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秦:想让祖龙当第一,有错吗? > 第23章 辽左用兵第一血战

第23章 辽左用兵第一血战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秦:想让祖龙当第一,有错吗?!

【马千乘含冤而死的第九年,秦良玉及其麾下白杆军再赴国难。

这一次,对手变成了号称十七世纪最强骑兵的劲旅——满洲八旗。

在此之前,明朝先遭萨尔浒之败,接着又因辽东经略袁应泰瞎搞。

一顿操作下来,被努尔哈赤采取反间计,里应外合夺占沈阳。

这时候,明王朝终于想起了长期遭到他们薄待的马家精锐。

辽东开战后,秦良玉先命她的兄长秦邦平和弟弟秦民屏先行奔赴。

部队到达后还未休息,就被心急的袁应泰火急火燎派上了战场。

但他们赶到浑河时,沈阳早已沦陷。

这支总数只有六千人的川浙步兵,迎面对上了努尔哈赤的六万主力骑兵。

强敌压境下,川浙精兵在浑河北岸扎营列阵。

大战打响后,努尔哈赤先派精锐冲阵,被白杆军击退,随后又率大军进攻。

一开始,白杆军结阵迎敌,火器齐发 ,战斗异常惨烈。

占据兵力优势的八旗军不但毫无进展,反而一上午就损失数千人。

相持不下间,努尔哈赤紧急命令沈阳城刚刚投降的明朝炮手,以大炮向白杆兵猛轰,又集中五倍于白杆兵的精骑猛冲。

敌众我寡之下,白杆兵终于不支,防线被八旗军陆续突破,顽强的川军依然死战不退。

直到日暮西沉时,除了秦民屏率少数部队突围,其余白杆兵皆壮烈殉国。

与此同时,和白杆兵并肩战斗的童仲揆部浙军,也血战至最后一刻。

浑河岸的这场悲壮厮杀,白杆军和浙军并肩战斗,让满军八旗尝到了失败的滋味。

以众敌寡,八旗军伤亡惨重,此战被清朝人称为“辽左用兵第一血战。”】

『后期的明朝真的很拉(单指皇帝和文臣那一块)』

『有一种幻视近代的感觉』

『杀我可不可以不要用川军,已经在哭了』

『原来川军那个时候就这么猛了』

『我要哭成智障了,那支浙军是戚爷最后的精锐了』

『马上到崇祯了,明王朝要结束了』

『那个明朝炮手....放到近代就是狗汉奸』

『以多欺少,还死伤惨重,啧啧啧』

先前丈夫的死只是被一笔带过,而现在却是亲眼看到兄长倒在血泊之中。

饶是秦良玉,此时面上也不禁流露出悲痛之色。

不仅是为了兄长,也为战死的白杆军和浙军。

更让她心痛的是,即使这样,依照后世之言,他们也还是没能守护住明朝。

【浑河血战的慷慨壮烈,震撼了明朝上下。

秦邦平殉国的噩耗传来后,天启皇帝朱由校加封秦良玉二品武官。

刚刚经历丧兄之痛,秦良玉面对的却不是安慰,而是明朝正规军的排斥。

明朝军队派系分化严重,尤其是北方边兵。

他们打仗虽然孬,但是窝里斗却一点也不差。

秦良玉驰援山海关时,就曾遭受守关军将刁难,嘲笑他们是“蛮夷军”。

浑河血战时,受命支援白杆兵的总兵李禀诚眼见战事激烈,却吓得策马而逃。

事后,他竟然还在秦良玉面前摆“正规军”的谱,态度十分傲慢。

秦良玉也不是什么好捏的软柿子,在彻底平定奢崇明四川之乱后直接上书:

“臣带着秦翼明、秦拱明裹粮出战,先后取得了像红崖墩三战那样的胜利。

可离间我们君臣关系的那些大将们没见过贼兵的面,却整天着胳膊吹嘘,等到和贼兵对垒时,就闻风而逃。

他们害怕贼兵,也不允许别人比贼兵胆子大;他们打不过贼兵,却怕别人战胜贼兵。

就像授命支援臣的那位总兵,他在渡河一战中失败回营,反而拒我于门外,不容我进城相见。

以一个六尺身躯的大男子忌妒一个巾帼妇人,他如果夜静时想一想,就应当羞死。”

因此,皇帝朱由校下诏,令必须对秦良玉及其士兵以礼相待,不得有任何猜忌。】

『啧啧啧,果然有些男的千百年如一日』

『真就自己不行还不让别人行』

『对敌军唯唯诺诺,对友军重拳出击』

『还好这个皇帝明事理,要不然估计下一波直接就能搞出第二个岳飞出来』

『很难想象,要是秦良玉也被冤死会怎么样』

『你去看看现在还在被人吐口水的秦桧雕像和对着完颜构留下的所有东西嗤之以鼻的人就知道了』

『朱由校是不是就是那个木匠皇帝』

『是滴是滴,朱元璋要是知道自己有这么个后代会气得从皇陵里爬出来』

看到最后一个弹幕,朱由校心中警铃大作,他可没有忘记被暴揍的赵构。

要是朱元璋也有机会来揍他,以之前明朝皇帝成群结队出现的情况.....

好嘛,说不定他能亲眼见证并成为五龙同揍的受害者。

其实有这个称号倒也不是什么大事,之前还有“蛐蛐皇帝”的先例。

可坏就坏在,他朱由校差了朱瞻基可不是一星半点。

朱瞻基生朱祁镇不如生个秤砣,可他连个秤砣都生不出来。

有魏忠贤在,他至今膝下无子。

朱由校的担忧不无道理,也很快弹幕便扯到了他无脑相信魏忠贤,还在后期昏庸无道一事。

那些弹幕,看得朱瞻基及以前的皇帝都不禁皱起眉,连连摇头。

自朱祁钰后,明朝难道就真的没有像话的皇帝了吗?

本来还因为自己的朝代出了个封侯的女将军自豪不已,此刻的明朝皇帝却开始忧心忡忡。

这一路来,他们在后世之言里看到了许多明朝皇帝的传言。

自朱瞻基以后,可以说是各有各的离谱之处,要么不正常,要么不行,要么又不正常又不行。

叹气之后,朱元璋等五位明朝皇帝开始着手女子参军入伍的事宜。

秦良玉的话也同样让他们感到替自己的后代感到羞愧,对于朱由校的做法他们只觉得是勉强能看。

若是真的明事理,怎会不顾枉死的马千乘?

之所以接连奖赏秦良玉也不愿意替马千乘平反,不过是心里有愧却不愿承认罢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