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我的飞行日记 > 第26章 让人羡慕的大学生活

第26章 让人羡慕的大学生活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我的飞行日记!

这个暑假相当的轻松愉快,陶然已经保送坐等开学就好,陆晨也如愿考到了一起,身边的同学基本上也都大差不差,毕竟是101中学,实力还是不容小觑的。同学们趁着这个假期旅行的,走亲访友升学宴的,烫头发染头发的,采购开学用的新衣新鞋的。陶予和孙若言都是工作比较忙碌,所以没有带陶然出去转转,她倒是也不向往,现在的她满心满眼都是希望快点开学。

陆晨比陶然忙碌得多,因为本家都是北京人,亲戚朋友都在这,考上了大学自然免不了走亲访友这一流程。陶然家算是二代北京人,父母都是上学考过来最后留下的,自然少了很多家长里短的应酬。陆晨虽然这个假期没闲着,但也还是抽出了几天时间和陶然出去约会,当然我理解为这就是约会,男女之间彼此爱慕,但还没有捅破窗户纸时,心中小鹿乱撞的状态。

陆晨带陶然去什刹海划船,他告诉她“北京年轻人谈恋爱都会来这,我爸妈当年就来过,估计你爸妈也来过”陶然笑着不说话,她听得懂这弦外之音。

俩个人都十分向往未来四年的大学生活,陆晨选了哲学系,陶然是少数民族经济,虽然都是北京生,但他俩都选择了住校,这个问题倒不是为了方便谈恋爱之类的,是陶予和孙若言都觉得既然上了大学,没有住校,没有集体生活是不完整的,而且正好也锻炼女儿的团体生活能力,与人交往社会融入都很有好处。不得不说,这俩人对陶然的教育一直都是轻松且开明的。陆晨倒没什么特别的,只是因为陶然要住校,他觉得不放心她一个人,万一有需要能直接找到他,给足了陶然满满的安全感。

很快假期就接近尾声,到了开学报到的日子。陆晨和陶然约好了要一起走进校园,俩人约了在门口见。陶予和孙若言这天都请了一天假,特意送女儿来学校,简单的一个行李箱,背着书包,陶然还是一副高中生的模样。一家三口下了车往校门口走出,离老远就见到了陆晨的一家人,有父母,还有爷爷奶奶一大家子。双方家长看起来之前就很熟,在门口熟络的聊起了天,看样子他们对彼此的家庭都很满意的,可能很早前就明里暗里默认了俩人的关系吧。陆晨的家庭情况也很好,父亲在卫生部工作,还是个小领导,父母是小学教导主任,不得不说,这真的是高知家庭的强强结合,两个这样的家庭,自然教养出像他俩一样出色的孩子。

这段时间在陶然姐的身体里,做她的影子,最大的感觉就是从容,这种状态是我从小到大就没有过的。今天见了陆晨的家人,我更加确定,这些就是原生家庭的底气,书香门第自然出大家闺秀。他们的性格不急不躁,情绪稳定,乐观,努力,有目标,这些都是我们这种普通工人家庭的孩子所不具备的。我们从小父母的教导就是好好学习,走出去,不能像他们一样过一辈子,未来的压力,甚至于父母的失意都希望在我们的身上得以补偿。所以80后一直被很多人诟病,压力最大的一代。

俩家人聊的差不多,纷纷催促陆晨和陶然“时间差不多了,咱们进去吧”

陆晨走到陶然的左侧,伸出右手,微笑着问陶然“你愿意做我的女朋友吗?”

“我愿意”陶然笑着伸出自己的左手搭在陆晨的右手上,紧紧的拉住,两个人彼此凝视,微笑着。

身旁的一众家人,哄笑起来,拿他们打趣“走吧,小情侣”

俩人拉着手,一起跨出了走进大学校门的一步。家人紧随其后,一路欢声笑语的奔向报到处。

拿到资料,俩人分属不同的宿舍楼,相约先去入住,晚饭的时候再见,两个家庭便各自张罗去了。

陶然所在的女生宿舍位置很好,有小花园,五颜六色盛开的鲜花很符合女生宿舍的调调。陶然的宿舍在二楼的205,走进时是六人房间的上下铺,已经入住了三个人,有吉林的,广西的,江苏的,大家的妈妈都在帮忙整理行李和床铺,狭小的房间顿时拥挤起来,爸爸只能躲到门外聊天等候,整个走廊都是爸爸的身影。

收拾的差不多,陶予和孙若言也准备回去了,陶然陪他们在校园内逛了逛,四处转了转,聊着天。孙若言还是有点点不放心的,毕竟从小到大还没有离开过家,眼睛红红的。快走出校门时,孙若言停下叫陶予先去取车,拉住陶然叮嘱了几句“陶然,你是大姑娘了,刚进大学要和同学融洽相处,每周末都要记得回家哦!有任何问题不管多晚随时给爸爸妈妈打电话”

“另外,你和陆晨要互相尊重,你们毕竟还小,妈妈希望你们的交往要慢慢相处,慢慢了解,不要着急”孙若言的话既含蓄又温暖,陶然点了点头答应着“妈,我知道,你和爸放心吧,等我周末回来哦”陶然目送着母亲上车,和父亲招手示意,看他们渐渐消失在自己的视线。

陶然的大学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能来民大上学的孩子,基本上在各地方也是出类拔萃的,陶然的大学生活很舒服,学业对于她来讲也并不吃力,因为小提琴的水平较高,还参加了学校的音乐团,定期参加排练演出。她和陆晨并没有因为住校的缘故就天天绑在一起,他们确实做到了彼此尊重。因为专业不同,很多时候他俩相聚的时间都不太一致,但是俩人都约定晚饭的时候要一起吃饭,聊聊一天的学习情况,讲讲各自的感受,坐在一起分享那40分钟,真的让我见识了什么叫有礼有节。他们的恋爱从来不是我们想象中的亲亲抱抱举高高,虽然大学中确实有这样谈恋爱的,他们俩一直都是发乎情止乎礼,顶多就是拉着手一起走一段路而已。

我能感觉得到两个人的克制,不矫情,不纠结,互相鼓励,支持。他们除了各自的学业,还很积极的参加学校里的各种外事活动,增长见识,交新的朋友,给那些留学生当向导,带他们了解北京城,中国的文化,真正的做到了不同文化的交流。我没有上过这样的大学,我只是每次做为影子陪同陶然去参加活动时,我真的非常震撼,我之所以喜欢 陶然姐,被她吸引,那是因为她从小到大,从高中到大学,一步一步为自己积累的那些知识的味道,她不仅聪明,还好学,从不因为自己的出身条件有任何的优越感,她和同学以礼相待,对老师尊敬有加,和陆晨的恋爱谈的专一且淡定,她的整个成长环境就是缘由。

整个大学期间陆晨和陶然都没有越雷池一步,这让我很惊讶,又觉得不奇怪,这两个人真的把尊重对方做到了极致,他们的感情从来不是肌肤之亲那么简单,更多的真的是两个灵魂的靠近。

大三的时候算是他俩开启了创业的雏形,而且当时的俩人可能从来没想过这样的生意未来被他俩发展成何种规模,当然我其实现在也不确定陆晨是不是陶然姐的老公,毕竟我认识她的时候,她已经离婚了。

因为陶然经常参加学校的艺术活动,这几年也认识了不少国外的友人来学校进行学术交流,这些外籍的留学生,机构,甚至一些公司和学校的联系非常紧密。这天就正好有这样的一个机会,一个之前认识的一家德国艺术公司第二次来到北京,他们想去挑选一些中国青年书画家的作品,然后进行加工包装到德国的画廊出售,这次的翻译加向导就是陶然。

陶然本就是在校大学生,这件工作对于她来说非常简单,她带着一群人先后去了中央美院,民大的艺术系等等各个大学的艺术系,还带一些老外去了前门的一些书画斋了解中国的书画文化。这一行人收获很大,挑选了很多的作品,包括运回国的一些国际物流手续都是陶然帮着办理的,大家非常喜欢这个热情善良的北京姑娘,他们彼此留下了邮箱号码,当然这一次对于还只是个大学生的陶然来说,还赚到了不菲的佣金。

陶然非常开心的把这次经历讲给了陆晨说,陆晨也是边恭喜边羡慕嫉妒,当然更多的是夸赞和心疼她这一段时间的忙碌。

没过多久,德国人就给陶然发来了邮件,大意是上次采购的画作非常受欢迎,而且卖的很好,他们觉得这次来北京收获很大,但由于往来德国和中国成本太高,想询问陶然愿意不愿意帮助他们在国内定画,再发往德国,至少在德国人没有国内公司办事处的情况下,这个方案是对方能想到的最佳。

陶然收到邮件自然是非常的开心,但她没有立刻回复,而是先找了陆晨,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他。

“我觉得很好啊,兴许对于你来说这是个不错的机会”陆晨非常果断支持陶然去做这件事。

“我不确定我一个人做得来,上次他们一行人我们一起定购的那些画作,可现在只有我一个人又要去挑画定画又要安排物流,我不确定忙得过来”陶然也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我可以帮你啊!你怎么把我忘了,虽然我不知道你们之前是怎么做的,但你可以教我啊”陆晨非常真诚,他一直都这样,对于陶然遇到的困难,难题他总是第一个冲在前面,很有男人的担当,这一点,陶然也一直很喜欢,她总是觉得陆晨能给她满满的安全感。

“可是你的学业也不轻松呢,还要帮我”陶然有些不好意思

“说什么呢?我的女朋友!帮你我只会开心,不会觉得累”陆晨说的很轻松

“不过,我有个小想法,不确定行不行?”陆晨眼珠一转好像想到什么

“咱们俩这一单先做做看,如果还可以,要不我们成立个公司怎么样?反正他们在北京也没有办事处之类的,如果我们有公司,那以后就可以直接接他们的订单了,他们也就不用设立办事处,来人成本这么高了。”陆晨的脑子转的很快,在那个年代,在他这样的年龄,能想到用公司和德国企业做连接,该说不说,很有远见的。

“嗯,这倒也是个想法”陶然听到陆晨的想法也觉得不错,只是俩人都没开过公司,又都是在校的学生,她虽然不确定这事能不能行,但她非常聪明,她没有反驳陆晨,她也希望和陆晨这一次搭档试试看

这真的要原谅我文化水平不高,我都不知道该如何描绘两个人的状态,就是那种有文化的人在一起,很合拍,不蹩脚,不拆台,互相鼓励支持,愿意试错。我们的父母从小到大教育我的是不贪小便宜,但也不能出头,凡事别冒险,也别吃亏。两相对比,高下立见。

这第二单生意是陆晨陪着陶然去办的,俩人除了平时要不耽误学业,都是晚上或者周末的时间去美院这些地方选画,这个过程是非常累且辛苦的。因为那个年代还不是家家有车,公交地铁也不如现在发达,常常一个地方与另一个地方要有两三个小时的交通时间,那些画有大有小,大的搬运都是个问题,有的画家脾气很怪,俩人常常忙的饭也顾不上吃,累的坐在公交车里打呼噜,但那段时间俩人的心靠的很近,互相心疼,扶持,理解,帮助,爱的火苗在心中升腾着。

这第二单选画工作结束,俩人算了算日常的开销后收入颇丰,也正式的思考 起来开公司的事情。陆晨叮嘱陶然把这个想法先和德国人沟通一下,看看他们的态度,是否未来这样的采购还会多,以此来衡量开公司的性价比。

陶然按陆晨的交待,发了邮件进行咨询,没过多久对方就给了回复。回复内容令人惊喜,他们非常高兴陶然这边可以做这样的事,并表示如果她愿意成立公司,可以和德国公司签署代理合同,这样以后所有在北京甚至于国内的书画采购都可以交给她们,并且非常认可她们的工作。

得到这个消息,俩个人开心的不得了,当晚去学校附近的小饭馆大吃了一顿,为表庆祝俩人还喝了点啤酒,陶然脸红扑扑的对陆晨说“陆晨,有你在真好,我很踏实,谢谢你”

陆晨被陶然的突然表白搞得也很害羞,摸了摸陶然的头,宠溺的说“有你也很好啊,我的女朋友”这就是他们,没什么轰轰烈烈,看似平淡如水,实则热情洋溢,我没想到,恋爱可以谈的这样简单。

第二天俩人把要注册公司的事情都和各自的家人汇报了一下,得到了一致的称赞,并且纷纷表示为了支持他俩,家里是愿意提供一切经济方面的支持的。可惜,小情侣都拒绝了,因为他俩已经有了上次订单的收益,足够前期公司的运转。

得到家人的支持,俩人拿着身份证到海淀区工商局去注册了一家艺术品商贸公司,因为资金有限,注册地是家里人帮着联系的,没花钱。注册资金三万元,股东是陶然和陆晨俩人,就此这家小公司就成立了。一周后俩人拿到了执照和公章,第一时间陶然就发邮件给德国人,把执照拍照发过去。德国人惊讶他们的工作效率,很快就去起草了在国内的采购代理合同。一个月后,那份合同在双方几次修改敲定后,两个人一起盖上了那个红色的公章,由EmS发送大洋彼岸,他们真的成了德国人在国内的代理商。

成为代理商后,陆晨和陶然一直在优化整个的采购过程,现在每次采购前,德国人都会先预付资金,减轻了他们的资金压力,因为帮助很多艺术家卖画,他们也积累了一定的人脉,得到了相对长的销售结算周期,双方一打时间差,他们几乎不需要垫付资金,风险小了很多。

为了完善程序,陆晨还专门找了厂家制作专业的画作打包的箱子和保护膜,避免了之前由于物流时间长画在运输途中的破损,减少了损失。虽然德国人是有正常的损耗的,但也被他们的专业和细心而打动,双方的合作非常愉快。

通过开公司采购画作,他们也认识了全国范围内很多搞艺术的人才,那个年代这样的艺术品贸易公司在国内凤毛麟角,他们也逐渐从书画类目,延伸到手工陶瓷等传统工艺品上,两个大学还没毕业的人,事业就已经小有成就了,这俩人也成了学校的风云人物,经常被邀请去各个院系做经验分享。

这公司从大三开始,直到大四干了两年,俩人收入也很高,恋爱也谈的不错,眼看着就是毕业的去向问题,这时候来了个难题。那就是陶予希望女儿去美国继续深造几年,毕竟她是学经济的,去美国学习学习是有帮助的。陆晨本来对于毕业深造是没有想法的,如果陶然要去,他跟过去家里人也是会支持,只是如果他俩都去美国,那国内刚开了两年的公司怎么办?代理合同也签了,业务过程也很稳定愉快,解约又不太合适,两个人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