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天生好命!军婚后绿茶美人被夫训 > 第10章 大姨刘菊

第10章 大姨刘菊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天生好命!军婚后绿茶美人被夫训!

中午,刘老太炒了青菜,做了鱼头豆腐汤。

汤还没出锅,香味就已经飘得老远。

发泡好的干野菜下锅煮熟,正准备捞起来凉拌,大女儿刘菊就哭丧着脸回了娘家。

闻到饭菜香,刘菊本就不大高兴的脸,显得更难看。

“妈,您日子过得可真滋润,锅里煮的什么?咋这么香?”

说着,就要伸手捏纸壳揭砂锅盖子。

刘老太一巴掌拍开,“什么德行?回来就讨人嫌。”

说着,老太太又拿筷子把铝锅里的野菜往碗里挑,“也不瞧瞧多大的人了,还这样没规矩。”

“妈,你说这话我可不爱听。”

刘菊翻了个眼皮,说话也酸得厉害。

“在婆家被老虔婆说就算了,回来还被你念叨。”

想着在马家的日子,刘菊心里很不平衡。

都是一个爹妈生的,老二、老三、老四都过得比她好,就她见天的回娘家打秋风。

“嫌我唠叨就别回来,谁家大姑子没事总往娘家跑?没事就赶紧回去。”

对于这个大女儿,刘老太也烦心,每月回娘家,怨气比公主坟那头的雾气都重。

早十几二十年,她还帮着开解婆媳关系,现在真的懒得管。

屋外的说话声,传到屋里虞晚耳朵里,她没出去,就趴在桌上眯眼打盹儿。

刘菊被亲妈这么一呛,也不吱声了。

倒也没走。

反从编织提篮里拿出四根黄瓜,六个番茄,并两小捆荠菜。

放进筲箕,装了个满满当当。

刘老太看了眼,脸色才好看了些。

“进屋坐着吧,饭一会就好,吃过就早些回去。”

大女儿嫁到郊区庄子上,也就吃菜比城里方便这一个好处。

刘菊气闷:“……”

她妈就是势利眼,要不拿些菜来,估计门都不让她进。

新结的黄瓜、番茄,还是她背着婆婆、妯娌偷摘的。

趁二弟两口子没回来,刘菊低头凑她妈跟前小声说,“妈,能不能再借我十块?等大成下月发了工资,我就还您。”

一听这话,刘老太当即垮脸。

“上个月才从我这拿了五块钱,并一斤大米一斤小米,这月刚过半,你又揭不开锅了?”

“工资都花哪去了?你把你妈晒干吃了算了。”

刘菊陪笑脸:“妈,我这不是实在手头紧吗?小夏身体不好,前几天才挂了吊瓶,我就想买瓶麦乳精给她补一补。”

刘老太不耐烦:“补什么补?”

“病死也算享福,投生到你肚子里也是那孩子命苦。”

这十几年,她贴补大女儿的钱,没有三百,也有二百九十九。

真是回回借,月月借,不借大头只借零碎小头,借十块还五块,借五块,一毛不还。

问题是每次借钱的理由都是外孙女小夏病了。

没病也要咒出病。

“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把钱都塞给了马建成,你心疼他在煤厂辛苦,得点好东西就都给他送去。”

刘老太斜她一眼:“你可真是老马家的好儿媳。”

瞧老太太脸色难看,刘菊果断否认,“压根儿没有的事,您老人家从哪听的?”

哪个天杀的嘴巴这么长?都说到她妈跟前了。

让她逮着,非撕烂他的嘴。

刘老太恨铁不成钢,“要真是马建成吃了喝了,老娘我也认了,可我听人说,马建成的工资还被你婆婆拿捏着。”

“合着当我刘家是冤大头,他让他妈攒着钱,指使你回娘家划拉东西过日子。”

刘菊暗道一声糟,赶忙解释:“妈,不是你想的这样,大成没让我回来借,是我自己提的。”

不想自家男人被看轻,她又帮着找补:“再说了,哪年大成没往这边送煤炭煤渣?你女婿没你想的那么窝囊。”

“呸,就是个黑心肝。”

刘老太啐了一口:“别给我东扯西扯,就问你一句话,马建成的工资到底在谁手里?”

“……”

刘菊支支吾吾,说不出来。

这可真是她的好闺女,刘老太怒极反笑:“前些年,你哄着说交给了你,合着就是为了骗我一老太太?”

“谁骗你了?不是你想的那样,我也有……”

“有什么有?”

“你个死丫头,胳膊朝外拐,现在居然敢合起外人来坑亲妈,你现在就给我滚!有多远滚多远!”

这些年,大女儿总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手头紧,当妈的体谅女儿日子过得难。

明里暗里没少贴补。

现在得知真相,刘老太可不得怄死。

瞧老太太真气着了,刘菊连忙说软话:“妈,我错了,您别生气,我就是知道你会这样,所以才不敢跟你提。”

“早些年,你一直催我拿捏大女婿,我也是被你逼急了,不然也不会有这茬。”

“合着这事赖我?”

被倒打一耙,刘老太险些气个倒仰,“你你你!你可真是我龚新苗的好闺女,现在马上给我……”

滚字到嘴边,听到自行车压石板轱辘声,刘老太又生咽了回去。

“郑老师,这么早就回来了啊。”

见是东屋的郑老师,刘菊也跟着打了声招呼,怕家丑外扬,母女俩很默契的没有再吵。

“哟,今儿做什么好吃的?老远就闻着香了。”

郑老师面上带着笑,视线转到刘家大姑子身上,客套语气里又多了些讽意,“还是刘菊你的工作单位好,时不时就有假回娘家,不像我,嫁得远,两三年才能回一趟娘家。”

刘菊听出她话里有话。

想要反讥回去,又被亲妈一个眼神止住。

刘老太笑着接话:“现在又不是几十年前,一张车票就能回去。”

“也是郑老师责任重,怕耽误学校的课,不过呢,近有近的好,远也有远的妙,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老太太的话挑不出错,郑老师也就没再说什么。

不过看刘菊的眼神,总归是有些瞧不上。

小槐花胡同里,谁不知道刘家大姑子惯爱回娘家,至于回娘家做什么,那就只有他们刘家人自己清楚。

说了一堆话,刘老太手上动作倒是没停,又往小菜里倒了些酱油,“快晌午了,你二弟他们也快到家了。”

言外之意就是别生事。

刘菊剜了眼东屋,就转身进屋,只才掀起门帘串,就和一人目光相撞。

老天爷,这俊俏丫头是谁?

“…你是?”

“大姨。”虞晚笑眯眯的喊人。

温温柔柔的一声大姨,喊得刘菊更迷糊。

刘家什么时候有这号人了?

难不成是老四家的闺女?

“这是你三妹的女儿,叫虞晚。”刘老太端着拌好的小菜进来,帮着介绍。

又朝外孙女笑了下,“丫头,这是大姨,夫家是城北郊区平庄的,所以她经常回来。”

虞晚?刘菊嘴上“噢”了声,是有这么个姓,三妹头个男人就姓虞。

不过怎么还有个女儿?都没听说过。

她来回睃了一眼老太太和小丫头,刮愁带怨的脸上乍现惊诧。

想说老太太瞒得严,又顾及外甥女在,三妹家的人得罪不得,还指望刘萍帮下乡插队的大女儿物色婆家。

“哎哟,原来是小虞啊,来,让大姨好好看看。”

刘菊笑得殷情,刘老太看得难受,“哎呀,行了,收拾收拾准备开饭。”

虞晚觉得来了这,别的没收获,亲戚倒是认得多。

刘菊可不听劝,拉着外甥女接着说,“头回见,大姨合该给你见面礼,但今儿来得匆忙,身上也没带什么东西,等下回大姨给你补上啊。”

虞晚笑着应下,当没听见母女对话。

刘老太:“……”穷得都借钱了,还打脸撑面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