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德善县主忙种田 > 第56章 郡王徐景湛的烦恼

第56章 郡王徐景湛的烦恼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德善县主忙种田!

昨日雪莲亲自送点心、吃食给避暑山庄的方大家,顺便将店内里的热闹说给方大家听,说者有心听者也有意。

她豁上脸皮,用上了迂回战术,眉开眼笑的说道:“因着方伯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出神入化的高超技艺,才能使店里头最昂贵的化妆品,被那些夫人们哄抢。”

方大家闻歌知雅意,又念着雪莲是个有良心的小丫头,虽然眉峰都没给雪莲一角,但还是拢了些边角木料,让徒弟们赶制一批出来,他亲手在盒子上雕刻出图案后,再交给徒弟们雕琢。

这样一来,装豪华版口红的匣子就有了数量保证,雪莲心内很是感激。

完成这件大事后,雪莲也不多留,省的碍眼,带着竹心、周嬷嬷,轻车熟路的去了玲珑馆,见了熟人翡翠、碧玉两个大丫鬟,在二人的服侍下泡了温泉。

雪莲出浴休息时将提前准备的口红、眉笔送与这二人。

侍立在旁的小丫鬟茉莉、海棠,并没有因为姐姐们得了赏就露出妒嫉的表情,规规矩矩的从始而终都尽心的服侍。

等雪莲收拾妥当坐到花厅里喝着杏仁茶,便开口对茉莉、海棠问道:“你们二人可愿意跟了我家去?”

这二人初时有点呆愣,反应过来的时候,齐声答道:“愿意。\

因着姜七郎四月中旬就要启程去京城,先前院里头侍候的丫鬟们都被打发了。

更因着老夫人也定了六月里进京,二夫人与三少奶奶、小六郎陪同前往。待年后,再各自陪着夫君返回临安。

家中诸事统归老姜管家管理,外院交给由他先带着二管家姜福,内院交给周白家的。

主子此去京城,只带贴身丫鬟和管事妈妈。

二房老宅趁机,将到年岁的大丫鬟发嫁一批,小丫鬟也只留几个家生子并老子娘看院子,打扫屋舍。

主子常使的物件会带着上京,贵重物件清点入库,其他物件封存。

各院里多出来的丫鬟,何去何留现如今还没个章程,但念着雪莲缺人手,传了话给她有需要尽着她挑。

像避暑庄子里的丫鬟是老太爷故去,大老爷丁忧时买进来的,不比老宅的丫鬟们都是家生子,还能依靠老子娘,若是出府,主子也能给恩典。

两个大丫鬟雪莲不必操心,温泉馆人手照旧,只要雪莲泡温泉,这玲珑阁就会一直给她备着。

而像茉莉、海棠这些卖身进府,外头买来的小丫鬟就如同浮萍,即便主子给了恩典,大都也是不愿回原家。

难道被卖上瘾,被家里头狠心爹娘卖一次、两次不够,非要再卖一次不成。若是被卖到烟花之地,一辈子也就到头了。

若是再卖与别家为奴,或是做个短工,所遇非人,打骂挨饿是轻的,丢了性命,却是无处喊冤。

有句老话说的好“物离乡贵,人离乡贱”。

如今雪莲抛了橄榄枝,这两个小丫鬟欣喜若狂,只是一时没反应过来。

待二人反应过来,忙一起跪地叩首,翡翠、碧玉也替二人高兴。

雪莲忙让竹心扶了二人起来,说道:“既你二人愿意,就去收拾行李,跟小姐妹辞个行。待我下山后,就会派人告知姜大管家,明日就派人接了你们家去。若是有要好的小姐妹,你们觉得品格可靠可写了名单与我。”

雪莲开店、扩张,正是急需人手之时,毕竟收养慈幼局的孤儿不可能一蹴而就。

未经教化的孩子们,如何能跟姜府里学了规矩用惯的丫鬟、小厮们相比。

雪莲自不会客气,姜府的丫鬟们都是学过规矩的,针线也是必学之技,这样的丫鬟无需培训都可直接上岗,哪有不用的道理。

为着“俏佳人”店铺的伙计,雪莲早前寻过姜正,让他帮着物色几名伶俐的小厮。

姜正便把姜侍郎收养的四名十四五岁的孤儿,名叫海生、河生、水生和江生推荐给雪莲。

姜侍郎在泉州任职时收养了十多名小乞丐,丁忧时将其都带回老宅。

海生、河生、水生和江生四人相比其他人,自是更出色一些,才会被姜正推荐,经与姜大管家沟通,将这四人先放在罗致远和姜正身边调教。

待过几日再被去清河县城的胭脂铺,跟在金柱、银柱手底下锻炼。

再说茉莉、海棠当日晚饭后,二人就各挎个包袱携手就来了清雅斋。

因为姜大管家得了消息后,没二话就给这二人多结了一个月的月钱,身契也派了人送给雪莲。

二人见月银领了,饭也吃了,小姐妹也辞过行了,于是一合计,便决定早点去新主家做工,于是就有了二人携手上门的一幕。

雪莲听说茉莉、海棠来了,忍住笑意,见了二人后,将二人指给了迎春,让菡萏、丈菊带着她俩。

房间考虑月底还会进新人,也趁机重新做了调整。

莲心、竹心、兰心和菊心四个,近身侍候的丫鬟调到一屋,新来的茉莉、海棠也不必改名字了与丈菊、菡萏凑成一组住一间房,负责迎春的日常起居,其他人不变。

如此一来还空出一间,雪莲便对新来的茉莉、海棠说道:“你们若有小姐妹举荐,要趁早。”

让新来的丫鬟们早点熟悉家里的工作流程,等她去临安城张罗新店的时候,也能放心她们在家里头做工。

佟三娘又告诉一件趣事给雪莲听,原来昨日忠勇王府的郡王徐景湛带着新任命的“常平干”和“茶盐干”,已入住清河县衙的公馆,听说他们是来清河县整顿盐场。

原本那些等着将家中小娘子通过宴会引荐给郡王的夫人们失策了,衣服首饰都白做,只因这郡王提前有令,所有私人宴会皆不参加。

虽说郡王不参加宴会,但这些夫人们的宴会还得照常开,不然各府新做的衣裳、新打的首饰穿戴起来给谁看。

尤其是夫人们新买的化妆品,总得找个由头显摆出来。

其实,徐景湛这次来清河县是躲清静来了,忠勇王府里头越发的乌烟瘴气,想那忠勇王于政事上看得通透,但于情事上却糊涂至极,多情至极。后院里莺莺燕燕无数,妾室们整日争风吃醋。

徐景湛的母妃虽只四十多岁,但已心如止水,如今只一心向佛,守着正房的位置,每日里念经拜佛。

管家琐事交与婆母,难为本应享受天伦之乐的老人家,还要管着一家子从上到下百口人的吃喝拉撒。

好在是年底,忠勇王的世子也就是徐景湛的嫡亲大哥,将会迎娶郑翰林家的长女入门。

徐景湛听祖母说起这未来长嫂,是个极厉害的娘子,但也是个爽利人,琴棋书画、管家治家也极出众。

世子夫人的人选是忠勇王府老太君相中的,就是要选个厉害的孙媳妇进门,将这王府管起来。

府上也有不安分的侧妃想要管家,时常使了美人计灌醉忠勇王,只是不管他答应与否,酒醒一概不认。

这忠勇郡王是个极温柔小意的人,对待妾室们吃穿的要求一呼百应,徐家也有这个实力。

只他太过多情,实际上也是个无情的男人,见一个,爱一个,不管香的臭的,送的,还是楼里的清倌,不管是是他看上眼的,还是主动献身,皆来者不拒。

家中的太夫人为了眼不见为净,除了两位侧妃,也就三两个早年生育过,相对忠厚老实的妾室留内院,其余人等都被远远发送在王府的后头。

王爷要去,嗯 ,对不起,多走几步路。

太夫人还发话,这些个妾室好吃好喝供着,但除了初一、十五给主母请安,平日里就不必出来现眼了。

只是府中总有不开眼的妾室,使些手段,将些一竿子打不到的表妹、表姐放进来。

时常会藏在徐景湛去给祖母请安的路上,时而来场假摔偶遇。

好在徐景湛没遗传父亲的多情,通常都会让手下不留情面的一脚踢出去。

这股邪风原来只是半月二十天上演一次,但自从上个月徐景湛办了差事,得了皇上的奖赏后竟越演越烈。

于是徐景湛忍无可忍,趁着官家派临安府城新的“常平干”和“茶盐干”上任,硬是要了这个差务,送二人到清河县城整顿庶务。

临走前他告诉老太君:“祖母,家中若是整顿不好,孙儿可要出府而居。”他在府外有现成的别院,拎包就能入住。

徐太夫人让这五郎气得哭笑不得,还未成家,就想着出府单住。

既然是他老子惹得事,让他老子解决。于是唤来徐霍达,一顿臭骂:“你这跑马的额头,黑了心肝的货,若你管不好那几两肉,什么臭的脏的,都往家里拉,不如切了大家落个清静。”

徐霍达自从封王后,头一次被老娘骂的如此之狠,便收敛了几分。

他也知晓若是母亲发狠,后院里的那些女人,管是好是坏,都能给拉出去卖了。

于是他派了管家去给后院的妾室、通房们训话,再有痴心妄想飞上枝头当凤凰的,管是谁的亲戚,一起打出府去。

这徐霍达说实话,并不是个坏人,可惜也称不上好男人,甚至有点渣。

但他给正妻应有的尊重还是有的,初一、十五必在正院,虽同寝不同床,但这也是个态度。让那些个侧妃、妾室不敢太过于张狂。

徐景湛的母妃只生了二子一女,也就是如今的世子大郎,忠勇王府的世子,再就是五郎郡王爷徐景湛,三娘子清平县主徐清婉,其余三子五女皆是侧妃和妾室所育。

徐景湛到了清河县城后,新上任的盐茶司大人如何整顿,与他没有相干。

待歇息了一日,他便换了家常衣服带了长随、小厮,闲逛起来。

徐景湛上次大老远的从东京城来,因查案没顾得上给家中带回特产,这次来,怎么都得带些回去。

说来也巧,昨日当地的宴请竟然在如意楼内,楼内推出新鲜菜品,却是他从未吃过的松花蛋。

清河县城如意楼的管事是姜侍郎的三公子,与徐景湛也是熟人。

因京里头的如意楼没有这道菜,徐景湛就很好奇。尤其是几道新菜和餐后甜品,打算回到京里,一定要带了祖母、妹妹去如意楼吃吃看,妹妹肯定会喜欢。

这徐景湛一边逛着,一边使了小厮去打听,清河县城都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有哪些稀奇的物件。

经小厮一打听,别的倒罢了,只一个新开的“俏佳人”化妆品店,让他来了兴趣。

新店开业,出售新品,全国首创。冲着这句大话,也得看看去。

想他徐景湛什么物件没见过,家里也是各样买卖都有涉猎,女子用的胭脂水粉,他也会派人从扬州,带上好的给母亲、妹妹用。

于是他也不逛了,直奔“俏佳人”而去,到了店里,正是辰时末,雪莲和佟掌柜正在柜台旁边商议着月底,去临安府城的事宜。

徐景湛进店时,因着习武的原因,耳聪目明,正听得佟掌柜低声喊着一个小娘子为主子。

待他望过去,眼瞧着被称为主子的小娘子看着眼熟。

伙计金柱见有贵客进店,忙迎至门前接待。

佟掌柜火眼金睛,从徐景湛的穿着打扮上,就知道这不是寻常人,只是料想不到,一个郡王爷也能闲逛胭脂铺子。

佟掌柜迎了上去,行了万福礼,口中说道:“不知贵客临门有失远迎,若是郎君想给家中姐妹买些胭脂水粉,奴家可给建议一二。”

徐景湛只颔首示意仍迈步往里走,还是一旁的长随回道:“掌柜的有礼了,听说贵店里有独一无二的新品,我家郎君欲给家中女眷购买。”

店里此时也有三三两两的客人,虽不能与头几日比,但比往日的客人还是多了许多。

但店内大都是女客,像今天这样年轻公子哥带着随从来的还是比较少。

并不是说没有男客上门,多是陪着家眷前来,只身前往的还是少数。

徐景湛此时已走到店中间,看眼店里的摆设确实与平常的店面布局不同。中间的柜台呈圆形环绕,门口还设有收银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