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秦:想让祖龙当第一,有错吗? > 第84章 雄才大略 汉武帝

第84章 雄才大略 汉武帝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秦:想让祖龙当第一,有错吗?!

【“若是我有机会,前辈也肯定有机会,为何前辈要留在这里?”

对上帝辛探究的眼神,嬴政没有正面解释,而是反客为主。

不愧是秦始皇,帝辛露出了一个欣赏的笑容。

“你应该猜到了吧?”】

就在关键时刻,天幕陷入了黑暗。

万朝众人:???

猜到什么了??

这个时候戛然而止真的很没有礼貌,众人都觉得被冒犯到。

在m山的四位皇帝也纷纷看向嬴政,到底猜到什么了??

到底是还没有到那地步,嬴政也不知道自己发现了什么。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留下,对华夏有利。

其他的猜想有很多,不过不能确认,嬴政不打算回复,而是泰然自若地让四位后辈接着看。

就在一些人忍不住口吐芬芳时,天幕再次亮起,却换了另一个主角。

【“他,是历史上第一个向百姓公开认错的皇帝,在位五十四年,有四十多年都在战争中度过。

在他的统治时期,整整把华夏的版图扩达了一倍。”】

第一句话一出,汉武帝以后的朝代便明了五大皇帝的第二位是谁。

《轮台诏》,开启了君王公开认错的先河。

这一纸诏书让他的口碑得到一定扭转,后世之君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将“罪己诏”传承下去以安抚民心。

最为疯狂的便是宋朝,仿佛宋朝皇帝都成了自动道歉一体机。

自己做错了要道歉,自然灾害要道歉,就连天气异象还要道歉。

相较于汉武帝,他们大多都是在作秀。

只是为了展现自己谦逊的性格,早已没了汉朝时想让后世引以为戒的真情实感。

最为可笑的,是皇帝认错后,大臣还要拉踩一波汉武帝,显得他们多高尚。

先前他们便被霍去病的视频疯狂打脸,只能强行用汉武帝晚年穷兵黩武做文章。

如今他们都感到不妙,这好像是冲着他们来的。

【“他,便是汉武帝,刘彻。

如果说秦始皇给了一个国家的概念,那么汉武帝就是给了一个民族的认识。”

打匈奴,定南疆,灭朝鲜,征大宛。

打通河西走廊,开辟丝绸之路。

源源不断的奇珍异宝和种植物流入,汉朝的丝绸和瓷器等标志着汉文明的器物也滔滔不绝地送往外域。

边境百姓不再受异族骚扰,汉朝威名远扬四海。

“他的毕生所求,都是在为了社稷子孙预做谋划,不是一般人能够理解的。

没有谁能征服历史,逃脱宿命,刘彻的确是一位雄才大略,辉炳史册的帝王。”】

之前被灭妻杀子,年老昏庸连番轰炸的刘彻突然被天幕再一次肯定,一时间思绪翻涌。

委屈吗?

比起嬴政,他好像已经很幸运了。

自小被宠着长大,并没有生在动荡的时代。

死后有霍光等人把持朝政,并没有出现奸臣与昏君并存的情况。

虽然也站在高处,可底下人努努力也能看到他眼里的风景,倒也没有那么孤独。

而他的很多想法,也来自于嬴政。

肩上一沉,刘彻转头,发现是嬴政拍了拍他。

“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即使有前人打下的基础,刘彻做的也是前人没有完成的事情。

同为过来人,嬴政很能理解个中辛苦。

再说,谁又能保证自己一直不出错,永远英明神武。

能在晚年回首,坦然公开承认自己的不足,已经比许多人强很多了。

刘彻也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是心中难免郁闷。

嬴政的话语,不知为何比天幕上的认可还有用,让刘彻顿觉开朗。

【“暴君,你害的多少百姓食不果腹,杀妻灭子,因巫蛊之祸冤杀数万人,你可认错?”

一位宋制服饰文臣打扮的青年拍案而起,眼里满是指责。

“朕自己做的事情,朕自然敢认。”

不同于他的激动,老年形态的刘彻神情冷静,语气却带着不容置疑。

“你以为你就真的了解朕吗?”

刘彻眼睛一眯,吓得那人冒出一身冷汗。

“已经发生的,朕来不及改变,可许多事,最终只有天知道,你,又有何资格来质疑朕?”

画面拉远,逐渐形成一个地图。

“汉”字缓缓浮现在了汉朝的国土上,令周边国家都看到了它的威名。

从此以后,华夏族有了一个响彻千古的名字。】

公元前124年,汉武帝时期。

由于四年前霍去病的视频以及神女赐下的南瓜、红薯、玉米等高产作物,百姓食不果腹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在霍去病“封狼居胥”之后,汉武帝还特意派人粘贴告示。

说明功劳不仅仅是皇帝和将士们,还有默默在背后付出的百姓。

如今他们的皇帝被天界邀请前往后代,又在天幕上再次认可他们的皇帝。

从今以后,后世之人皆为汉人,百姓们不禁有荣与焉。

汉武帝前后的汉朝中人也倍感自豪,他们的国号成了一个民族的名字,还流传千年。

只是那个文臣,分明不是汉朝的,凭什么对他们的皇帝评头论足?

刚刚秦始皇那部分才埋下一个伏笔,如今又来一个。

万朝众人心里默默问候天幕,却不敢明面上吐槽。

与众不同的,是宋朝的文人墨客,已经汗流浃背了。

一想到天幕直通万朝,他们就好想逃,又逃不掉。

照着架势,迟早有一天会引火烧身。

还好万朝不能互通,否则宋朝的一些人能被汉朝的吐沫星子淹死。

同样想到了什么,身在m山的朱元璋忍不住看了刘彻和李世民一眼。

他极其认可唐太宗的作为,对刘彻的看法也还算比较客观。

不知道他们在看到宋朝人的评价时会如何,朱元璋隐隐有些期待。

还好自己生得晚,不然宋朝笔下讨伐之人估计得加上他们一家。

将朱元璋的微动作收入眼底,嬴政和武则天对视一眼,眼中意味不明。

当事人李某和刘某,一个在想自己会被怎样评价,一个在想青年究竟是什么来路。

对于其余三位皇帝的暗中交流,两人毫不知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