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从嬴政开始盘点 > 第116章 击破先锋

第116章 击破先锋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从嬴政开始盘点!

唐朝天宝年间。

李隆基之前刚刚派人前去平定安禄山的叛变,如今时间不长,状况还没有明朗。

如今看到朱棣如此顺利的打开了局面,他不由得将自己代入了朱允炆,感同身受起来了。

“这些个乱臣贼子,平日里深受国家厚恩,如今只是稍有不如意便起兵造反,国家就是败坏在这些人手里!”李隆基愤恨的说道。

李隆基这个人,由于深感唐朝前代皇帝大都是通过政变上位的历史,因此继位后极为防备宗室,乃至于自己的亲生儿子,还曾经下辣手做下了“一日杀三子”的“壮举”,因此对于宗室内斗极为敏感。

面对皇帝的甩锅行为,侍立在一旁的高力士只好安慰道:“陛下不必担忧,陛下乃是天子,自有神灵庇佑,今得神迹示警,安贼覆灭定是指日可待。”

“太子如今怎么样了?”李隆基问道。

越是这个时候,李隆基越是担心被篡权,他内心的不安感已经拉满了,尤其此时天上还在直播后世宗室篡权成功的案例,他更是担心有人有样学样。

“太子如今仍旧在十王院内读书,并未与外臣交往。”高力士有些无奈,自己这个主子此时还在防备他的儿子。

唐玄宗时期,为了极力限制皇室成员的权力,也为了杜绝皇室子嗣参与政治,李隆基做的很绝。

李隆基不仅让儿子们集中居住,甚至还严格禁止诸王与群臣交结。

唐玄宗即位初年,皇子尚年幼,居住在宫内。到了开元十三年,随着皇子们日渐长大,李隆基便下令在长安城东北安国寺东附苑城内修筑大宅,让多位皇子在其中分院居住,因此被称为十王院,又称十王居。

在那里,皇子的生活起居,由宫中宦官密切照料,也是用以监视。

不仅如此,随着皇子们陆续成家生子,李隆基又下令,于十宅外修建“百孙院”,用以安置自己的孙子。

以他对待儿子的态度,在此时还要严格监控太子,那是再正常不过了。

明朝洪武年间。

“老耿啊,也是跟随咱征战天下的老人了,没想到还能成为咱孙子的依靠。”朱元璋此时深刻的感受到了时光的流逝。

看着自己熟悉的人,以一个不熟悉的面貌和年龄,出现在历史记录之中,朱元璋不免有些感慨。

在此之外,朱元璋也敏锐的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他暗自想到:“神迹中说耿炳文熬到了朱允炆时代,为何用了个‘熬’字?”

自家人知自家事,别人没什么感觉,但朱元璋就看出不对劲了。要说寿命长,那就直接说他活到了朱允炆时期,也用不上说熬过去啊?

一个“熬”字,让朱元璋感觉到,自己的洪武朝估计是不太好过,这些个开国元勋一定是被自己折腾的不轻。

“看来老耿还是可靠的。”有大杀四方的老年朱元璋背书,现在的朱元璋对耿炳文本就不多的猜忌心彻底消失了。

不可靠,有能力造反的都被朱元璋自己处理了,那留下的可不就是他认为没有风险的人。

明朝永乐年间。

看到后世传言,朱允炆还特意下令保护朱棣的命,朱棣这个生气啊。

“朱允炆这小王八蛋,对自家人下手这么黑,他怎么可能会下这种命令?”朱棣气愤的说道。

“就是!父皇每战必亲自上阵,那是咱爷们为了我大明江山在拼命,为了祖宗基业不坏在朱允炆这小子手里,这后世皇帝真是在不知所云。”朱高煦趁机阴阳了朱高炽一把。

朱棣还是恼火,对朱高炽说道:“老大!你爱和那些个文人混在一起,就你去办了。给朕去修书,把靖难之事写下来,传于后世,别让后世子孙瞎胡闹!”

朱高炽也很无奈,只好拱手答应了下来。

【朱棣也是无奈,他很清楚自己和明朝中央的实力差距,但他不能表现出来,靖难的口号已经喊出来了,那就开弓没有回头箭。】

【朱棣起兵本就是在赌那渺茫的成功希望,既然已经将全部身家压了上去,那就一条道走到黑。】

【朱棣在众人面前谈笑自若,指着耿炳文派来的的先锋,对众人下令,决定先突袭耿炳文的先锋部队。】

【朱棣的选择很明智,他本来实力就弱于耿炳文,如果再迁延日久,那更没有胜算了。】

【那位图书管理员说过:“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有时候越是处于弱势,越要主动出击,才有获胜的希望。】

【朱棣如果执着于北平这一亩三分地,那迟早都是要败亡的。朱棣起兵之初就八百人,要面对的确是一个强盛的帝国,压力可想而知,但既然上了赌桌,那就必须赌到底。】

【朱棣不管耿炳文几路防线,一心一意直冲先锋所在的雄县。朱棣就是在赌,当时正值中秋佳节,朱棣断定,那两个先锋没什么守城经验,又不信朱棣敢于主动进攻,必然无备。】

【朱棣连夜渡河,三更时分已经围城,城池果然毫无防备,再加上朱棣有局部兵力的优势,直至天边破晓,朱棣已经斩将破城。】

【城破之后,朱棣也没有松懈半分,他断定自己攻城的动静一定会被墨州城的守将潘忠和杨松得知,二人肯定会派人前来救援。】

【朱棣马不停蹄的派人前去在半路设伏,要的就是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果然如朱棣所料,墨州守将不敢怠慢,迅速响应派人去救援雄县,只是他们谁也想不到雄县会陷落的这么快。】

【燕军在朝廷援军的必经之路的一座桥下设伏,等援军一过桥,伏兵立刻杀出来切断他们的退路。不是谁都是韩信的,面对绝境,也不是每个人都有背水一战的勇气。】

【援军的主将一见不好,别无他法,逃也没处逃,只得投降。朱棣通过降将得知了墨州城内的虚实。】

【兵贵神速,朱棣带上降将,只带着骑兵,奇袭墨州城,成功的骗开了城门,一战而胜,夺下了城池。】

【此战不仅大大挫败了朝廷军队的锐气,还夺得了城池,还有九千多骑兵,朱棣可以说是大获全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