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觉醒系统后,我被国家收编了 > 第13章 太像陈道明老师了!

第13章 太像陈道明老师了!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觉醒系统后,我被国家收编了!

“诸位先尝尝味道如何,一会儿再问也不迟。”

几人纷纷准备动筷。

林晴眼尖,看到了门口飘过去的两道身影。

“门外的公子不如进来一同用餐?”

桌上三人也看向门外。

程怀默闪身走出来,抱拳行礼,惜字如金。

“恰巧路过,无意打扰。”

接着又走出一位面如冠玉的蓝衫男子一抱拳。

并没有说话。

在林晴没看到的身后,陈道明老师用食指比了个手势。

嘘~噤声!

“程公子我认识,这位是?”

蓝衫男子肉眼可见双颊爬上红晕。

他挠挠头开口。

“林娘子许久不见,我是秦善道!”

??!秦善道!

“秦大哥!抱歉抱歉!你这满脸络腮胡刮了之后我真的一时没认出来!”

林晴激动地走上前,对着秦善道的俊脸左右端详。

“真是…人靠衣裳马靠鞍!秦大哥如此俊秀为什么总是以满脸大胡子示人啊?!”

“不爱打扮,抱歉!之前吓到林娘子了!”

“没有没有,即便有胡子,秦大哥也是英俊勇武!”

“其实是善道这孩子怕白面无须不能服人,特意蓄的胡子。”欧阳询连忙补充。

林晴心里更佩服了。

见二人聊的热络,程怀默轻咳一声。

“林娘子今日做了什么美食?”

“东北一锅出。”

“东北?莫非是林娘子的老家?”

“算吧!我的第二故乡。”

唐朝概念里的东北还没远到黑吉辽,都没过宁古塔。

林晴不再多说,邀请秦善道和程怀默入席。

二人很拘谨,坐在下首。

林晴总感觉,今日的众人格外沉默。

陈道明老师夹起一筷子土豆,试探性放到嘴里。

“软糯滋味足!这土豆果真非凡!”

接着又夹起一块玉米。

比划了半天无从下嘴。

“这样吃!”林晴拿起一根筷子,插在了玉米瓤上。

便啃了起来。

没有人说林晴无理,反而纷纷效仿。

“嗯!好吃!甘甜美味,真的是夸不过来了!”

陈道明老师忍不住每样都尝了个遍。

边吃眼里竟然有了闪闪的泪花。

“如今我们尚可大快朵颐,但河北的百姓,民不聊生,生存不易。这饭我吃的有愧。”

说着,嘴里的半块排骨也被放了下来。

听陈道明老师这样说,一桌的人都放下了筷子。

“天灾无可避免,农业向来也是靠天吃饭。天家已经派了使者前去赈灾,一切就都会好的。”

林晴声音平静。

“可今年颗粒无收如果下半年再旱,一年两季都没有收成,百姓难过冬天啊!”

“天灾虽然不可避免,但是可以想办法解决。如果这时候再有人祸,百姓才是雪上加霜。”

“放肆!小小女娘竟敢妄议朝政!”沉默寡言的中年男子拍桌而起。

陈道明老师伸手拉了男子坐下。

“辅机啊!我们这是在私下里聊天,怎么算是妄议朝政呢?你为人太古板了!”

被叫辅机的男子不服气的一拱手,愤愤坐了下来。

陈道明老师神色突然严肃。

“林娘子所言,当今圣上也想到了,所以特意派了暗访的使者,监督赈灾粮的发放情况。”

“是我杞人忧天了!”林晴坦然笑笑,拿出了一个坛子,里面刚倒了几瓶锐澳强爽。

独独倒给了陈道明老师。

“您尝尝这酒,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欧阳询一捋胡子,自己给自己倒了一杯。

“说回这土豆,这等好东西,是不是千金难得?”

“与我而言,寻常物罢了。”

菜市场一块多一斤,个大皮薄。

此话一出,在场的其余几人都用一种你在吹牛逼吧的目光看着林晴。

毕竟遍寻长安都找不到的稀罕物,你却说是寻常物。

多少有些不知好歹了。

“如果想要种此……这个土豆的话,是不是很难?”

毕竟刻在华夏人骨子里的种地基因,如果土豆还没有普及,肯定是生存要求极高。

“很简单。只要切块种在地里,两月左右就可以收成。”

“两月?”陈道明老师瞪大了双眼。

“不止,如果是在西域播种的话,可以更快。”

林晴掰着手指头细数土豆的好处。

“产量大,好生长,不需要后期翻垄,基本就是非常好的经济作物。”

“你说产量大?能亩产几石?”

“这个我知道。”林晴最近恶补了一下唐朝的度量衡。

换算了一下,“大概一百石吧!”

“百石?亩产一百石?”

此时整个前厅里的人除了林晴以外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真不是她林晴吹牛,如今土豆的产量真的可以说得上是质的飞跃。

如果大唐能种上土豆,那饿死的人一定会少很多很多。

陈道明老师用一种晦暗的目光看着林晴。

怎么会突然凭空出世这样一个女娘。

查不到来路,处处都是神秘。

会做美食,也会经商。

现如今知识储备更是比得上朝中很多大学士。

陈道明老师突然很好奇她对李世民的看法。

“不知林姑娘如何看待当今天子?”

林晴抬眼看了那个叫辅机的小老头。

“不说了,容易又被吹胡子瞪眼。”

“哼╯^╰!”

辅机头一转,不去看林晴。

“但说无妨。”陈道明老师发话了。

林晴正色道,“除隋之乱,比迹汤,武;致治之能,庶几成,康。”

此时是贞观元年。

李渊虽为太上皇,但是仍让李世民住在东宫。

朝堂议事,饮食起居都在东宫进行。

天下百姓仍旧只记得他得位不正。

鲜少有人夸过他的致治之能!

这个小女娘却没有任何溜须拍马的神色,坦荡荡地说出来。

陈道明老师突然鼻子一酸,红了眼眶。

“天家如果能听到他得这么高的评价,一定会高兴的睡不着的。”

林晴有些感慨。

这就睡不着了?

后代还有人评价唐太宗为千古一帝呢!这自己都没说。

这要是传到唐太宗耳朵里,不得高兴到起飞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