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天策烽烟 > 第一百二十八章 田家手笔

第一百二十八章 田家手笔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天策烽烟!

见到李毅皱眉,田泰安也知道自己的方案,确实有不足之处,毕竟方案是他想出来的,弊端自然清楚,拿就是需要庞大的劳动力。

但田泰安还是想听听,李毅到底有没有更好的方案,其中不乏存在和李毅比较的意思,毕竟李毅如此年轻,才刚成年,之前的三策,李毅都已经做了,而且似乎比他做得更好,他就不信,李毅还有办法,比他这办法更好的解决建州水患的问题。

于是问道:“难道李公子是不赞同我这方案?愿闻高见。”

李毅摇摇头说:“也不是说不赞同,只是你的方案,有多处地方不能实行,想要实行,必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时间问题,据我所知,要等到幼江水位下降,至少得等到每年的十月,甚至是十一月,方能露出堤坝底部,而每年到了二三月间,幼江又会经历为期一个月左右的春汛,这短短两三个月的时间,又是冬日这天寒地冻的时节,如何完成这庞大的工程量?

第二,建州的人口不足,正如你所说,不解决建州存在的四大弊端,建州的人口不可能得到太大的增长,工程量巨大,需要的劳动力也响应的增加,建州人口,负担不起这项工程。

第三点,则是涉及到更换地基的问题,更换地基和修筑堤坝的材料,建州靠近淮阳山脉,倒是不会缺沙石等材料,但涉及材料的量巨大,我们又该如何在短时间内,运输过去?”

起初田泰安只是考虑到可能会涉及人手不足的问题,完全没有想过材料运输还有期间上的问题,在他的预想里,只要有足够的劳动力,就能顺利进行,他缺忽略了幼江的春汛期,总想着水位上涨,总得要到三四月期间,夏天到来才会上涨,到时候只要地基换好,就算是漫过地基,影响也不大,等来年水位下降,在完成堤坝的修筑就行。

而这材料的运输,他就完全是忘记了。也不能怪田泰安大意,能想出这么一个方案,已经是很不错了。

“那李公子你有办法能解决这些问题吗?”田泰安不甘的追问。

李毅摇摇头说:“其实我目前也没太好的方法,无非就是疏和堵两策,你所用的堵策,已经很不错了。而我还没来得及实地考察过,也不知道该有什么好方法,你不妨从疏这方面多多思考一下,说不定能得出一个良策,要知道洪水这玩意,很多时候如人们常说的那样,堵不如疏。”

尽管李毅没有给出一个适合的方案,但还是让田泰安茅塞顿开,执手一恭,诚恳地说:“多谢李公子,泰安受教了!”

田森也跟着笑眯眯的说:“不知道李公子觉得犬子如何?”

李毅点点头,给了田森一个肯定的答案说:“令郎的确是块璞玉,日后必定是治国良才。既然令郎有意为晋王效力,我自当成全。只是,我尚有一疑问,希望田家主能解惑。”

“李公子请说,田某必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以令郎之才,就算是没有人举荐,到晋州去也能谋个一官半职,为何田家主需要找到来我这里呢?”李毅不解地问。

田森总算是收起了他笑眯眯的笑脸,换上一副悲伤的表情说:“好教李公子知晓,说出来我也不怕李公子笑话,虽说我田家在这建州也算是小有薄名,但毕竟我田家是以商业为重,难免被人冠上商贾之家的名号。你也知道,商贾入仕是何等的困难,我这一来是担心犬子到晋州后,不但没有入仕,反而遭人耻笑刁难,二来故土难离,所以一直拖到如今,才有幸碰见李公子。”

李毅点点头,表示理解,然后思索片刻,说:“为你们这推荐信,也并非不行。但我这能给你们父子几个选择,不知道你们愿不愿意听一下?”

田森不解其意,但还是顺着他的话说:“愿闻其详。”

“首先,令郎带着我的推荐信,到了晋州,前往拜访陆轩,以令郎之才,陆轩定然会将令郎推荐给晋王。

其次,晋王的次子,二王子楚云帆如今已经南下,不日将会担任凌州郡守一职,至于我们的皇帝,还有没有其他爵位封赏,这个我就不太清楚。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令郎如果到了二王子那边,也必然受到重用。

至于第三嘛,也就是留在建州,协助我治理好这建州。”

听到李毅的话,田森那双小眼一眯,思索片刻才问:“不知道李公子何时返回晋州?”

李毅笑了笑,跟聪明人说话就是轻松,于是如实回答:“都已经来到建州了,自然是在建州扎根,恐怕是不会回去晋州了。”

田森继续追问:“刚才李公子说二王子将会担任凌州郡守,还有从李公子这里传出将会成为建州郡守的消息,这些事,晋王是否知晓。”

“如果没有晋王相助,恐怕这些事还得费一番劲!”李毅答道。

“事关犬子前途,请容李公子让我父子回家考虑一二。请李公子放心,无论如何,我承诺的十万石粮食和十万两白银,都必然会交到李公子手上,我回去就马上安排,李公子派人来接收即可。”田森拍胸口保证道。

李毅也没有让他们立刻就回复的意思,毕竟是事关重大,肯定需要足够的时间考虑清楚才行。田森这十万石粮食,可是解了李毅的燃眉之急,这个人之常情的请求,自然是能答应的。

“嗯,好的,你们就先回吧。我还会在建州停留两天,希望你们在这之前能给我一个准信。”

“如此,我们父子便不打扰李公子了。田某告退。”田森起身,告辞一声就带着田泰安离开了州府。

随着田家父子的离开,李毅也忙碌起来,马上安排了一批士卒,到田家那边,接收田森许给他的钱粮。这笔钱粮,对李毅来说,绝对是及时雨,原本李毅还打算在出发前往洛州之前,拜访一下万家和田家,如果这两家不识好歹,李毅也不客气了。现在好了,十万石粮食,至少能够让建州支撑度过这三个月,甚至李毅都有些怀疑,这田森是计算过才说出这个数量的。

事实上也正如李毅所想,田森一直都在建州城内,压根就没有所谓的出去办事昨晚方归。他只是花了一天时间,去查李毅的底细,还有就是需要看看这个李毅到建州,到底意欲何为。当他看到李毅发出的榜文后,就立马觉得不妙,危机感顿生,隐约觉得李毅会对他们这些世家豪强动手。尽管还不清楚李毅是如何的一个人,但是建州没那么多粮食是必然的,而李毅来自河北,想必根本也在河北,粮食不太可能从江南或南蛮地区运过来,那么粮道就必然要经过洛州。也就是说,粮道未通!

这就耐人寻味了,李毅没粮,到敢发榜文,基本上可以肯定,李毅会从他们这些世家里敲诈而来。但昨天前往赴宴的小家族,李毅没对他们动手,那就说明李毅没打算东拼西凑来筹粮。那么,剩下的目标,只有他们田家,还有万家。田家之所以能壮大到如今建州第二的家族,而且不是靠剥削压制百姓,侵并百姓田产发家,离不开他田森敏锐的洞察力和精准的判断,思及此处,田森再也坐不住,连忙谋划,才有了今天发生的事情。

其实他可以提醒万家,这样的话,他所捐献给李毅的钱粮,就可以少出一半。但是他没有这么做,他很清楚,只要借助此次,和李毅这个未来的建州郡守搭上线,如果李毅不是那种天性凉薄的人,那么他田家将会迅速壮大,这是有利的事情,何必为了些许钱粮而便宜了万家?

所以田森,现在就是一场豪赌,赌赢了,田家在建州的地位扶摇直上,赌输了,影响也不大,就是损失了十万石粮食和十万两白银而已,然而这些都是身外物,押得最重的宝,还是他的儿子。本来他以为李毅是晋王麾下,一直不活跃的晋王如今竟然让麾下来治理这建州,想来是有大动作,晋王还是志在天下的,如果能通过李毅投效晋王,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这也是他愿意推出儿子的原因,但他却没想到,李毅却是留给了三个选择。

不管田森如何想,他这批钱粮解了李毅他的燃眉之急,这事情是肯定的。其实不单只是这粮食重要,十万两白银同样重要,这足够李毅做很多事情了,让李毅的谋划能更进一步!

接收这笔钱粮后,粮食自然是存入粮仓,以应付接来了三个月的施粥和支付劳动力的酬劳。

至于这白银,虽说只有十万,但加上建州原有的十万,已经暂时足够李毅挥霍。于是大手一挥,劳军!想要稳住军心,靠镇压是不行的,必须得一手大棒一手枣,无论是被筛选下来的士卒,还是留在军中的士卒,都获得了一两银子。别小看这一两银子,在大楚帝国,一两银子能换百贯铜钱,而一贯铜钱则是有百个,这大楚粮价大多数时候,一斤大米也只是维持在六十到八十个铜钱之间。可以说一两银子足够一个普通百姓家庭生活一个月了,这如何不让众士卒感恩戴德?同时,李毅还许诺,军中每个月都会有饷银,如有斩获战功者,另行奖赏。

众士卒哇然,大多数人都是将信将疑,但他们拿到李毅劳军的一两后,绝大部分人都选择了相信李毅,毕竟他们不当兵,也没有什么好去处,不去留在军中,好歹能混个温饱,其他的不说,至少在陈皓控制建州军后,他们都是一天两顿,从不落空!光凭这点,就让众士卒不愿离去,甘心效命于李毅,就算没饷银,他们也不会离开,更别说现在李毅许诺有饷银了。所以大部分士卒,都是相信李毅的。

看着一众激动的士卒,李毅知道,收买军心这事情,基本上做到了,但这样还是不够的。于是就在帅台上朗声道:“不过,你们也不要因此而觉得,以后的生活就无忧了。实话告诉你们,我是一个对士卒非常严格的人。所谓国有国法,军有军规,这点你们应当能明白,接下来的一天里,我会安排人给你们讲解我的军规,你们只有一天时间去熟悉,在我的军中,什么是必须做到,什么是一定不能做,一旦触犯了军规,轻则军棍伺候,重则丧命!可都明白了吗?”

“明白了!”众士卒异口同声高呼。

“好!很好!我李毅也并非是不近人情之人,明天传下军规后,我再给你们一天的考虑时间,如果觉得自己遵守不了,大可以离开。另外,我也提醒你们一句,既然你们选择留下来,享受着我给你们的高待遇,就得有做好迎接高强度训练的准备,你们迎来的训练,不再是简单的列阵刺杀,而是每一天都能让你精疲力尽,动也不想再多动一下的训练!我需要的是精兵,不是孬种!”

听了李毅的话,尽管有部分人感到畏惧,想打退堂鼓,但绝大部分人都是充满信心的。而李毅说的一天考虑时间,也并非空话,如果那些人连军规都守不住,上阵了也是逃兵,是害群之马。至于说能不能跟上训练强度,这个李毅倒是没有太过在意,毕竟每个人的底子不同,身体素质和意志力也不相同,肯定不能一概而论,到时候肯定会把这留下来的两万青壮进行分类的,有的时候,分为三六九等,也并非是坏事。

目前的建州,李毅能做的,也只能是这么多了。一来他还没真正成为建州郡守,朝廷敕令一天没下,终归是个变数,虽说朝廷那边李毅都安排妥当,但谁知道韩维会不会脑子发热,硬是不把这建州郡守给他?其次就是他天策的势力还没来得及转移过来,更多事情想做,但做不了。第三是他还没真正地去了解过建州,不是说他前期没做准备工作,对建州两眼抹黑,相反的是,他已经通过大量资料初步了解过建州,但纸上得来终觉浅,想要了解并熟悉建州,必须自己亲自前往方行,至少李毅是这样的人,不自己走一遭,也会觉得自己对建州的了解,始终是停留在情报上。

可是这些事情,都是需要时间的,所以现在必须一步一脚印的走下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