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人间正道:将军梦从救解语石开始 > 第88章 创造奇迹的唐家坳

第88章 创造奇迹的唐家坳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人间正道:将军梦从救解语石开始!

在八路军离开后,老村长立即就召开了唐家坳第一届集体村民大会,除了在外回不来和行动不便的个别村民,包括老人小孩在内,全部都列席大会。

就连村子里的鸡鸭猫狗都不愿缺席,纷纷凑起了热闹,把整个会场渲染的更加喧嚣。

“乡亲们,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正在被倭国鬼子入侵,但大家不知道的是,鬼子兵锋所到之处,烧杀奸淫掳掠,是无恶不作。

听八路同志说,鬼子就不是人,是一群披着人皮的饿狼,大家都知道山里的饿狼是个什么德行,见了活物就会疯狂扑上来。

而山上的那伙子溃兵,就是吃了鬼子的败仗,才逃到这里的。由此可见,鬼子离我们越来越近,已经不远了,随时都可以来到我们这里。

所以,不要对鬼子抱有什么幻想,我们要提前做好应对措施,保证我们自身的安全。”

在大会上,老村长详细描述了张兴隆灌输给他小鬼子的凶恶形象,把村民们一个个吓得冷汗直流,张皇不知所措。

因为他们村子紧邻大道,如果有鬼子经过,鬼子又真的那么凶残的话,他们肯定避免不了要遭殃。

可他们该怎么办呢?

离开这里投奔亲戚,是寄人篱下,怎么可能过的舒心。

况且亲戚家里也不一定保险,在这兵荒马乱的时代,没有什么地方是绝对安全的。

再者说,落叶都要归根,他们又怎么可能舍掉祖辈生活的土地,去赌未知的命运。

因为,故土难离啊!

“鬼子真的那么凶残吗?他们真的来到我们村子该怎么办啊?”

“怎么办,逃命呗。”

“往哪逃啊?到处都在打仗,你知道哪安全呀。”

“鬼子来了我们就躲进山里,让他们找不到人。”

“切,躲进山里,这寒冬腊月的,你在山里能待多久?要是鬼子把咱们的房子都给烧了,咱们有钱重修房屋吗?到时住哪里?”

“那…那我们怎么办?走也不是,留也不是,难道就看老天爷的意思?”

“人的命,天注定,我们还是多向老天祈祷祈祷,让小鬼子不要来我们这里。”

“屁,老天爷要是管用的话,小鬼子还会来我们的土地上胡作非为吗?你脑子被门给夹了吧?怎么净说着不着调的话。”

“你…你…”

“好了,你俩别吵了,我们听听老村长怎么说,他应该有办法吧?”

“是的呦,老村长与八路打交道最多,八路会不会已经把对付小鬼子的办法告诉了他?”

“应该会的,要不老村长怎么会把所有人都集中起来开大会,他肯定是要告诉我们对付鬼子的办法。”

吵闹声中,几百双带着渴望的眼睛,集体看向老村长,那意思是,老村长,看你的了,有什么好办法赶紧说出来,我们都等着呢。

看到大家都把视线投向自己,老村长顿感肩膀上沉甸甸的,仿佛有一座大山压到自己的身上,让他觉得……

这信任,当真是鸭梨山大啊!

我撑的起来吗?

随即老村长就下定决心,不管怎样,他这把老骨头就算拼了命,都要为唐家坳的父老乡亲撑起一把擎天巨伞,保护乡亲们不受小鬼子的祸害。

随即,他就把挖地道和成立民兵队的建议说出来,获得全体村民的同意。

同意是同意了。

民兵队只要有人立马就可以成立,训练不训练的另说;可挖地道是个技术活,乡亲们都不懂啊!

要说乡亲们挖个地窖还行,可挖地道就不是地窖可比拟的,里面是要藏人住人的,挖不好的话,是要出人命的。

别小鬼子没防备到,自己反倒被地道搞得损失惨重,得不偿失。

之前,老村长虽然被张兴隆强行灌输一些地道知识,但很多知识都是左耳进右耳出,根本没有听进脑子里,到这时,基本上都快还给张兴隆了。

唐家坳就他们一帮子泥腿子,挖地道,挖个鬼呦!

所以,还是要有专业人士来指导。

毕竟,专业的事,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做,才更妥当。

于是乎,乡亲们亲戚套亲戚,多番辗转之下,终于找到一位早已金盆洗手的土夫子。

在他们再三的诚意邀请之下,提出供吃供喝供住后,退休的土夫子才决定出马。

因为他一直在坐吃山空,家里快没余粮了,他可不想被饿死在家中,正头疼着是不是破破例,再出山捞一票,给自己的晚年生活挣一个保障。

这不,还没等他下定决心,唐家坳请他的人来了,拿捏几回之后,就屁颠屁颠地收拾下东西,跟着来到了唐家坳。

之后,在他的指导下,唐家坳掀起了一场挖地道狂潮,大人小孩齐上阵,在无聊的冬日里上演了一场对地大作战。

没过多久,此地成为八路军的游击区,唐家坳果断加入。

技术上有了保障,军事上也有了支持,经过几年的努力,唐家坳挖出了一道进可攻,退可守,设施完备的地下堡垒。

在最艰苦的岁月中,面对小鬼子的扫荡,唐家坳村民往地下一躲,鬼子来的少话,就组织人员干掉;来的多的话,就避其锋芒,藏起来,让小鬼子找不到人,无计可施。

就这样,在整个抗战期间,唐家坳以无人员伤亡为大胜,干掉个别鬼子汉奸为小胜,零敲碎打,积少成多之下,依靠地道取得了巨大的战果,而且他们人员伤亡还很小。

不仅如此,在唐家坳的影响下,周围的村庄也有样学样,挖起了地道。

但限于这里是山区,其他村子没有唐家坳的韧劲,他们的地道没有形成规模,当然也就没有唐家坳地道的功能齐全。

……

等战争结束后,张兴隆履约来见老村长,在颤巍巍的老村长带领下,张兴隆见证了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唐家坳村民创造的奇迹。

行走在昏暗的地道中,看着各种防御设施,张兴隆心里感慨不已,这就是我们善于创造奇迹的伟大人民。

要知道唐家坳的地道不止一层,而是两层,第二层完全就是在石体中开凿出来的,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工程不可谓不庞大,而唐家坳村民靠着简陋的工具,硬是完成了。

张兴隆边参观边对老村长竖起大拇指,嘴里夸奖着唐家坳村民。

老村长听到夸奖,脸上都快笑出一朵花来,走起路来虎虎生风,仿佛重回年轻时代。

参观完后,张兴隆直呼,这完全就是一座功能齐全的地下小城。

而唐家坳的地下小城,是人民智慧的体现,更是唐家坳村民不惧艰难困苦、顽强不屈、誓死与倭国鬼子抗争精神的体现。

在后来,唐家坳的地下小城,成为了着名的抗战遗迹,红色景点,吸引了无数仰慕者的到来。

随着短视频的兴起,这里又成为了网红的打卡地,吸聚着无数的网友前来亮相。

聪明能干的唐家坳村民,借此东风,打造出自己的名片,由此摆脱了贫困村的帽子,大踏步迈向小康的道路,过上了辛福的生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