比也毫不逊色。

林竹忍不住骄傲的想,他可真厉害,靠自己在这里实现了拥有冰箱的梦想,果然人还是要多折腾,万一折腾出来了,之前受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林竹用一个大碗装了满满一份递给陈誉继:“你给婶子送一碗过去,让她趁早喝。”

这个天气,不止是他们怕热,陈婶子也整天汗流浃背的,尤其是干活的时候,一不留神手帕就湿了。

陈誉继二话没说端着碗走了。

林竹又端了一碗送到林梅的棚子里,她正带着女儿在棚子下纳凉,身旁堆了些魔芋,是刚刚妇人送来卖的。

林梅一边清点魔芋数目,一边抬眼看女儿,额头上的汗顺着脸颊流下,被她随意用衣袖擦了。

林竹见状,忙道:“姐,我来帮你整理,你先喝点绿豆汤解暑。”

林梅道:“你别动,我来就好了,你帮我看着那丫头,她眼睛没见着人就哭。”

林竹只能把手里的碗放下,去看着桃姐儿。

许是天热,林梅只给桃姐儿穿了一件单衣,此时,桃姐儿正吃着手指,眨巴着大眼睛到处看,见林竹探头过来,露出个无齿笑容,让林竹心头一软。

“桃姐儿醒了?真乖,醒了也不哭,舅舅抱抱。”

不用一边照看孩子,林梅不一会儿就把收来的四筐魔芋挑进了厂房里面。

她洗净手出来时,看到桌上那碗冒着寒气的绿豆汤,惊到:“冰的?”

“对啊,意不意外?”林竹抓着桃姐儿的小手摆弄,一边催促他姐:“快点喝,待会就不凉了。”

林竹之前也带家里姐妹吃过一次冰碗,林梅吃了一次之后就再也不肯去了。

88文,这不是在吃冰,是在吃她的银子啊!林梅喝着冰镇的绿豆汤,舒服的眼睛都眯起来了。

碗里还有两块碎冰,喝的时候都能感觉到身体里的热气都被这些寒气退散了,格外舒适。

林竹见她只喝了一半,问道:“怎么不喝完?”

放久一点这冰就要化了。

林梅道:“待会你姐夫过来,留一点给他。”

徐二每天忙完都会来带一下桃姐儿,林梅估摸着到时间了,这冰碗价钱贵,徐二哪怕以前在镇上打短工也没舍得买,竹小子既然端来了,就给他留一点。

林竹不在意的摆摆手:“没事,你喝,待会让姐夫来家里喝就行,锅里还有呢。”

家里还有?

林梅闻言皱起眉头:“竹小子,你买了多少冰啊?”

这个时候冰多贵啊,她还以为臭小子只是买多了几份冰碗,没想到林竹手缝是真大啊,感情是花大价钱买了冰回来!

这日子过的,都要比员外老爷还舒服了。

眼看着自家大姐要开始念叨了,林竹忙解释:“不是买的,是我们自己做的冰。”

“做的?”林梅不解:“这玩意还能做?”

林竹哭笑不得的解释了一遍,林梅才放下那颗摇摇欲坠的心。

呼,不是买的就好,吓得他以为二弟这是把铺子里挣得银子都拿去买冰块享受了。

林梅喝完绿豆汤,把桃姐儿接过来,道:“行了,你也回去吧,待会也不用送冰碗来了,我让你姐夫去家里吃。”

不用出门林竹乐得轻松,愉快的应了。

他回去的时候,就看到陈誉继已经在桌子上慢悠悠的喝绿豆汤了,眼睛盯着院子里的某个角落。

林竹顺着他目光看去,正是林兰做的那些翠绿竹筒,还剩了好些堆在院子角落,她今早上只带了四十多个去镇上。

陈誉继刚回来,不清楚竹子的用处,问林竹:“怎么弄了这么多竹筒?”

看形状,应该是想用来做水壶,可一个竹节水壶做出来能用许久,林竹也没必要做一大堆存着,这玩意久不用还容易坏。

林竹瞥了一眼,道:“这是兰姐儿的,明日她要去镇上做买卖。”

陈誉继也是吃过竹筒饭的,瞬间明白林兰的想法。

“这倒是新样式,或许能挣不少呢。”

毕竟他在镇上也没吃过竹筒饭,要是林兰做起来了,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可不稀奇吗,就像他们之前做海带买卖,也是沾了‘稀少’的光。

林竹似笑非笑:“谁知道呢。”

这生意想要做好,需得天时地利人和,就是不知道林兰那边这三样齐全了没有。

林兰的确不如想象中轻松,吴大把他送到码头后,跟他约好了来接她的时间,就驾着骡车先回去了,林兰左右看看,选了块空旷的地方就开始搬家伙什。

此时码头上已经有些许船靠岸了,有一些壮硕的汉子正扛着船上的货物来回走。

林兰也没闲着,她把家里带来的泥炉放到地上,用布巾擦干净手就开始往竹筒里灌粗粮米和毛豆土豆腊肉丁这些东西了。

为了让这些材料能顺利的从拇指大小的孔洞进去,林兰还折了片大叶子,把它卷成筒状,头大底小,方便这些粮食进去。

每个竹筒里面都是两勺粗粮米和一勺食材丁,林兰把五个竹筒灌好,往竹筒里倒没过食材的水,而后把孔洞用竹枝堵上,把柴火生起来就可以把竹筒架到上面烤了。

青色的竹筒被橘红色的火苗舔舐上,表面慢慢沥出青汁,青翠的竹筒也慢慢转变为褐色。

随着时间的推移,竹筒里的食材慢慢被烤熟,散发着诱人的清香。

林兰一个吃过早饭的人都觉得有点饿了,更别说这些一直在卖力气的汉子。

泥炉不大,一次只能放三个竹筒,不过现在天气热,竹筒保温性良好,林兰一边用蒲扇给自己扇风一边翻看着竹筒饭的进度。

只要熟了她就用钳子夹出来放到一边竹筐里,里面放着许多青色的叶子,哪怕竹筒表面焦黄都不会烫伤竹筐。

太阳当空的时候,林兰的竹筐里已经放了九筒木桶饭了,泥炉里正在烤第四份。

码头上的来扛大包的汉子也越来越多了,光是这一上午,林兰就看到有四五艘船靠岸,有的是从别处运东西过来的,有的是从清河镇运送东西回去,来来往往的人川流不息。

林兰的周围也有了别的小摊贩,有的是卖粗面窝窝头的,有的是卖茶水的,都是价钱低廉能填饱肚子解渴的。

太阳越来越大,林兰带着顶草帽都汗流浃背,只能越发用力的给自己扇扇子以获取一点点的凉意。

好不容易熬到了午饭时间,林兰看着管事的吩咐休息的时候,眼睛都亮了。

赚钱的时候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