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快穿:一家人就要整整齐齐 > 第33章 修真界不修真11

第33章 修真界不修真11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快穿:一家人就要整整齐齐!

他们一家加入到赶海的人群中

突然张晓倩眼疾手快的往前一扑,站起来时手里抓着一只八爪鱼“看我捉到的。”

“今天晚上,我和你爸有口福了”

这时张朗的桶里已经捡到不少的猫眼螺,大螃蟹。

“果然还是天然无污染的海洋生物,有多又大啊!”

说完张朗将桶里的海鲜全都倒进马车旁的盆中,又拎着桶离开了。

果然无论什么男人对于抓鱼,钓鱼都充满了兴趣。

接下来就是张朗一桶桶往盆里倒,苗青在旁边杀海鲜,张晓倩在盆里边往空间偷渡,边给她妈递。

看着一点都不觉得累的张朗,她俩都快自闭了。

最后他们死皮赖脸的赖上了,他们捡海鲜的时候认识的章婶子。

他们赶海的时候和这些婶子大娘们聊天,她们都说章婶子的手艺是他们村里最好的。

苗青和章婶子也是相谈甚欢。

“你们一家可真厉害,驾着马车在外行走了2个周了,今晚来我家休息。”

“那可太感谢章婶子了,那今天我们家就带着赶海的收获上门啦。”

他们一群人在这里忙了2个小时,带着收获的喜悦准备回家了。

苗青和章婶子在前边边走边笑,张朗马车上挂满了篮子,张晓倩背着章婶子收货上来的海带。

一行前往章婶子家,进门就看到院子整齐干净,架子上晾着补好的渔网。

一看就是干净利索的人。

只看章婶子将那些处理好的鱼虾蟹贝,一番操作,就变成了餐桌上的美味。

吃的张晓倩一家和章婶子一家分外满足。

吃饭聊天的过程中得知,虽然他们可以靠海吃海,但像样的海鲜基本都换给城里的富贵人家,换些米面吃。

他们这边不产粮,吃的粮食全靠买,但也不缺口肉吃,日子过得还算不错。

晚上章婶子将它们留在家中。

“我家大儿子在城里商铺做伙计,他的房间也一直打扫着,你们就留下住一天,也感谢你们让我们吃到那些珍贵的海货。”

第二天一早张晓倩一家吃过早饭就告辞了。

他们在住的那间屋子里留了一口袋大米一口袋面,算是相识一场的缘分。

他们一路向北,朦胧间看到了远处的高山。

听青国的人们说他们和白国就是一座山的距离,估计就是远处那座。

人们常说望山跑死马,只能说古人是实践出真知了。

他们是7天前朦胧看到的那处山,现在才刚到山脚下。

这可不是青国口中的一座山,而是群山,或者说是雪山群。

听说白国就在那遥远的雪山之巅。

张晓倩一家将马车收进储物袋,穿上登山鞋,登上了这座人迹罕至的雪山。

不知道走了几天,他们在前方发现了一处云群蒸腾的美景

这大概就是云的出生地吧

张晓倩一家三口看着那处震撼人心的景象,美的就如同一幅画,让人不敢高声语,生怕影响到了它。

当他们走近时,才发现这是一处温泉,有无数个小汤包。

看着这纯天然的温泉当然没有放过的道理,他们用测温计,测量了温泉水的温度,选出了几个温度最适合的。

泡完温泉后,张晓倩表达这么美丽的地方她想多留几天。

张朗和苗青也有此打算,一拍大腿,就找个地方安营扎寨了。

距离温泉带大约3公里的地方有一处平坦的小平原,

左边还有一个泉眼,吃喝不愁,就在这里放下了张爹准备的修真界出行必备小木屋。

还有小亭子,这是张朗为了出行专门准备的一体式小亭子。

下边是一个大约20平的台子,上边搭一个遮风挡雨的盖。

这个木台上铺的,是专门利用空间中的羊皮在制作坊制作的羊毛垫,在铺好的羊毛垫上摆上桌子。

在桌子上放上茶具,点上火炉,利用最天然的山泉水泡杯茶,望着四周的风景。

此情此景神仙也不换啊!

他们一家在亭子里,喝茶看星星,谁都没有进,那个第一天才摆出来的小房子。

第二天一早张晓倩利用清凉的山泉水洗漱,真是舒服,提神!

雪山上不光有无数的美景,更有这独特环境生长出来的中草药。

像雪莲,红景天,冬虫夏草等等,都生长于这种独特的环境。

接下来的日子他们在这里的日常就是喝茶,看景,泡温泉采草药

一晃半年的光景就过去了,他们还真有点乐不思蜀了。

睁眼就是风景的日子,谁又会厌倦呢,但人生还是要继续,他们也要继续他们的旅程了。

起身拔营,他们和这个美丽的地方说再见。

他们整理好背包,再次继续向前走,离开雪山,进入了白国境内。

白国和他们刚刚离开的青国没有一点一样,这里是一片高原地带,听说这里的河流都是雪神的恩赐。

养育了强壮的牧草,让白国的牛羊不缺口粮,也孕育了白国彪悍的民风。

张晓倩一家继续架上马车,向前出发。

在这个国家基本都是以家族,部落生活在一起。

在这里很难见到人,但这里的人也是最热情的,见到人都会拉回家中做客,宰牛宰羊招待。

老罗是他们在这座天然牧场上见到的第一个人,他骑着马,前边有至少上百只羊。

老罗远远的看到一架马车从远处驶来。

直接就骑着马跑了过来,差点吓到了正在赶车的张朗。

“大兄弟从哪里来啊?”

张朗没有让妻女出来接话到“我们从青国过来的,一路游历至此。”

听说他们来自青国,真是惊到了老罗,立马赶羊带着他们回家。

张晓倩一家跟着来到老罗的家,这是一个个蒙古包。

老罗说:他们每年春天都要来这里,秋天再搬走,就有人发明了这种可以折叠反复使用的蒙古包。

今年开春他们刚搬到这里一个月,没想到就见到人了。

老罗他们是一家人在一起组成的一个小部落,他们一家5口,和他大弟一家4口,还有他二弟一家4口。

晚上老罗和她大弟二弟的宰了两只羊,说是要做他们最拿手的烤全羊招待他们。

苗青这和他们的妻子帮忙挤牛奶,这活都不用别人教,可算是苗青的拿手活计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