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给员工画饼就能暴富 > 第143章 对比

第143章 对比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给员工画饼就能暴富!

通知下来后,员工心中流淌着暖意,到个人的钱不多,但是可以看的出陈老板心意。

对于外卖员的福利更高,大家都没什么看法,这要是眼馋就申请换岗了,目前外卖还是比较缺人手的。

也没什么要求,会骑摩托电瓶车,有礼仪就行,和其他岗位不同,服务业岗位申请就能随时去。

感动归感动,大多岗位的人性满足值再想上升也不是这点钱就能办到的,需要时间的积累,和陈老板的亲自画饼。

外卖这头倒是收获不少,3万多外卖员和客服等职员,全职小2万,可提升的空间还有很多,现在才九牛一毛。

刚花出去的钱,就挣回来了。

一次性个人入账20w,公司入账2000w。

每日持续收入来到了个人270w,公司2700w。

陈老板含泪多吃了一盘饺子,多么淳朴的员工啊。

京都tV记者应这些日舆论的走向,在街头采访一些外卖员。

黄蓝两家的外卖员着急赶时间,几次都没有采访到。

直到有黄蓝外卖员在路边聊天吃饭休息,才趁机采访到。

“几位好我是京都tV的财经节目,能采访一下你们吗?”

黄蓝外卖员停下来交谈点头答应,端着饭盒接受采访。

两家的外卖站点离的都不远,都是打工人平时在一起聊聊工作,聊聊碰到什么奇葩,聊聊哪家待遇好。

公司的矛盾跟他们底层打工人有什么关系,不挣钱了就不干了,反正也没社保。

“可以,你问吧。”

“别忘了给我们打码,声音也变一下。”

“当然当然。”

“您工作辛苦吗?”

两个黄蓝骑手一脸诧异,脸上神色很古怪,我们都站在大街上吃饭了,你问我们辛苦吗?

“这是采访节奏,这段掐了别播。”

前半句是和外卖小哥解释的,后半句是和摄影说的。

“累,想挣钱能不累吗?”

“那您二位平时挣多少?工作时间多久呢?”

“我能挣1w多,他一w。

主要就是饭点最忙,忙3-4个小时歇个半小时这样,想挣得多就得多跑。”

这是很正常的,一个行业就要有符合行业的作息,饭点高峰期吃饭的确很耽误挣钱。

“那您感觉目前遇到比较多问题是什么?”

“算法太垃圾了,经常配送时间不够用,感觉就是领导拍着脑门想出来的,真应该让他们来试试,总会有因为地形等原因超时的,他们拍拍屁股把锅甩到我们头上了。

明明最大原因是算法不行,要么就承认算法行,是他们为了财报好看,减少了配送时长。”

他们想违章吗?大多数人也是不想的,但是不想就会有很多单子超时。

“那匹配单子的是上面强制要求的吗?如果少接两个单子会不会时间更宽裕一些?”

记者敏锐的嗅到了新闻。

“我们是计件发工资,如果每个月没有达到500单,是没有底薪的,想要多挣一点就不能一个单子一个单子的跑,总是要接一些顺路单的。”

“那您觉得难在什么地方?”

“出餐速度慢和最后几百米交付难,往往这些时间都被浪费掉了。”

“那你在平时的时候遇到过不理解的顾客吗?”

“经常的事。”

“那公司给你们交保险吗?”

“只有意外险,我们还要出一半。”

正当采访火热的时候,一旁的饭店走出一个橙黄外卖服的外卖员,擦了擦沾上酱油的嘴唇,准备骑车接单。

“他也是你们外卖员?”

记者显然有些纳闷,不是说没时间踏实的吃饭吗?这人是进屋没吃饭喝酱油去了?

两个外卖员点点头“他们是汉必达的外卖员。”

记者立马来了兴趣,平时虽然她也点外卖但是一直用的黄蓝两家,尤其是现在双方合作,价格红包都有优惠。

告辞两个外卖员快步拦到车前。

“请等等。”

汉必达的外卖小哥疑惑的抬头,见到气喘吁吁的记者和摄影,不由得问“你们是什么有奖竞猜节目组吗?”

“额不是,我们是京都tV的记者,想打扰您一些时间可以吗?”

“行,我正好刚吃完饭,消化消化食。”

眼前这个外卖员和黄蓝两家的精神头完全不一样,听小道消息说汉大帮对员工不错,莫非待遇差距很大吗?

“您好,请问你是做什么工作的?”

外卖小哥???

“。。。”

沉默是最好的回答。

记者意识到自己的话有其他含义,连忙补充“我的意思是您是外卖员还是站点的员工。”

“站点?什么站点,我们没有站点。”

“那您平时没有集合的场所吗?”

“我们有公司啊。”

记者沉默了,这不是一回事吗?

“那您平时是在公司工作吗?”

“我送外卖为什么要去公司工作?”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两人说话压根不在一个频道上。

或许是跑快了,职业素养的脑子没转过来。

“那你平时电动车都在哪充电呢?”

“我们有专门的合作店铺,没电了去换一块电池。”

“那平时布置任务交班都去公司吗?”

外卖员理所应当的掏出手机“不是啊,我们有内部软件,什么事都能在这上面说,请假、开会、交班等等。”

“那平时工作区域是怎么划分的?”记者都听懵了,这貌似节省的成本很多啊,不会影响到工作吗?

“当然是离家近就在哪,如果想去其他地方也可以,申请审批就好了。”

未免有些太人性化了,对比后强烈的反差感让记者忍不住刨根问底。

“那您平时工作忙吗?”

“饭点要忙一些,平时还行。”

这个倒是和其他两家都差不多,毕竟是行业特性,没有太离谱。

“那忙的时候接单会不会出现超时等手忙脚乱的情况?”

“不至于,配送系统会规划好路段时间,留下了充足的时间。”

“那出现了意外情况呢,比如出菜慢。”

记者继续发问,外卖行业这种外卖应当是比较常见的。

“店家可以自行和顾客解释,然后系统反馈,平台会安排下一个外卖员接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